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疆!无论如何追赶,请留一分钟给静与慢……

2020-03-05 21:08 作者:有宝喂糖糖  | 我要投稿


文字:《傅雷书信选》傅雷

“先做人,再做艺术家,最后才做钢琴家。”这是傅雷对孩子从小的教诲,1954年傅聪出国留学,临行时,傅雷又以此话细细叮嘱。从此,父子俩开始了漫长的书信交流。

往来的数百封家书里,他和孩子谈艺术,谈人生,从生活细节到为人处世,乃至具体的作息,情感问题,几乎事无巨细。

傅雷写道:“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姿态方面。”

从这些家书里,我们也得以窥见昔日教子极严、暴烈如雷的傅雷,也是一个略显唠叨,对孩子寄托了种种希望,时时牵挂远游在外的孩子的慈父。

文中的书信写自1961年8月19日。此时的傅雷已年过半百。国内形势严峻,人世无常,世情险恶,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亦时时使他感到痛苦。

对于长大的儿子,他高兴于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和成长,希望孩子能有光明的前程,却也难过于人生苦短,个人面对茫茫宇宙时,总是渺小而无可奈何。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大抵就是傅雷此时的心境了。他在信里写:

“想象我们的孙儿在你们的客厅及厨房里望着我们的照片,从而认识了远方的爷爷奶奶,这情景,又是多么叫人感动!尽管如此,对于能否有一天亲眼看见他、拥抱他,把他搂在怀里,我一点不抱希望。”

谁知这话最后竟一语成谶,1966年9月,傅雷夫妇双双自尽。

年近七十,傅聪谈起父亲,不无愧疚地说道:“那个时候他非常孤独,内心非常痛苦,有很多话只能够跟我交流,所以渴望我多给回信。”

只是,因种种因素,对于这些信件,傅聪的回应远没有父亲期望的热烈,“这一点我是永远觉得很惭愧,很内疚。”

与愧疚交织的,还有他对父亲的感激,他说:“你问我爸爸对我影响最主要的是什么?可以用一句话说:独立思考。”

1979年,在傅雷夫妇的骨灰安葬仪式上,作家楼适夷见到从海外归来的傅聪。握手相见,一时百感交集,不由地想起故友傅雷和他的夫人梅馥。他写道:

“在我眼前的这位长身玉立、气度昂藏的壮汉,使我好像见到了傅雷;而他的雍容静肃、端庄厚憨的姿影,又像见到了他的母亲梅馥。特别使我高兴的,我没有从他的身上看到常常能看到的,从海外来的那种世纪末的长发蓄须、艳装怪服的颓唐的所谓艺术家的俗不可耐的形象。从形象的朴实,可以见到他精神世界的健壮。”

由是则知,时移世迁、聚散有时,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不会变的。

那些离开的人,亦会以另一种方式,让我们相信,他们从未离去。

《傅雷书信选》傅雷

……近几年来常常想到人在大千世界、星云世界中多么微不足道,因此更感到人自命为万物之灵实在狂妄可笑。

但一切外界的事物仍不断对我发生强烈的作用,引起强烈的反应和波动,忧时忧国不能自已;另一时期又觉得转眼之间即可撒手而去,一切于我何有哉!这一轮矛盾的心情几乎经常控制了我:主观上并无出世之意,事实上常常浮起虚无幻灭之感。

个人对一切感觉都敏锐、强烈,而常常又自笑愚妄。不知这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苦闷,还是我特殊的气质使然。即使想到你,有些安慰,却也立刻会想到随时有离开你们的可能,你的将来,你的发展,我永远看不见的了,你十年二十年后的情形,对于我将永远是个谜,正如世界上的一切,人生的一切,到我脱离尘世之时都将成为一个谜——个人消灭了,茫茫宇宙照样进行,个人算得什么呢!

--《傅雷书信选》傅雷

XJWDJ——SJB

新疆!无论如何追赶,请留一分钟给静与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