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博真题参考书资料笔记

一、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博研究方向、导师信息及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 教育哲学
02 教育基本理论
03 西方教育思想
04 教育文化学
导师信息:
教育哲学:刘铁芳
教育基本理论:王卫华
西方教育思想:易红郡
教育文化学:容中逵
考试科目:
教育哲学:
①1001 英语 或 1002 日语 或 1003 俄语 或 1004 德语②2401 教育理论综合 1③3402 教育哲学
教育基本理论:
①1001 英语 或 1002 日语 或 1003 俄语 或 1004 德语②2401 教育理论综合 1③3401 教育现象学原
西方教育思想:
①1001 英语 或 1002 日语 或 1003 俄语 或 1004 德语②2401 教育理论综合 1③3403 西方教育思想史
教育文化学:
①1001 英语 或 1002 日语 或 1003 俄语 或 1004 德语②2401 教育理论综合 1③3421 教育文化学
根据育明考博统计,每年给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博招生人数为3-4人
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博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第三版
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
3.《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4.《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5.《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
6.《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7.《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七版
8.《教育学原理》柳海民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9.《教育学原理》项贤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工程版,第一版
考研书目仅供参考
三、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博招生信息
申请的基本条件
申请参加“申请-考核”制招生的考生除必须满足我校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条件。
1、考生为全日制应届或往届硕士毕业生;或者已获得国(境)外的硕士学位者。
2、学习成绩优良,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科研能力突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外语水平需符合报考学科专业的博士生培养基本要求: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四级合格成绩以上或其他相当英语水平的证明材料。
5、一般应有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国外获得硕士学位者可提供相当水平的学术成果。
6、申请者具有本科或硕士阶段相关的专业学习背景。
7、报考类别须为非定向就业,考生须全脱产学习。考生须在录取前(具体日期另行通知)将人事档案、工资关系转到我校,否则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申请流程
(一)考生网上申请
2020年1月3日-5日,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http://yz.chsi.com.cn/bsbm),先行注册,注册成功后进入报名系统,按照网上说明和网上报名步骤填写提交相关信息(招生方式选择“申请-考核”制),同时上传照片和身份证复印件。
(二)提交材料
2020年1月6日前考生向学院提交如下材料。
1、《报考湖南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硕士学籍、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应届硕士生:硕士研究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注册申请);
已获硕士学历学位者: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位证书认证报告》;
国(境)外获得硕士学位者: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3、硕士期间成绩单(复印件须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教务处的成绩公章或人事部门公章)。
4、科研成果(含已取得的专利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请标识代表论文)或专著、获奖证书等。
5、外语水平成绩证明。
6、硕士学位论文情况:介绍硕士学位论文概要和创新情况等,往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已有学位论文初稿。
7、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
8、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推荐书(附件1)。
9、《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审查表》(附件2)。
四、考核程序
(一)学院资格初审
2020年1月7日-9日,学院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和筛选,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
2021年1月10日前,初审合格考生名单由学院在本院网站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
(二)学院综合考核
考核时间:2021年1月14日-16日
考核方式:笔试 + 面试
考核内容:笔试考查考生专业基础知识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面试考查考生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能力测试。面试以答辩形式进行,考生汇报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的领域的了解和看法以及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和理由等,汇报后考核小组成员向考生提问,问答时间不少于20分钟。
考核评分:笔试:满分100分(两门专业课)、 面试:满分100分
面试成绩=考核小组成员评分总和÷考核小组成员人数。
考核总成绩 = 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考核工作小组结合考生的申请材料和面试、笔试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并对申请人的考核总体情况给出结论。考核工作小组指定考核工作秘书,详细记载考生的考核情况,考核材料存档备查。学院在综合考核过程中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
相关考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锁院制
2、京师大学堂
3、泛爱主义教育
4、《费舍教育法》
5、先行组织者
6、酝酿效应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教育主张。
2、简述“壬子癸丑”学制的基本内容。
3、简述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4、简述终身教育思潮的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三、分析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各自的内涵及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