第27篇【自力更生】

上一讲我们说到,生长在大城市的孩子们,原生家庭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环顾周边都比自己的家乡贫穷落后,还需要行万里路吗?当然需要,一定要走出自己的原生家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创造自己的事业,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生活来源。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首先解决生活问题,那么,我们的生活由谁来供给呢?这关系到我们的追求是否能够实现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八年艰苦抗战过程中,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大生产运动”。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残酷“扫荡”,自然灾害的侵袭,非生产人员的大量增加,再加上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压制,使得各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陷入生存的危机。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党和毛主席号召边区人民群众和部队、机关、学校全体人员开展必要的生产活动。这就是中国抗战史上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其实就是“生产自救”。陕甘宁边区的军民努力开展“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经过几年的努力,边区许多部队粮食、经费全部达到自给。使得抗日根据地走出困境,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这一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切靠自己的努力,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就不会被别人所控制,才能够最终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然,在我们还没有走上社会,经济还不能独立的时候,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这本来无可厚非。在经济上我们无忧无虑的年代,就应该学会独立生活,勤于动手,热爱劳动。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有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追求的目标。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造,自己的幸福自己追求。
父母会衰老的,这是自然规律,当他们失去了劳动能力,需要我们赡养和扶持的时候,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们会感到身上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甚至,有的时候,会觉得肩上的担子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