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请务必自信
说了那么多中外军事科技,现在来一个阶段小结吧。
在中国军迷中,一直有这样两个对立的思路:
第一,是“唯外国论”,既然老外有同样的武器,那么我也应该有,不论他好不好,合不合适,都一定要,否则就代表中国落后,等等。
与之相对的,就是“唯中国论”,只要是中国有的武器,就一定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就一定是比外国同样武器优秀的,起码是完全符合当前需求的,无需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思想,闭门造车都比“买买买”强得多。
那么,究竟是该如何看待中外差异呢?

想必大家在中学,都学过鲁迅先生一篇著名的文章《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那么,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这篇经典的文章。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①,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篇文章的重要性,解释了“自信”与“自卑”、“自负”和“自欺欺人”的关系。真正的自信心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对强者的崇拜,以及闭目塞听的狂妄之上。后两者,本质上都是自欺欺人,继而导致的“自卑”和“自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东西。
那么,就让我们回归正题,回顾一下我提到的国内武器和外国的差异。让我们看看,什么样的思维才是符合当前社会的“自信”之举。

根据时间和类别,我们先回顾去年六月,写在巨浪3号发射之际的文章。

以及相关性科普文章:


作为中国核威慑实力的杀手锏武器,我国的核导弹潜艇发展一直是一个谜。虽然官方从未公布具体设计细节,但是通过各种渠道消息的挖掘汇总,还是能够一瞥中国核潜艇技术和潜射导弹技术的概貌的。首先,我国现役核潜艇实力比起其他四大常任理事国都有较大差距,如耐压壳技术(9米对12米)、核反应堆(90兆瓦对180-220兆瓦)、推进系统(美英法在1990年前后取得泵喷推进技术,国内仍然停留在七叶螺旋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然而,我们应该因为核潜艇技术技不如人而暂停发展核潜艇技术吗?这显然是不可行的。除了战略上的不可行之外,另一个核潜艇的问题恐怕一般军迷是不注意的——那就是洲际导弹核潜艇并不是可以横向比较的武器。最典型,俄罗斯和中国的核潜艇外观接近,但是俄罗斯部署在北冰洋的德尔塔4型核潜艇,距离美国佛罗里达的最短距离也不足7000公里,那么它的导弹保持在8000公里就足够覆盖美国全境;而中国最安全的海域分别是渤海湾和南海西沙群岛一带,但南海要打到美国起码需要12000公里,这就导致中国核潜艇在搭载的导弹体积和苏联相当的情况下(巨浪3和R-29RMU2都是15米级,但我国是固体燃料,俄罗斯是液体燃料,运载比俄罗斯占有优势),只能优先保证射程,其次保证弹头数量。而且,我国国策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最低威慑国策,核武器服役数量较低,也没必要服役导弹承载力巨大的核潜艇(事实上,美国俄亥俄,俄罗斯北风之神,英国前卫,法国凯旋的发射管也不是满的)。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的观点就是“中国核潜艇在堡垒海域活动,只需要保证低速静音性和导弹射程即可,不需要盲目追求核弹搭载数量和水下战斗力”,毕竟在我国堡垒海域,可以得到岸基反潜机、反潜舰队和海底声纳支持,洲际导弹核潜艇只相当于海底的导弹发射车而已,不需要像092时代冒险开到夏威夷才能打击到美国本土。
避开华而不实的数据,发展合乎国情克敌制胜的武器,就是发展的自信。

另一篇是在长征5复飞的文章。

实事求是的说,中国的航天科技一度是中国科技和国外整体差距最大的时候,唯一的能够为国争光的科技。但是随着近两年长5因为各种故障不断“跳票”,和美国私营航天SPACEX的快速崛起,加之国内在过去相当多落后领域的奋起直追(如航母、歼20,055,直20,运20的大量服役),中国航天也一度蒙受“发展停滞”的恶名。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什么才是阻碍了我国航天进步的根本原因——这就是很多我们忽视的基础科学。
从这篇解密长5复飞背后的故事中,我们清楚地发现,从2017年长5遥2失败,到2019年12月遥3圆满成功的2年5个月的过程中,其实核心问题定位下来,最重要就是发动机涡轮泵共振裂纹。这个细微的裂纹也曾经长期困扰苏联RD-170火箭发动机的开发,后来苏联在久拖不决的情况下,居然通过加装过滤网来阻止共振导致的铝颗粒进入涡轮泵。而我国则放弃了苏联这种“莽”的做法,在2019年4月的试车中,中国人终于找到了共振的源头——涡轮泵的基础设计问题,而他仅仅在共振检测仪上显示出一条不起眼的线条。找到了病根自然就好解决问题,通过紧急修改设计,拆下发动机涡轮泵进行更换,终于保证了2019年末发射成功的战略任务。
长征五号的磕磕绊绊,在悲观者看来是中国航天科技发展迟缓的表现,但在自信的人看来,长征5号的失败与艰难的复飞之路,反而是解决困扰中国长期航天发展停滞的一剂猛药。如果大家都安于长5遥1的“惊险胜利”,而不仔细思考遥2和遥3间2年不断的新故障的查明过程,那么我们就有可能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次重演遥2一模一样的错误,根据墨菲定律,只要问题祸根不除,早晚有一天会发生事故。
因此,真正自信的人,会认为事故发生越早越好,暴露问题越彻底越好,这样才能够给我们整理思路,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经验。我们今年的防疫工作也是如此。

