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冕世界线拜占庭现代史发展历程(1795-2000)

2022-04-15 17:39 作者:Angle-of-Death  | 我要投稿

日冕世界线拜占庭编年史:近代发展历程概要

大革命时期拜占庭(1795-1803)概要:


1:思想

自1788年巴西尔初步提出了阶级论观点,便在拜占庭迅速传播,而法国大革命更是进一步促进其传播

    

2:社会现状

自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帝国以棉花种植业(埃及),纺织业(埃及,君士坦丁堡,爱琴海),锻造业(大马士革,君士坦丁堡,爱琴海),造船业和航海业(东地中海沿岸)为发力点,已经初步进入工业化。

首都的君士坦丁堡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渴望之城”,狄奥多西要塞上的鲜花足以铺满君士坦丁堡大学

大马士革成为西方的锻造之都,只有神州的佛山才能与之平起平坐,奢侈品以及时尚更是相比于君士坦丁堡好不逊色。

埃及的棉布产量足以让所有罗马人不再受冻,高端棉布甚至可以更换等重的神州丝绸

爱琴海的沿岸全是密密麻麻的港口与造船厂,为帝国生产与贸易运输一切需要的东西

无数的学者在君士坦丁堡,尼西亚,亚历山大港,安条克,罗马等城市里的图书馆借阅,在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雕像下辩论,从里到外,拜占庭都是富裕与睿智的象征。


由于有皇帝的官方背书,几乎所有城市都有过游行罢工示威或者工会与zbj斗法的现象发生



3:政治

    工业化给拜占庭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财富,但凭此迅速崛起的资产阶级成为皇帝极为头疼的问题,而皇帝的选择是扶持“宛如提线木偶”般的无产阶级来作为驱虎吞狼计策,因此在大革命期间,皇帝一直鼓励无产阶级“为了皇帝”与资产阶级进行对抗,甚至不惜使拜占庭gc党合法化以及借用部分巴西尔的书籍观点来为无产阶级撑腰,以削弱资产阶级的影响力。


4:军事

     拜占庭永远欧洲当之无愧的最强海军和最强陆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拿破仑战争对拜占庭影响:


1:国土

     丧失了对西萨伏伊地区控制,格纳那达地区缩水,失去摩尔多瓦,失去除克里米亚半岛的黑海北部海岸地区


2:经济

     对巴尔干,意大利半岛以及格纳那达造成严重经济影响,奠定其未来地位缓慢下滑的情况,极大地打击了拜占庭在欧陆的金融霸权



3:政治

3-1:由于于地中海-墨西哥战争中拜占庭皇帝弃城而逃,使得皇帝威信大大降低,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抵抗法兰西帝国,不得不放宽限制,大批提拔有能力的无产阶级出身的军官成为中上级军官以及关键部门成员,包括最高统帅。大战后无产阶级已经事实上成为帝国最强大的势力,拜占庭的gc党也长期拥有超过50%公民大会席位,总工会以及军人委员会成立,军队成员普遍接受红色思想,帝国思潮左转已经在事实上不可避免,正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只是时间问题。

3-2:帝国内部民族主义在部分地区有抬头的迹象,将会成为拜占庭未来必须要解决的棘手难题

3-3:帝国的非洲殖民地由于拿破仑战争时期加紧剥削,已经开始出现零星的反抗与萧条,尽管在帝国长期的同化政策下这些反抗小之又小。


4:军事

经过拿破仑战争洗礼后,帝国军事有着长足的发展,但是欧陆的陆军霸权已然不复存在




拿破仑战争后——法比乌斯月事件前(1815-1923)的拜占庭帝国情况概要:


1:政治

1-1:以罗马gcd为首的左翼势力长期把控公民大会,自促进全罗马大学免费教育后,将不可避免地引导了帝国接下来100年的左转

     

2:经济

    阶梯式税率,产业税,公民劳动法的逐步颁布贯彻落实后,帝国经济逐步回暖,迎来了一段属于工人的黄金时期



法比乌斯月事件:

拜占庭皇储暗杀拜占庭皇帝同时密谋试图推翻现任左翼政府,遭到坚决镇压,执政官凯末尔借此全面清洗皇帝派和资本派,并带队进入皇宫将拜占庭皇室成员全部揪出来限时30分钟离开皇宫。自此之后拜占庭正式宣布选择社会主义路线,更名“罗马公民共和国”。


