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漫画结局即最近动漫结局的感想(欢迎辩论)
我觉得漫画烂尾原因。
我看了好几遍139和140,联系前面的剧情,十九伦(十九岁的艾伦)在灭世之前和开始灭世时所表现的踏平一切的决心绝不是139话那个甩锅的艾伦可比的,诶,先别急着反驳,我说说我的想法。

一:艾伦做了无用功。艾伦的目的是什么?是自由?还是和众人的幸福?没别的目的了吧?可惜,他都没做到。自由上,艾伦沦为剧情的奴隶,他做了一切他不想做可必须去做的事情。有人说艾伦是通过进巨看到了未来不得不做的选择,但是,如果我心中的艾伦看到的是毁灭世界八成人口,马莱与帕岛的仇恨依旧只是拖延了数百年,不能和心爱之人厮守以及永远得不到自由和沦为大地的恶魔,我只会放弃进巨的记忆,走自己的路,创造出巨人看不到的未来。这才是对艾伦【自由】的理解。

二:艾伦前后反差过大。139之前艾伦可是铁了心灭世的恶魔,别喷,但我要说,他那时内心已经扭曲,因为伪装是做不到那种地步的,有人说【艾导】不是真正的艾伦,因为他们一直觉得艾伦还是那个追求自由,心系同伴有血有肉的少年,可十九伦表现的真的会是十三四岁艾伦的样子吗?他看到苦难的兄弟的内心纯良,拥抱他们并且道歉,此时艾伦已经崩溃,所以之后无情的踏碎兄弟的身体,这才是灭世的十九伦真正的样子。一个内心千疮百孔已经扭曲崩溃而不得不为了自己的愿望和最终的目的而前进的疯子。

三:艾伦甩锅。139话艾伦崩溃大哭,虽然我觉得震惊,但还能接受,但一点我不能接受,一句话来表达:艾伦啊,你明明什么都没做到,你在哭什么啊?艾伦最后行为的结果既没有消除仇恨也没有消除巨人之力。虽然保了帕拉迪岛几百年,但之后还剩什么?有人说艾伦只在乎他的那些同伴,但如果是这样他为什么要灭世,为什么要让萨沙和韩吉死?大不了改一下吉克的阉割计划,让帕拉迪岛除了艾伦的朋友的人都绝育,清除帕岛人关于仇恨的记忆以防叛乱。可艾伦要灭世,大费周章结果整了个疑惑的结局,耶格尔派的效忠沦为笑话,自由之翼最后献出的心脏当成了三笠阿尔敏他们“幸福”的垫脚石。

最后说说动画结尾我的意见:艾伦踏平帕岛之外的世界,之后来到帕拉迪岛和众人表达自己多年想说但说不出口的话。用巨人之力清除战争带来的灾难影响(残桓断壁什么的)。之后清除岛内所有关于巨人和仇恨的壁画和证据,以及帕岛人的记忆。当然,还要清除所有关于艾伦耶格尔的一切。这样三笠外嫁也说得通(艾伦做的事违背人伦,他不配和三笠结婚,就算他想他也不配,这没什么可争议的),最后在剩余的时间跨越冰之火山,雪之大漠(记不清,反正是他想去看的世界),在得到自由后,废除巨人之力以及怪诞虫的存在。所有巨人化为飞灰,自刎与大海之上(他这样的恶人不应该善终)。剧终。


说这么多我的感想:我说的这些看似是在喷艾伦,实际是在喷谏山创,因为艾伦的一切行为都建立谏山创恶心人上。

能看到这里说明大家都是巨人的真爱粉,我也是。虽然结局我不认同,但艾伦依旧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之一,进击的巨人我永远喜欢,因为,就算烂尾,它也是巨人。

弑母那段同我之前的话可以解释,艾伦已经是一个一个内心千疮百孔已经扭曲崩溃而不得不为了自己的愿望和最终的目的而前进的疯子了,弑母?我不认同但能接受。

这是文章发布一段时间后重新的补充(与之前观点不一样):
我文中的巨人是我眼中的巨人,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很久才醒悟一点:进击的巨人是一部分裂性质的作品。为什么这么说?仔细想想,进击的巨人是一部走商业少年漫道路的作品。可谏山想表达的绝对不是这个框架能展现的。这就导致像我一样的一些读者早期看巨人,被调查兵团的牺牲和战斗深深感动和震撼。可结局却好像把调查兵团的一切当做无意义的挣扎。整个故事变得毫无逻辑。我当时很愤怒,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也很愤怒。我感觉自己这么久的热爱成了笑话。我觉得谏山创是个****。之后,我又看,烂尾的槽点无非这几种《艾伦毫无意义的一生》《兵长和仇人的和解》《莱纳阿妮他们作为和平大使外交》《艾伦弑母弑父》《灭世界八成人口》《艾伦最后一话嚎啕大哭》等等。这都是我们站在一中奇异的角度看的巨人,谏山创想让我们看到但我们无法理解谏山表达什么不明确的“巨人”,谏山看到的巨人和我们看到的绝对不一样。他想说的太多了,一位up的视频算是我看了这么多观点中比较全面的解读了BV1Gb4y1f7X2。有人认为巨人想表达“什么也做不到”的虚无主义,有人认为是反战。太多太多。但这些都只是谏山创为了表达自己观点用的手段,就比如:吉克其实就是虚无主义,你察觉到了吗?谏山创只是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而不是反战(但他不是右翼,懒得再说了),诉说战争的罪恶。
我觉得有一点绝对是细思极恐的。像我这样的读者一直都在为艾伦灭世寻找合理性,我之前的结局就表明了,不是说不行,很行,某种意义上说是这部分裂感严重的作品一种方面的“好结局”只是这个结果无法表达他的想法。我一直觉得一部漫画而已,但貌似谏山是真的想说点什么。而且要表达谏山想表达的漫迷任何一方任何一种结果都不行,谏山这个也不行。很拙劣,拙劣到甚至需要读者去费力抠细节来理解他。
还有一种读者,他们通过巨人看到了很多哲理,这不是过度解读,而是谏山多多少少有意无意的掺杂了一些,这就是让我觉得很别捏的“日本本土胃疼文学”。。。开个玩笑,哈哈。但是,确实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认为巨人没有烂尾的观众也并不是看了一部分解说就这么想了,让他们觉得很神。这就是分裂感。我的角度烂尾,别人角度神作结局。我们发现我们都很有理,都想通过彼此的理解说服对方。但最后发现:我们甚至根本不是同种角度看的巨人。更别说让对方明白,就像一篇文章,两个理科天才讨论,一个以物理的角度,一个以数学的角度。都有理但无法理解对方。我当时真的就无法理解说不烂尾的观众。这是谏山自己处理的问题。
最后,我知道你可能看我的最后几段雨里雾里,我不是所谓洗谏山,也不是打自己脸。真的想了解去看那位up的视频,通过文章告诉你们太费劲了,有人梳理的很好我就懒得找资料了。巨人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也是我看的最累的作品之一。现在,我想大吼一句:我是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