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创古风小说】穷景之兴 第二回

2021-09-05 20:11 作者:X天空的神灵X  | 我要投稿

第二回  访庐相对饮,驾马复前行

      乐府有云:“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此正似林兴此时所感。自离家后,兴未曾少驻也,兴所念,唯得一脚力也。若无脚力,此一去扬州不知几时可达,然随身所携银两已无多矣,难租一脚力。兴欲将所携多余之物寻个镇店尽数当掉,实在走投无路之时,再将妻之金钿当掉,有银之时,再将其赎回。

      兴所携之粮,不足食几日矣。离家前几日,不见有人烟,兴至饿方食,每至泉、溪而痛饮,至夜则寐于林之下,日方升而复走,可谓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此日,兴始断粮,乃采山林之果食之,虽不可果腹,却亦可聊以充饥矣。兴食果而复前行,忽见前路有酒旗随风上下而摇。兴见之喜,欲就此买些干粮供路上食用。

      兴入小店。此店仅是个山野小店,无甚奇处,仅三四条桌案,配着几条甚简的竹椅。此时正有三人对坐饮酒,于这种小店客已不少也。兴直奔掌柜而来,掌柜满脸喜色,言道:“客爷吃点什么,虽是小店,却也有不少山林野味。”“不必了,您给我拿些干粮便可,我乃一行路之人,不便久留。”“您此行何往?”“扬州。”“好地方,商贾云集,必是前往购些物件。”“非也,仅会一友也。”“好,我先给您取些干粮。”“好。”不多时,干粮取到,约有五斤。兴欲取钱予之,然全身上下无一铜钱,兴始惊。想到:必是前几日行路之时所失。这可如何是好。

      兴无他法,满面羞容言于掌柜:“非吾不欲予钱,只是囊中铜钱不翼而飞,实无他法,掌柜可否赠我些干粮,日后必当报答。”“啊?没钱?我这山野小店能赚几个钱?若都似汝这般,都来求施舍,有谁来施舍我?走吧,概不施舍。”兴不料掌柜是铁打的心肠,登时倍感羞愧,欲继续行路。方是时,此店另三人均已明来往之经过,中有一人 约有个四十上下,眉清目秀,微带笑意,从上到下透着一股和善之气,不由得让人有种亲和之感。仅观此人,便有着说不尽的万种正气,凛然于世,万恶不敢与之争锋。

     “掌柜的,莫再为难此人了,行路之人风雨兼程也不容易,而且这位朋友也不像那种食言之人,不如赠些给他吧。”“李先生,都知道您是大善人,要是您的话绝对不在乎,但有道是善财难舍,我就是一个小本的生意人,将本求利才能挣点钱糊口,要是都像这位先生一样,您说这买卖还怎么干呐。”“这样吧,不让你亏本,也不让这位朋友无食充饥,我买五斤干粮,尽数赠与这位朋友。”掌柜这时也无话可说,到后面去取干粮。林兴上前答谢:“多谢先生,咱二人萍水相逢,素未谋面,先生却如此大方。俗话说‘受人点水之恩,需当涌泉答报。’只是如今确实难以答谢,日后必定登门拜谢。”“朋友言重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谁没个难处呢?不过是些充饥之物罢了,何足过齿呢?咱二人相逢即是有缘,何不来吾庐中,少驻片刻。观君面容,必定是行路劳顿,不得休息,陶公有云:‘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少驻片刻,有何不可?”兴闻此人言陶公之文,便觉亲切,于是爽然应之:“呈先生美言,那晚辈恭敬不如从命了。”“那请朋友随我前往。”余下二人与之挥手而别。

     先生之庐离此不远,少顷,兴与先生乃至其家。房屋虽不甚繁华,但在这小小村落来说,也无户可及也。院中满是奇花异草,尽数争艳,四君子俱会于此,宛若仙人之境,实令人心旷神怡。