法比乌斯月事件影响:

  

1:政治

    根本性改变拜占庭政治体制,“凯末尔主义”成为拜占庭未来数十年的主要方向。

注1:该处“凯末尔主义”并非otl中的凯末尔主义


注2:该介绍中的凯末尔主义是以对内实行以本国工人阶级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混合经济制度,并通过“阶级论”以及对希腊-罗马文化共同体构造来压制民族主义声音,对外仍保持高度独立自由灵活外交以及对殖民地的同化政策,尽可能争取本国利益



2:文化

大大加强社会主义在文化以及舆论等方面的话语权


1923-1947时期拜占庭发展:


1:政治

经过数十年发展,凯末尔主义陷入困局,其在非洲的控制不断遭受苏联和伊甸尼亚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国渗透


注:凯末尔主义困局

由于对非洲地区长期采取扶持“山竹人”精英作为当地代表的同化统治方式,而由于自法比乌斯月事件以来,“阶级论”成为了拜占庭的核心理念,因此在此期间几乎所有非洲土著精英都接受了相当系统化的社会主义教育。而除阿克苏姆以及北非内陆之外几乎没有将任何区域地位正式提升为本土,仍然作为殖民地,实际上拜占庭仍然是剥削者,因此大部分非洲精英学者都会产生反抗拜占庭的殖民统治思想。

总结下来,拜占庭陷入了“为了维护我在当地统治我必须手把手教当地人反抗我”的怪圈。

这也是为什么拜占庭自凯末尔主义实行以来被一众社会主义国家讥讽为“socialist empire”。




金角湾事件:

1947:“金角湾行动”,开始,成为伊甸尼亚史上最丢人现眼的行动——策划让前拜占庭皇室让瓦拉几亚独立并挑起拜占庭全面内战,随后被拜占庭快速镇压,被讥讽为“最后一次巴尔干战争”

行动结果:将与西欧“freedom world”保持良好关系的拜占庭彻底推向苏联


事件分析:

该事件起因源于拜占庭事实上与苏联等一众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走近,以及协助葡萄牙-巴西-西非联合共和国左翼势力上台(以不对拜占庭殖民地/傀儡国输出“不合适思想”为条件),伊甸尼亚希望近乎孤注一掷方式击溃社会主义的关键节点。

    深层原因是:自40d德国统一战争之后拜占庭货币第纳尔复兴,在欧洲和南美非洲逐步挤走伊甸尼亚货币使用份额,事实上已经建立了欧陆和非洲的货币霸权,并与神州一同蚕食伊甸尼亚货币在南美的霸权



此时拜占庭情况:

超级大国之一,与伊甸尼亚和神州三足鼎立

金角湾事件后——入侵南非(1947-1972)时期拜占庭发展现状


1:经济

自1952建立的尼西亚体系建立——以石油为锚,拜占庭第纳尔建立了范围覆盖整个欧亚,非洲和南美部分地区的金融霸权,拜占庭作为超级大国国力一度与神州平起平坐

拜占庭货币第纳尔流通示意图

(注:上图中颜色区分为:

1级:最浅色,为在当地拥有最高国际贸易份额

2级:在国际贸易有碾压级的最高份额

3级:在2级基础上成为国内贸易有着最高份额

4级:最深色,在当地国内国际贸易中有碾压级的最高份额)


2:政治

自拜占庭建立金融霸权后,拜占庭国力迅速进入鼎盛期,但国内金融特权阶级逐步崛起,蚕食国内的实体经济,贫富差距开始分化


3:外交

与苏联以及葡萄牙-巴西-西非联合共和国结盟后各国先后停止了对非洲的渗透,使得拜占庭国力快速提升,重新加强对非洲的掌控,进入了鼎盛时期


4:军事

拜占庭拥有欧洲上的绝对军事霸权,事实上已经成为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霸主,“查士丁尼”级航母以及“君士坦丁”级武库舰经常作为拜占庭的外交舰展示国力



亚特兰蒂斯-71演习:

1971年拜占庭于北大西洋举行规模空前的海上军演,对自由世界产生极大的威慑力,根据现场演习观摩结果反馈,得出北大西洋公约海军开战甚至连伊甸尼亚海岸线保护都是问题,甚至连神州的海军也不是他的对手,更别说让伊甸尼亚穿过大洋支援欧洲了



