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实践“自我协调”(13/1)

2023-06-28 05:49 作者:bili_99540940346  | 我要投稿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到拥有一个目标,抱着坚定的信念和希望去实现这个目标,这样的过程能带来幸福。新的一节课一开始,塔尔老师开门见山地说,知道了设定目标的重要性,那么让我们进一步,看看自我协调(self-concordance)是怎么回事。明显的好处是制定自我协调的目标能够让我们更加快乐。自我协调的目标能让上面写的那个“过程”更能有乐趣。还有就是当一时目标不明确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大方向,那么焦虑感会减少很多。这个关于人内心的道理可以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举例,即当双方存在分歧时,设法制定一个协调的目标,重点是双方都能参与其中,并且在解决分歧过程中需要相互依赖,这样有助于解决分歧。同样,面对反复出现且不容易解决的内在分歧,比如焦虑,沮丧等等,制定协调目标能够让我们从这个负面视角中抽离出来,集中做真的想做的事情。而这又促进个人完全投入到事件之中,更有可能取得好的结果。

接下来有一句话,被塔尔老师用来替代“没有痛苦,没有收获”,即“做得开心且做得更好”。

更进一步,执行自我协调目标,还能让人在没有被纳入目标的事情做的更好。比如你是大学合唱团的成员,你非常喜欢并且乐在其中,那么ta对于你的学业和其它工作也会有帮助,让你有一个更加积极的情绪去面对生活中部那么想做的事情。就像一根蜡烛也能把光亮送到黑暗屋子的每一个角落。

又一个研究:来到养老院,将老人分成两组,都被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但是一组可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服务周到;另一组需要自己动手运用这些物质满足自己,包括给自己做每天的计划,什么时候做饭吃饭,比如。18个月之后,两组老人的对比,第二组抑郁地更少,更有活力,更独立也刚健康。尤其是,第二组老人活着的比例比第一组高50%!因为他们能够自己规划目标。反过来,这个研究也说明,一定程度的难度非常重要,太简单了不见得是好事。

接下来一个话题是相关的,叫作“行为价值观”(VIA,values in action)。这个理论的创始人希望用积极心理学来替代《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也就是帮助医生诊断诸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参考标准。换言之,不是诊断人的症状和问题,而是找出人的长处和力量。24种人格力量被列举在了手册中并且进行了描述。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擅长和喜爱,热情所在。重要的是,人格力量需要体现在道德领域,比如幽默是一种人格特征,但是如果被用来伤害别人,那么不能作为人格力量。为什么相关呢?因为在通往自我协调的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需要这样的人格力量来推进自己的工作。比如你在做着环境保护的工作,那么对自然的敬畏就是这样一种力量。Ta们之间有因果关系。

在学习行为价值观的知识的同时,塔尔老师还让学生们思考这个问题:

什么是真实的我?在什么情景什么时候的我最真?找到这个状态,它是我们能力上最根本也是最可能取得成功的方面。他让同学们看了一份列有24项人格力量的表格并且对号入座,不过视频没有拍大屏幕。随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两个练习,基于VIA的。第一个是关于建立能力,寻找人格力量,并追寻之。在我们运用人格力量的时候,不但可以让幸福感从零变正,还可以从负向零。后者的方法就是建立能力。建立能力的意义是让我们更好地面对逆境,心理韧性更强。下一篇文章我们来具体看这个建立过程以及第二个练习!


实践“自我协调”(13/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