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周启蒙|流行趋势是人为操纵的,还是自然发生的?

本系列文章节选于冷芸在知乎电子书上发表的《吃瓜群众的时装周围观指南:1小时修炼你的时尚sense》。如果你希望阅读全部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登陆知乎查看。

时装周启蒙|流行趋势是人为操纵的,还是自然发生的?普通人如何从时装周中获取流行趋势?
很多人都好奇流行趋势究竟始于哪里(谁)?为什么某个元素就看似突然地火了?在流行趋势背后,是否有任何人(机构)在操纵?
在解释这些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学者们眼中“时尚”与“服装”之间的区别。客观地说,这两个词的界定并没有一清二楚的界限。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学者都比较认同以下几个要点:
服装是物质的,时尚则是精神的标签;
时尚是经常变化的;
时尚必须拥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只有个别人穿的衣服不能被称为时尚;
时尚必须是符合当下时代精神的;
时尚的本质是欲望。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影响时尚流行趋势有哪些主要因素:
一、外部环境因素
1)请跳转链接查看

“
#不断学习,才有能力改变当下#
冷芸也开设以下培训课程,欢迎报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详细了解“中小微鞋服饰企业管理课”
”

2)经济
经济实力决定了消费能力,而没有消费就不可能有时尚。经济的好坏同样会影响时尚的流行。比如经济强大时,人们都有购物欲望,愿意花费时间在自己的穿衣打扮上,所以可能会流行奢华风;而当经济处于衰退期,可能人们更愿意简朴的穿着方式。
3)文化思潮
文化思潮对时尚圈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比如美学思想的发展:例如近几年极简主义及女权主义的兴起。

极简主义始于二战后,曾在1960-70年代流行过。这几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更多人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反省。比如:家里填满了东西,但其实大多数平时都是被闲置在那里的。特别是服装,买衣服的时候都很激动;但是买了放到衣橱,可能很多从未被穿过。极简的生活方式旨在减少浪费,只买真正所需的用品。
这种极简主义也影响了服装设计。极简风格也是近几年流行的风格之一。一些做极简风格的品牌也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一季女权主义的流行要归功于迪奥(Dior)2017年春夏的一款T恤设计。事实上女权主义一直存在着,只是迪奥再次带火了它。“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我们应该都是女权主义者)是其印在T恤上的一句标语。它来自于女权主义作家Chimamanda Ngozi Adichie于2014年所发表的论文的标题。迪奥的创意总监则将它使用到了本品牌的服装上。

4)科技
科技对时尚的影响几乎是颠覆性的(其实何止是时尚?)。对于服装界,科技这几年几乎渗透了从设计,到制造到终端消费的所有环节。智能穿戴设备,以及下图的3D打印出来的由荷兰设计师爱丽丝·赫本(Iris van Herpen)设计的服装就是其中的例子。

#不断学习,才有能力改变当下#
冷芸开设以下买手课程
欢迎报名!

二、个体因素
几乎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当代具有非凡影响力的人物。这些时代人物常常扮演了时代流行风向标的角色。时代人物可以是某一政治领袖,某一著名的社会人士等。例如19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女士;990年代的戴安娜王妃也同样是当时欧美时尚界的偶像级人物。美国超级巨星麦当娜更是引领潮流舞台多年。这些人都引领了甚至是创造了当时一个时代的流行。服装设计大师中也不乏此类举足轻重的人物。较为有影响力的包括香奈尔(Coco Chanel)女士,她创造了将珠宝与针织小外套搭配的穿法;圣罗朗(Yves Saint Laurent)先生创造了女性的“吸烟装”中性装,向当时的男权主义发出挑战。

