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王晏球 字莹之

王晏球 字莹之

王晏球(871-932),字莹之,又名李绍虔,河南洛阳人。王晏球年少时,在战乱中被盗贼所掠,后汴州(今河南开封)富户杜氏收其为养子,遂改姓杜氏。唐中和三年(883年)三月,朱温任宣武节度使,选富家子弟中有才勇者置于帐下,号“厅子都”;王晏球沉勇有谋略,倜傥有大节,因而入选。继而跟从朱温四处征伐,屡立战功,升任厅子都指挥使。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晏球自开封府押衙充直左耀武指挥使,授右千牛卫将军。乾化二年(912年),郢王朱友珪篡位。同年六月,怀州(今河南沁阳)龙骧军三千人作乱,欲攻京师。朱友珪命王晏球率军迎战,于河阳(今河南孟县西)败敌,俘获军使刘重遇,因功授左龙骧第一指挥使。次年(913年)二月,朱友贞即位,迁为龙骧四军指挥使。贞明二年(916年)四月十九日,汴州都指挥使李霸等作乱,率所部千人来攻杨刘(今山东东阿),朱友贞登楼拒战。王晏球听说后,不等命令,先自带五百骑兵屯于鞠场,然后从门缝处窥探,见乱兵都无甲胄,于是出骑反击,奋力血战,群贼溃逃。随后王晏球尽戮乱军,全营诛族。因功授单州刺史、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兼诸军排阵使。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月,后唐庄宗李存勖进攻大梁,王晏球率骑兵前去救援,到封丘(今河南境内)时,得知朱友贞已自杀身亡,随即解甲归降李存勖。次年,王晏球授齐州防御使、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赐姓名李绍虔,并与霍彦威攻契丹以捍卫北疆。同光四年(926年)二月,效节指挥使赵在礼叛乱,攻入邺城(今河北临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李嗣源率兵征讨,被叛军拥立为帝。四月,洛阳兵变,李存勖被杀。当时王晏球正在瓦桥关(今河南境内),李嗣源派人去召,王晏球率骑兵跟从李嗣源到洛阳。李嗣源即位后,拜为归德节度使。次年,授北面行营副招讨使,兵驻满城(今河北中部)。
天成三年(928年)四月,义武节度使王都反于定州(今河北定县),派人劝说王晏球一同反叛。王晏球不从,并将王都反叛之事上奏,李嗣源命其为北面招讨使,发兵征讨。五月,王晏球于嘉山(今河北曲阳西)大败王都及其援军,并追袭至定州城下。这时,契丹首领惕隐率五千骑兵赶到唐河(今河南唐河),王晏球出兵迎战,连续败敌,在十天之内将惕隐以下的七百多位酋长全部抓获,契丹从此一蹶不振。王晏球知道定州防守坚固,不能急攻。但偏将朱弘昭、张虔钊却到处宣扬王晏球不敢攻城。李嗣源听说后,诏令王晏球加紧攻城。王晏球只好从命,但无功而返,还损失了三千将士。王晏球上奏说:“敌营坚固,一时难以攻克。只要给我附近三州的租税,一方面充作军用,另一方面抚恤黎民,敌军当不攻自破。”李嗣源答应了他的要求。次年(929年)正月,定州城中粮尽草乏,王都几次突围都未成功,其部下马让能开门出降,王都及亲族自焚。王晏球因功授天平军节度使,不久,改平卢军节度使,并加兼中书令。长兴三年(932年),王晏球死于青州,时年六十二。
统帅 B+
(王晏球为将有机略,善抚士卒。契丹自中国多故,强于北方,北方诸夷无大小皆畏伏,而中国之兵遭契丹者,未尝少得志。自晏球击败秃馁,又走惕隐,于是时,中国之威几于大震,而契丹少衰伏矣,自晏球始也。)
武力 B
(王晏球预选“厅子都”,从朱温征伐。贞明二年四月十九日夜,汴州捉生都将李霸等作乱,纵火焚剽,攻建国门,梁末帝登楼拒战。俄而乱兵以竿竖麻布沃油焚建国缕,势将危急。晏球隔门窥乱兵,见无甲胄,即出骑击之,奋力血战,俄而群贼散走。)
军谋 B+
(王晏球之讨契丹也。契丹遣托诺率骑千余来援都,突入定州,晏球引军保曲阳。王都、托诺出军拒战,晏球督厉军士,令短兵击贼,戒之曰:“回首者死。”符彦卿以龙武左军攻军其左,高行周以龙武右军攻其右,奋剑挥楇,应手首落,贼军大败于嘉山之下,追袭至于城门。晏球围城既久,帝遣使督攻城,晏球曰:“贼垒坚峻,但食三州租税,抚恤黎民,爱养军士彼自当鱼溃。”帝然其言。久之,都城中食尽,先出其民万馀人,数与秃馁谋决围以走,不果,都将马让能以城降,都自焚死。)
智略 B-
(王晏球少沉勇有断,倜傥不群。)
内政 C-
(不详。)
魅力 A-
(王晏球能与将士同其甘苦,所得禄赐私财,尽以飨士,日具饮馔,与将校筵宴,待军士有礼,军中无不敬伏。其年冬,平贼。自初战至于城拔,不戮一士,上下欢心,物议以为有将帅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