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非常随便的动画推介&歪论 2

2018-07-17 10:27 作者:ceshiyong  | 我要投稿

1.  简单的感想

我个人把闲暇时的娱乐活动分为三种:一是创作型的,例如手工艺、写作、编曲;二是活动型的,例如参加社交、运动、练习乐器;三就是消费文化产品,例如书籍、电影、动画等。其中文化产品能为我这样既没创作力又懒得动的人以精神慰藉。

看动画真开心

对于年轻人来说,通俗易懂的动画可以说是杀时间的不二法宝。开着冷气,在沙发里,盯着手机屏幕,不时发出笑声,一下午转瞬即逝。动画比书更直接明了,比现实更加戏剧夸张——在动画里,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时光。

我在这里并不是想指责动画为精神麻药,而是因为动画看多了,我意识到动画不过是众多文化产品之一而已,我也不过是用文化产品来调动自己的情绪。而动画是其中最能直接传递情感的媒介,在孩童时期的我饥渴地看着动画,就像是跟竖着飞机头的大哥一起开着重机车,在大人们不知晓的高速公路上疾驰,时刻准备着提起车头开上天空。所以,动画与我的童年紧密相连,我喝着“虚假”的产品长大,但虚构的成分却随着时间发酵成真实的感情。我可以鄙视、厌恶“动画脑”的自己,却不能否认对动画的喜爱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另外还可以延伸一下:近未来世界里,大型文化企业用动画来控制各种文化小群体,甚至人群中出现了看不懂文章和实拍,只看得懂动画的“文盲”。当然这都是瞎想啦~~~

 

2.  动画与动漫的区别

From 百度知道

上文中充斥着动画这个词,因为我觉得所谓动画是包括日本动画的。但是,要准确定义,还是要先调研一番。

首先从英文语境开始,因为英文对于这些词的区分是非常明确的,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文化对动画的看法。以下内容摘自Wiki。

连续播放的图像:Animation

Animation:即动画,一种基于连续播放图片的媒介。这个词涵盖很广,从会动的图像、电脑生成的演示动画、再到有剧情的动画片,都可以用这个词描述。画动画的人称为Animator,例如日本动画里负责关键帧的原画师称为Key Animator。

Cartoon例子:B站上就有的《咱们裸熊》

Cartoon:即卡通,在19世纪指报刊上的卡通风格插画,有着讽刺、夸张和幽默的特点。20世纪早期的动画片有着上述的特点,因此Cartoon也能指代这些动画片。随着时代的推进,动画美术风格不再只有早期的卡通风格,电视上的动画也越来越多,这个词现在主要指电视上放给孩子看的系列动画片,严格表述的话是Animated Cartoon。例如美国的动画节目Cartoon Network播放飞天小女警等卡通片。

你在B站上能看到的Anime

Anime:其实这是日语アニメ,在日文语境動畫指所有会动的影像,而アニメ这个词指我们常见的动画片。在英文语境下,Anime即指日本的动画片,其中常出现现实的背景、大眼睛的人物、幻想的主题。相比美式的动画,日本动画里物体的活动更少,但引入了电影的镜头语言,各种作品间的艺术风格也大相径庭。Anime面向的群体很广,从小孩、青少年、再到成人。例如美国视频公司Crunchyroll就主要提供Anime的点播。

Manga举例:《高分少女》,同名新番放送中

Manga:即日文漫画的罗马音,在日本指漫画和卡通插画,在英文语境下指日本的漫画作品。Manga常常是黑白印刷,漫画技法与美式的漫画(Comic)有一定区别。

总结一下,Animation这个词最为广义,主要表示动起来的图画这一层意思;而Cartoon这个词指卡通片,偏向于儿童风格;Anime则是我们在B站上看的日本动画了。

从08年讨论到15年,足足150面+

所以外国阿宅们讨论日本动画时主要用Anime这个词,他们也会争论到底要不要用Cartoon来指代日本动画。

从上面这些词可以看出,英文语境下不同种类的动画会有专有的词来描述,所以讨论起来时十分方便。而在中文语境下,很明显,卡通这个词指儿童卡通那个片;但动画这个词问题就大了:无论是来自哪个国家,儿童卡通还是成人风格的作品,一律可以用动画来指代。

英文里日本动画用Anime一个词就可以表示,而中文里日本动画这个词太长了,日漫又很容易扯到漫画上。那么中文圈子用那个词区分出日本动画呢?

From 百度

那就是“动漫”这个词。按百度百科的说法,因为日本的动画和动漫产业联系紧密,所以爱好者们把这些日本作品称为“动漫”。这可就很要命了,动漫这个词定义为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但应用的场合却是指日本动画(毕竟我很少见到有人管漫画叫动漫的),一个不明真相的人见到这个词会用拆字法,将动漫理解为动画和漫画,这种理解表面上是正确的,但却与圈子里的人不同。

B萌采用“日本动画”和“国产动画”的说法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中国动画、漫画的发展,动漫这个词又能包含中国产的作品了,很多圈子都在用一个词来指代自己圈子里的东西,那么当吃瓜群众、日本动画爱好者、中国动画和漫画爱好者碰头时,很容易争吵起来。

你才是二次元!

