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202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重庆南开中学高202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户籍简、手实、户籍文书、户帖、黄册等实物史料,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树立实证精神;(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2.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认识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素养目标:唯物史观)
3. 从时空角度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4.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素养目标:历史解释)
5. 密切联系实际,聚焦精准扶贫,增强社会责任感,塑造家国情怀。(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时空定位】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学习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
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3.汉朝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4.隋唐
(1)隋建立后,重新核定户籍。
(2)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5.宋朝:宋朝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知识拓展】阅读教材P99“历史纵横”及“思考点”,思考: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东晋在江南建立政权后,一方面沿用西晋时期的“黄籍”制度,另一方面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原因在于户籍是政府征收赋役的主要依据,只有将南迁的人口进行了登记,才会将其纳入以后征收赋役的范围。若不这样,将会激化其政府和南迁北方人与南方土著人的矛盾。
(2)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其原因是:宋代城市化与商品经济发展迅猛,打破了传统的农耕经济藩篱;商业税收远超农业税;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允许产权流动,征收赋税渐以田亩为主;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