     二人步入中庭,并无甚华美之物,与平常人家相仿,与他人所异者,唯有房中书山卷海,案上有文房四宝,透着淡淡墨香。窗前晾晒几张山水画卷,都可称清秀典雅。有诗赞之曰: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好似山水之景印于其上,似仙人所做。

     二人对坐,有童子沏一壶野茶置于案上,萦九天之云雾,存五湖之波光。不似凡尘之物,倒像凌霄之宝。兴问先生:“先生可否道个名姓,日后也好登门拜望。”“哈哈哈,我姓李,名仁,字子恕。自幼生于此安乐之乡,此地鲜有外人来访,好似陶公所云桃花源也。”兴欣然问曰:“适方才于酒铺之中,先生便言及陶公,今又言之,莫非先生也爱陶公之文?”“然也,听君之言今我得一知音也。”二人相视而笑,对坐把盏。李仁曰:“二十年前,我是当地一个教书先生,自幼嗜学,但不欲入仕途,有道是‘伴君如伴虎’,不得自由。遂于此地教书。我所爱莫过于陶公之文,每念之,常喜极而赞也。吾弟子亦如此。十余年后,弟子皆有所归,有所生计,其中竟也有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之子,每逢佳节,此些小徒必至。赠些礼品,以表孝心。生活亦是无忧。”“李仁兄真乃大儒也。”“贤弟过奖,闻余之言,也绝非山野之人,却为何作此打扮?”“小弟名唤林兴,本杭州人士,并非是学者,实是一山野粗人。自幼好陶公之文,乃欲从之。故略懂些诗文。”“我观君不似粗人,山野之人也不均是粗人,昔卧龙诸葛先生亦为山人,却可于草庐之中三分天下之势,后助玄德公联吴破曹,立汗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何言粗人?孔子曰:‘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何必过谦。”“先生过奖,过奖了。”

     二人相谈之时,已是傍晚,此时明月已高悬于空,朗朗星河跨孤村,呦呦野鹿鸣山林。仁曰:“今夜尔就此住下,吾与子共饮共寝,何也?”“是也,君之意甚善也。”少顷,仁令童子摆下一桌饭菜,虽不甚奢,亦有山肴野蔌,东篱美酒。是时,仁问曰:“汝欲何往?”“此事一言难尽。”兴遂将过往俱言于仁。仁曰:“舍己全他人,君子也。”“若无我,也不至此二人不可相见,何言君子?”“此事并无对错,不知者不罪,与其伤泣,不若前行。若有所需,尽管言之,吾定当鼎力相助。”“先生所言甚是,今我所缺,乃一脚力,哪怕一老骥亦可,若无脚力,不知几时可到。”“机缘凑巧,前几日刚好有一弟子前来,现以贩马为生,赠我三匹马,如若不弃,可自选一匹,虽非良马,亦足以用。”“我怎么谢您?”“无事,助汝一臂之力,亦是我所愿,不必谢我。”二人欢饮至酣,酒中无不言陶公诗文。夜深,仁曰:“子可寝矣,明早起身,取马往扬州。”兴寝,自离家后,兴未安寝如此。

     一夜无话,次日天明,红日已升,破天际之云霏,除山林之雾霭。兴起,李仁已于书案前作画,见兴起乃引之入后院,三匹马俱缚于木桩之上,各个昂首阔步,虽非良马但也健壮。仁为兴选一漆黑之马,观此马,浑身乌黑亮丽,如墨染一般,因此名唤乌墨。一切应用之物俱各齐全,又备了些水与干粮,兴始上路,再三感谢李仁所赠。临别之时,仁嘱曰:“若得机会再到此一叙,与尔共谈千古江山、风流人物,岂不快哉?”“然也,方吾归来时,必再至此,与君共饮,同销万古之愁。”

     言罢,兴驾马而行,已而无影无踪。

                                         群山足下树林中,酒旗风飘翻又红。

                                         小人狂语旱九州,圣贤言出唤六龙。

                                         东篱舍下花开遍,南阳庐中言现重。

                                         快马加鞭日千里,望君还至语陶公。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原创古风小说】穷景之兴 第二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