目前国内的分类还比较混乱,我个人倾向于不分国界,用动画指代所有动起来的画面,就像贴吧老哥常说的:不不不,我不是二次元,我就一看动画的。

关于动画和动漫的更为详细、专业的描述,可见马小褂老师的文章《我们所讨论的动漫到底是什么》。

 

3.  动画推介

前面居然瞎扯了那么多,真是非常抱歉,现在来推荐。

上学期看的动画不少,但满意的其实只有两部,现列于下:

 

3.1      三月的狮子

首先先讲两个没什么关系的小故事。

一,去年暑假的时候,一个同学感慨道,四月是你的谎言真好看啊,还有什么类似的动漫推荐给我吗?我当时并没有看过三月的狮子,完全是由四月联想到三月,推荐他看三月的狮子。后来我觉得怎么能自己没看过就推荐?所以马上开始补番。

二,前段时间我在B站的评论区表示没看过魔法少女小圆,一个人表示十分惊讶,难道大家下载B站不就是为了看小圆的吗?竟然有人没看过!我觉得这个人真有意思,于是向他/她推荐了三月的狮子。

三月的狮子,Shaft出品,新房昭之在锁锁美之后终于再度坐镇监督一职,亲手操刀这部作品。

故事讲述高中将棋手桐山零的成长过程,其中穿插零与川本三姐妹的日常,还有其它棋手的故事。虽然看起来像是运动竞技番,但实际上是以桐山零为线索,讲述形形色色的人,在凛冽的生活里不断前进,取回什么的故事。

步行桥上

动画的画面十分漂亮,是绘本式的水彩,明亮、柔和,当零在狭小昏暗的房间里反复挣扎着思考自己的意义时,走出屋子,到桥上去,靛蓝的天空、澄黄的大月亮,桥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在这样美好的夜色里,负面的思考也能有所缓解。

人物是羽海野老师那种大眼睛大嘴巴的画风,初看之下很可爱,但当零感到难过时,两边的嘴角紧紧绷住,舌尖仿佛能感受到苦涩。

形形色色的人们

整部动画里充斥着这种矛盾:可爱的画风与深沉的角色,川本一家温暖的氛围和棋手间的无言厮杀。但这些矛盾并非剑拔弩张,而是相互交融,共同形成一个既美好到不可思议,又现实到心里绞痛的奇妙世界。我认为,如同蜂蜜与四叶草,羽海野老师擅长设定一个美好的世界,放入善良的角色们,却要让他们承受现实的痛苦、绞尽脑汁的反思,告诉我们既要相信人间的温暖,又要勇敢面对凛冽的生活。

新房在这部作品里并没有整那些喧哗的演出,而是十分老到、细腻地处理场景,这使我对新房昭之的印象大为改观。我很喜欢第一季里对男主角心理苦闷的描写,图像化后的心理活动让屏幕前的我也体会到了苦涩与共鸣。23集,镜头在校舍间游走;40集,燃烧自己的对局;44集,多年后的归家;还有我一直铭记于心的一句话,出现在41集:

“不安是因为什么都没做,还不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努力是因为害怕知道自己的水平后会失望。但就算失望也不要紧,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后,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就能消除那份不安。”

这句话我十分受用。

 

3.2      重启咲良田

这部作品改编自河野裕的同名小说,由David Production制作。我之前看过河野裕的阶梯岛系列,深感其角色性格之别扭和剧情诡计之坑爹。这次的重启咲良田有着同样奇怪的主角设定和精妙的剧情。

剧情我就不加详述了,主要讲咲良田是超能力者的聚集地,高中生浅井惠与春绮美空搭配起来能将时间倒退三天,他们在不断解决委托的同时,也陷入了让超能力者消失的阴谋中。

沼泽人问题

这并不是一部热血的超能力战斗作品,而是一部从里到外透露着“冷淡”气息的作品:明知是伪善却仍要实行的男主,机器人一样判断事物的女主,长篇大段关于善恶、忒修斯之船等问题的讨论,只有智斗的对战剧情,以及贫穷的动画制作。

但这部动画里我最喜欢的一点是,高中生,或者说人类拥有超能力后会怎样?剧情里有大人表示,这践踏了人类面对苦难的努力,应该消除超能力以夺回人性之尊严;而男主则想充分运用超能力,去完成原先人类不可能完成之事,例如化解电车难题,也就是说,利用超能力去建立一个处理道德问题的新框架。我在这部作品里隐约看出了作者对于超能力的独到见解,有了超能力,人甚至可以去成为理想中的那种人。例如,一个高中生学到的仅是简单、绝对的是非观,这在步入社会的成年人看来可能非常幼稚,但高中生拥有超能力后,可以去实现这份理想中的“幼稚”,真正让这个世界按照课本里所描绘的道德图景去运作。

这种讨论也许在美漫里有所涉及,例如守望者里没有能力的英雄们与曼哈顿博士之间的区别,雷神漫画里托尔完全圈养人类。但在日本动画里看到这个还是非常新鲜的。

总之,推荐喜欢看对话、看智斗的朋友看看这部动画。

同时推荐阶梯岛系列的小说

 

4.  结语

这次推荐居然只有两部动画,我是觉得有点不够看。下次介绍剧场版动画试试。

非常随便的动画推介&歪论 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