约翰内斯堡事件——南非战争(1972-1981):

1972年,南非爆发政变,原有亲拜占庭政府被推翻,应原政府请求,拜占庭正式全面入侵南非,迅速控制南非全境,但是很快陷入治安战泥潭,甚至治安战范围延伸到了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对拜占庭在外交声誉,非洲控制力,经济都造成了灾难性影响

入侵南非控制势力范围图(米色区为布尔人游击区)



第一次金融世界大战(1981-1984)

1981年拜占庭联合神州对伊甸尼亚发动全面金融战争,试图从金融上彻底摧毁伊甸尼亚,最后以拜占庭内部爆发全面危机崩溃结束


事件分析:

拜占庭金融战在绝对优势下惨败原因:

   1:自80d开始神州全面推行可控核聚变电厂开始,拜占庭于神州的货币流通量急剧降低,严重削弱拜占庭货币实力

   2:自1972年开始的南非战争让拜占庭耗费了天文数字般的经济

   3:拜占庭核心区相比于伊甸尼亚并不算大,其容错率远没有设想的高

   4:拜占庭货币并没有完全控制葡萄牙-巴西-西非联合共和国,在金融世界大战开始时仅为拜占庭盟友关系,在拜占庭于金融世界大战最激烈的时刻,对货币霸权下各国收割时直接促进葡萄牙-把希望-西非联合共和国跳反,从而引发连锁反应

   5:拜占庭的“凯末尔主义困局”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是在外交手段下变得相对缓和,南非战争,金融世界大战让非洲带来严重的经济影响让非洲矛盾日益尖锐,葡萄牙-巴西-西非联合共和国跳反更是使得这种趋势不在可控

   6:金融特权阶级长期吞噬实体经济,使得拜占庭经济稳定度严重下降


   

拜占庭全面危机(1984-1985)

尼卡事件(1984)——标志着拜占庭全面危机爆发


1经济:

第纳尔全面崩盘,让拜占庭经济迅速陷入萧条


2政治:

拜占庭gcd内部陷入以工人派和金融派为首的全面派系斗争


3:军事

曾经无敌的紫色舰队如今只能在港口和造船厂慢慢锈化,大量军舰或转售或出租给苏联以及其他国家,陆军甚至发不起工资,没有资金进行训练,曾经印度洋与大西洋霸主如今需要考虑海岸线防守


4:科技

大量科研项目陷入中断,使得拜占庭的科技优势严重削弱,并在未来十余年内被逐步追上


5:教育

曾经与广州其名的世界学术中心君士坦丁堡大学一度成为鬼城,大量教授外出,对拜占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与之对应的难以想象的数量的科研成果被带到他国


6:外交

拜占庭对非洲欧洲影响力迅速消退,超级大国地位不再

影响力消退后拜占庭控制范围


后尼卡事件拜占庭发展(1985-1991)——曼努埃尔力挽狂澜


1:政治

在苏联以及国内无产阶级支持下,拜占庭工人派终于在没有付出太大代价情况下消灭了金融派并全面清算,新上任执政官曼努埃尔全力扭转拜占庭的全面危机,拜占庭开始进入逐步复苏阶段


2:外交

拜占庭与苏联加大合作力度,换取苏联对拜占庭的经济全面援助


3:军事

彻底镇压阿克苏姆自治共和国和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北非的叛乱,阻止拜占庭进一步分裂,重整军队,使拜占庭军队战力逐渐恢复


4:科技

开始逐步恢复部分中断的科研项目



拜占庭复兴时期(1991-2000)

1:经济

拜占庭经济逐步回暖,进入稳定发展期,造船业重新进入繁荣


2:外交

拜占庭与苏联已经事实上全方位高度绑定


3:军事

军事进一步恢复,海军进一步恢复



千禧年时期拜占庭现状:

1:经济

拜占庭经济进入稳定恢复期,以造船业为首的诸多轻重工业已经产能大体恢复到尼卡事件之前


2:外交

与苏联进一步绑定,同时与西欧神州增加合作


3:军事

可修复的战舰基本得到大体维修,海军官兵逐渐补充


日冕世界线拜占庭现代史发展历程(1795-200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