不过,能够对世界时尚风潮产生影响力的个体人物越来越少。这是因为世界已经变得非常多元化,而社交媒体的盛行则更加碎片化了许多信息及资源。比如这两年网红对时尚圈的影响力几乎超越各路明星。但我们至今尚未看到任何超级网红的出现,就是那种对全球时尚都能产生影响力,好像好莱坞巨星;或者流行音乐巨星那样的超级网红。几乎所有的网红都有自己的拥趸,但他们都有一定的区域限制。(如果要阅读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今天我们谈“流行趋势是人为操纵的,还是自然发生的?普通人如何从时装周中获取流行趋势?”就到这里,下节课我们与大家聊下一个话题,感谢大家阅读。
关于《吃瓜群众的时装周周围观看指南:1小时修炼你的时尚sense》
非常感谢知乎电子书能够为我提供这个与大家分享时装周主题的机会。长期以来,时装周对大众而言,似乎总是高高在上、离自己的生活非常遥远——很想看,却又看不懂。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您了解到,其实时装周一点儿也不难以理解。在这本书中,您将了解到:
时装周是如何诞生的?其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四大“时装周诞生在这四座城市:纽约、巴黎、米兰与伦敦?
除了“四大”,世界上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时装周?
流行趋势是人为操纵的,还是自然发生的?普通人如何从时装周中获取流行趋势?
普通人怎样可以从时装周上学习穿着,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
除了看秀,在时装周上非业内人士还能看什么?
参加时装周的品牌是想参加就可以参加吗?参加一场时装周T台秀的费用大概多少?
中国(大陆)有自己的知名设计师及品牌吗?他们中有谁参加过“四大”时装周吗?
我希望通过以上的分享,您不仅能够从此看懂时装周的发布会,从时装周中自学捕获流行趋势,搭配技巧,还能了解到时尚从来就不仅仅是关于穿衣打扮,或者只有对人体的装饰作用。时尚确确实实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出战争、文化、艺术、经济、环保、科技等方方面面。无论您来自哪个领域,我都希望您发现,时尚离您一点儿也不遥远。
我同时也希望通过本书,您能对本土的中国时尚及中国设计师给予更多的关注。虽然中国本土设计师从20世纪80年代就希望能获得中国大众的认可,而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大众认为中国没有什么好的本土服饰品牌及设计师。能够为大众所认知的依然主要是国外品牌。而事实上,中国本土设计师及品牌发展得非常快,他们非常需要更多大众的关注与认可。
在写作风格上,本书特意避免了大众可能生疏的专业词汇及学术风格。我希望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大家既学习了知识,也能够享受这段阅读时光!
感谢您的阅读!您阅读后若有任何疑问或者感想,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互动!
【参考文献】
本书部分内容曾出现在本人在知乎问答里的解答;以及本人为BoF时装商业评论撰稿的文章《中国时尚商业简史》。
Breward, Christopher and Gilbert, David ed Fashion's World Cities (Cultures of Consumption Series), Bloomsbury Academic .
Coleridge, Nicholas (1989), The Fashion Conspiracy: A Remarkable Journey Through the Empires of Fashion, Harpercollins.
Givhan, Robin (2015), The Battle of Versailles: The Night American Fashion Stumbled into the Spotlight and Made History Flatiron Books.
Merlo, Elisabetta (2014), Moda italiana: Storia di un'industria italiana dall'Ottocento a oggi. [Italian Fashion: The Story of an Italian Industry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oday]. Venezia : Marsilio.
Kawamura, Yuniya (2004), The Japanese Revolution in Paris Fashion (Dress, Body, Culture), Bloomsbury Academic.
Schweitzer, Marlis (2009), “American Fashions for American Women: The Rise and Fall of Fashion Nationalism”, in Regina Lee Blaszczyk ed. Producing Fashion: Commerce, Culture, and Consumer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teele, Valerie (1998), Paris Fashion: A Cultural History , Bloomsbury Academic.
Tungate, Mark (2012), Fashion Brands: Branding Style from Armani to Zara (第3版),Kogan Page.
本系列文章节选于冷芸在知乎电子书上发表的《吃瓜群众的时装周围观指南:1小时修炼你的时尚sense》。如果你希望阅读全部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登陆知乎查看。
编辑/整理:Eroll D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