最后,谈谈中国自卑和自负纠结最深的问题:轻武器。



一直以来,中国的轻武器“好”还是“不好”,一直能够引发网友的激烈论战。一部分人认为,我国轻武器不仅是生产制造,还是设计理念,均和世界差距极大,甚至比不上中国的老师傅俄罗斯;一部分人则反驳,既然我国装备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就是“没问题”的,“既然装备这么多,那么肯定是没问题的,你比装备部还聪明吗?”.双方撕来撕去,谁也说服不了谁。
实事求是地说,轻武器是当代最不值钱的武器之一。中国一把95式步枪仅价值4000元人民币,而中国的陆军和武警机动部队合计起来不到120万人,其中需要拿枪打仗的人更不到其中一半(因为开车、开直升机、操作大炮和搞后勤的没必要第一阶段就换装新武器,美国M3黄油枪一直用到海湾战争的汽车驾驶员就是铁证)。那么,为六十万人换装4000元的步枪,充其量也就是24亿人民币,也就是1.5艘054A的价格,还不如3架歼20值钱。但是,歼20也好,054A也好,虽然战斗力比起步枪强不是一星半点,但是在出镜率方面,又远低于步枪。所以,一把好的步枪,除了打仗外,在展示国家军队形象方面,也扮演着不可缺少的地位,这就是为何我国在90年代以来,一直要求“阅兵的枪必须国产”的原因。这样一来,设计一款经济适用,又美观大方的枪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至于有托还是无托,那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要解决了弹药、枪械精度、可靠性、扩展能力和人机功效,都无所谓。在2019阅兵上露脸的新枪,代表国内在这一方面已经开始大跨步追赶世界潮流。
而且,纵观80年代中国接受“中口径消亡论”的中国支援火力枪械发展过程,确实是不得不说中国上了欧美留给中国的坑。在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的美俄,从没提过彻底淘汰7.62全威力通用机枪的事情,倒是部分欧洲国家,以及中国近邻日本人在淘汰中口径机枪方面迈的步子很大(但也没超过把坦克并列机枪都变成小口径的中国),而美俄在近二十年的战斗中,充分证明在作战距离拉开到一定水平时,中口径是必须的武器,而且中口径机枪对于车辆、低空直升机、无人机的杀伤力也远高于小口径机枪。因此,在这点上,我们不可否认,中国当年一味追赶世界潮流,完全停产7.62口径全威力弹药是错误的事情。但正因为轻武器成本最低,现在只要觉察到问题,改回来也是不到几年的功夫,反正市面上的7.62机枪设计又不是很难。
虽然中国在枪械发展确实是走了一些歪路,但不能一竿子否定这么多年轻武器发展的路线。有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来自于中国特殊战略环境的需求,如褒贬不一的89式重机枪,如果以单纯的12.7机枪来说,它除了轻便以外便毫无优势,持续火力精度不如NSV和M2,而且弹药携带量也远低于7.62通用机枪。但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89式重机枪最活跃的场所并不是平原,而是中印高原边境线上。在基本不会爆发实质性武力冲突的边境对峙中,边防战士的轻便的89式重机枪架设在印度对面的山头上,能够给只有7.62及以下武器的印军强大的心理震慑力;同时,虽然89式持续发射能力不强,但在配合山猫等轻型突击车方面又非常适合“打一枪就跑”的思路,所以一把武器并不在于“好到没缺点”,而是好钢用在了最需要的刀刃上。这一可以参考本人写的LCS和056的文章。

因此,要秉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则,脚踏实地去分析我国轻武器的实际环境,再根据世界的发展方向决定我们的研究方向,既不可闭目塞听,又不能盲目求变。

歌德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我们中国人最需要的就是“敢于堂堂正正走自己的路”。我们已经在前三十年站了起来,在后四十年里慢慢强了起来,完全有资格去自信的堂堂正正走路。
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脚踏实地建设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