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消除的偏见,与被看见的幸运
偏见的产生,来自于人们对周遭世界的对抗,这种对抗是为了更好的捍卫原本的某种证据。这种证据可以是个人的经验知识,也可以是来自他人传授的某种技能,或者是群体生活中产生的共同意识。总之,偏见是对那些不符合个人或者群体过往经验知识的部分,加以否定和批判,甚至是歧视。偏见常常很难彻底消除,个人或者群体的经验和知识是有限的,有限的认知也就决定了必然存在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自然也就会导致偏见的产生。
种族歧视是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偏见,对无数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使得很多种族被迫流亡各地。当然,还有地域偏见,语言偏见,性别偏见,传统习俗的偏见,这些并不是单个独立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常常都是交织在一起,有时候也是同时好多种偏见混合在一起。大多数人是很难意识到这种偏见,也不会去特别留意自己的表达,但人的行为和言语已经成为习惯,不经过刻意的改变,可能某个行为,或者某句话就带有多种偏见。

就像男性是永远无法体会女性痛经的感觉,也无法体会生育的痛苦。因此,你可能会在任何场合,都会听到以此为玩笑的言谈,且绝大多数都是以男性为主,即使有女性在场,反驳也是无济于事。因为,很多男性会以某种辩解来声称自己表达的合理性,这就是一种对抗和捍卫,对原有错误认知的坚持。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消除这种偏见,即使是很多已婚多年的男性看来,生育从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似乎显得很平常,当然,也就对生育的疼痛表现的不屑一顾。
比较有趣的是,大部分男性理解不了女性生育的疼痛,就像大部分女性理解不了男性对科技产品的痴迷。女性很难理解男性投入很多金钱在一些没用的机械摆件上,也很难理解男性为了观看一场球赛可以放弃其他的一切。这些偏见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去沟通解决的,能够让双方在原有的经验判断和认知上,建立新的认知判断。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偏见,都是可以通过沟通协调来建立的新的认知,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世界上有很多偏见是无法沟通的,不能产生有效的对话。

比如,人们对长相甜美干净的人,就更加容易产生好感,也更加倾向于好的预期,相反,对看到满脸雀斑的人,就会天然的产生抗拒,也不会产生很好的预期,尤其是在行为言谈,以及品德上面。即使同样的两个人完成同一件事,结果没有任何差别,人们也会更加倾向于表扬长相甜美的人。事实上,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从年龄,外貌,性别来区别对待,本质上就是一种偏见,职场上这种现象更严重,尤其是对女性的歧视。
大部分时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个人的习惯和表达方式所产生的偏见,个人本身是很难意识到的,除非有人特意的去提醒,或者说在类似的场景当中,个人作为偏见的接受者,可能才会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一个从小生活在饮食相对清淡的环境中,后来因为学业或工作,不得已去饮食比较重口味的城市,你必然会遭遇各种在饮食上的偏见。同时,网上有很多类似的视频,常常都是以没有辣椒,吃饭没有灵魂,甚至有人还说,好朋友就要一起吃辣,诸如此类的言语数不胜数。

偏见有时候不能通过沟通解决,就不得不面对冲突,而冲突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大概人们只有看到鲜血淋漓的伤痛后,才会明白个人的偏见是有多么的可怕。曾经盛行的劝酒文化,如今逐渐销声匿迹的原因,背后都是无数因为劝酒或者被劝酒遭受伤害的人。有人因为喝酒发生车祸,有人因为劝酒入狱,也有人因为被劝酒身体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这些伤痛对那些曾经在酒桌上高喊,不喝不是一家人,不喝不是好兄弟的人,一记狠狠的耳光,也许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真正体会到,强加于他人身上的偏见,对他人来说是多么的痛苦。
网络的存在,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也避免了很多冲突的产生,很多人也因此免于遭受偏见的伤害。当某件事成为人们公共大众热议的话题后,作为一个群体,人们会在其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自我行为和习惯的反思,来避免同样的错误发生。因此,很多人开始逐渐地关注自我,关注自我的表达方式,还有行为习惯,原有的某些偏见被逐渐消除,有一些人真正地被别人看到,被别人欣赏,被尊重和平等的对待,这是一种幸运。

之所以称之为幸运,是因为在整个社会当中,这是其中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人,那些被看到的人,被尊重的人,也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人。大部分的人,永远都是带着偏见,以偏见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以偏见的眼光来判断这个世界的是非善恶。总之,他们总能找出一套理论来做出合理的解释,并且以此为阵地,去攻击那些他们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如果你穿喜欢的个性衣服,他们会说你穿着暴露,如果你化精致的妆容,他们会说你在勾引别人,如果你和朋友去喝杯酒,他们会说你放荡。
假如你坚持锻炼,坚持学习,保持自律,他们会说你在塑造一个伪装的人设,在骗取别人的好感。如果你参加公益活动,参与救助流浪动物,为偏远山区的孩子捐赠书本,他们又会说你只是为了博取个人的名誉。所以,在他们的视角里,你做什么都是错,做什么都是不合理的。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人,每个人也都在遭受这样的偏见。

人们习惯于把个人的经验投射到他人身上,也习惯于以自我的价值去做预判。这种预判来自于个人长期的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个人的知识经验的经历,还有社会交际,社会文化,加上个人的意识和情感的作用,综合形成的一种判断。最终会形成一种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会让人天然地把所有的一切进行价值分类,然后赋予个人的价值观倾向。失去客观公正的评价后,也就意味着,个人失去了正确看待世界的视角,也会让很多人失去人生中重要的机会。
从这种角度来说,偏见其实是根植于人的性格,脾气,价值观当中。人从出生开始后,随着父母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社会的熏陶,个人的偏见是在不断地被扩大的,而不是被逐渐缩小。所有在社会当中学习得到的判断标准,方法论,都是带有偏见的。因为总结出这些标准和方法的人,本身就是在带有偏见的环境之中,那么他个人必然也是带有偏见的。因此,我们其实在一边在学习偏见,一边又在学习如何消除偏见,那偏见是永远无法被消除的。
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实是决定了偏见是无法被消除的,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偏见就一直会存在。人们只能做到相对客观公正的去看待世界,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人和事,永远都不可能以绝对的公平去看待世界。通过一部残缺的望远镜,所看到的星空,永远都不可能是完整的,人类所拥有的,就是看见星空的幸运。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分享,交流讨论,可以在公众号平台,通过搜索流光微言加入我们,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