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冲刺必须避开的雷区及复习策略

2022-04-29 16:51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转眼4月底,距离高考还有1个多月,正是各种考试轮番“轰炸”的高峰期。


很多同学和家长都特别看重这段时间的考试成绩,那种焦虑的情绪和紧张期待的心情,与高考无异。这也使很多同学陷入到考试的压力中,一心想考个好名次,甚至不惜作弊以寻得高分的慰藉。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我们说重视高考,将它等同于高考,指的是在考试准备时应该有的态度(比如准时赴考、带齐物品、遵守规则等),也是指在考试作答时应养成的习惯(比如填涂好答案、用词规范、书定工整)。当然不是指模拟考试结果就等同于高考结果。


除此之外,面对考试还有这些误区要注意:


误区1:时间太紧,现在学肯定来不及了


中国有句俗话“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现在距离高考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其实也不短。怎么可以说这段时间全力以赴会毫无收获呢?


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学习策略是要有针对性。时间的紧迫要求我们“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应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自己环节薄弱的、提高分数见效快的地方(通过试卷分析即可发现)。


每年,都有很多同学很幸运地在临考前看一篇课文、背一段知识点,就刚好考到了!与其说幸运,不如说是由于他们在任何时间都不放弃学习。


离高考还有1个多月,虽然每一科提高几十分有些奢望,但是提高几分、十几分是绝对有可能的。不要小看这几分,高考之争,往往就在几分!


误区2:别人都在努力,我却学不进去,好烦躁


压力大,精疲力尽,学不进去是现阶段高三学生的普遍特点。


最明显的特点是晚上回家后,本打算把白天没弄明白的地方搞清楚,没想到自己却直打瞌睡、感到头晕脑涨,进入不了学习状态。一想到别人正在拼命努力,自己却是这种状态,就感到焦躁。


其实,现在有许多同学对自己的状态都不是很满意。大家不要把别人的状态想得太好,而把自己想得太坏。


想想看,从早上来到学校,晚上回家,至少在学校学了十几个小时,这种情况下,谁还能精神抖擞、头脑清晰呢?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这样想:“哈哈!他们现在也是焦头烂额,学不进去了,而我只要再坚持一下,肯定会脱颖而出的。”通过这样的自我激励使自己在精神上战胜别人。


你也可以采用一些小技巧,如做深呼吸,把窗子打开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简单活动几分钟调节一下等等。


当然,如果实在是太累了,那就休息吧!


误区3:模拟烤焦了,我算是完蛋了


有些同学在模拟考中成绩不理想,止步不前,甚至成绩大幅度波动,仿佛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复习情绪大受干扰。


其实,所谓的模拟考,不过是这个阶段的一个环节。


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心理上和应试上得到锻炼,以适应即将到来的高考,同时又从这个考试中去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重点,复习时更加有的放矢(这个功能是主要的)。


除此之外,模考成绩对学生来说,除了查漏补缺,没有别的作用。我们是得知高考成绩和分数线后才后填报志愿,有哪所学校会根据模考成绩来录取你呢?记住:对高考录取有决定性作用的,只是最后那一次考试!


这是现实,也是在模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应该洋洋自得、考试失利不应该自暴自弃的最直接原因!


误区4: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唠叨,烦透了


本来,同学们现在的压力已经够大了。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还会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指责。很多同学为此静不下心,耿耿于怀。


这里老话重提,还是要理解他们的用心。作为老师,他们肯定希望自己多一个学生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作为家长,他们渴望自己的儿女能读好书,将来出人头地。


他们总觉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既然看出了你的问题,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落后或者不在状态。


对此,也需要同学们保持一颗平常心。你可以细心体会一下他们的意见或者建议,也许从他们的批评中可以看到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如果你认为他们说得确实不对,那也没必要采取激化矛盾的做法影响自己的状态。


记住,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抓紧时间,利用最后阶段去完善自己的学业。



来得及,但要有行动



现在距高考还有1个多月,同学们经过多轮复习,要把各科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串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从而提高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如果你已经落下很多,感觉“书海无涯”,不要着急,从最基础的知识做起。小编想问问你:


你的课本是不是新的?

有从头到尾认真看过吗?看了多少遍?

课后习题一题题做完了吗?理解了吗?

有没有认真刷过一本题?

你小结过某个知识点、某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吗?

你看似忙碌而勤奋,每天学完又有多少知识点在你的脑海中驻留?


幸运的同学能在高考前遇到知识点,那只是他一直在学学学,不计得失。用一句鸡汤与大家共勉强:上天眷顾有准备的人。


01
 第二轮复习:给自己吃七个“定心丸” 
各地市全面开始二轮复习,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看淡分数。别人考得好,说明他的问题在这次考试中没有暴露出来,任何一次考试的名次都代表不了高考的名次。高考前,自信是最终胜利的保障。

2.抓纲靠本。抓纲,就是重视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同学们备考最重要的文件!靠本,指的是在最后复习阶段,要注意抓基础,回归教材。
3.仔细演练真题。在演练真题后,要仔细对照答案,了解参考答案是怎么做的,我是怎么做的,对每一个答题步骤及给分情况都要多动脑,多思考,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成绩。
做过几套真题后,你就会感到,高考题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儿。这样,在真正高考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4.明确复习重点。很多同学都基本了解自己的强处和弱点,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最大限度地做到不偏科,最后复习阶段各科投入时间要有大致安排,这一点非常重要。
5.不要疲劳备考,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真的是有道理的。
6.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二是将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7.三个原则:选题要“精”、做题要“准”、纠错要“实”。精指的是做题要有针对性,稳固自己的长处,弥补短处,长期难以掌握、无法理解和得分的知识点,可以适当放一放。准指的是做题过程要确保会的题准确无误,不要因为表述、粗心而丢分。实指的是真正找出问题所在,真正能提高自己。
此外,高三家长这时也要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至少不要刻意去改变什么,让一切在平静中进行,让孩子能够不疾不徐充满自信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02 第三轮复习:要归纳题型回归课本 
经过前两轮的复习,高三的同学已经做了很多题。到了三轮复习,应该少做新题,把题型归纳这个工作做起来。

这个时候,可以着手准备“最后一刻”的复习资料。题型归纳最好先从平时经常出错的知识点开始,找出它们,并将这些知识点对应的考题提取出来,研究这些题主要从哪些角度进行考察,这类知识点的题怎样入手解题,容易出错的点有哪些。
归纳完经常错的知识点后,可以翻看一下近几年的高考真题,看看大题一般是考察哪些类型的题目,归纳一下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在此过程中,如果对某个知识很模糊,立即回归课本,翻看课本知识。
夯实基础、突破难题、总结易错、明晰思路。通过这样几轮复习的周密规划,同学们一定能在高考中有所斩获。


高考冲刺必须避开的雷区及复习策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