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木水库钓鱼记

年轻的时候,大概十八九岁吧,我和表弟一起去枣木水库钓鱼。去钓鱼的想法缘由是前一天下午,我和他散步时,在马路边一个隐蔽的水坑中抓到了一尾大鲤鱼,晚上奶奶煮了一锅毛豆鱼汤,在品尝了鱼汤的鲜美之后,我们决定多抓几只,要延续这种幸福的生活。带着这种幸福的想法,我们开始了不幸的钓鱼之旅。

那个夏日清晨,我和表弟在朦胧的雾气中出发,步行去枣木水库。水库离我家很有一段距离,约莫有七八公里路,我们没有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走过了山路、土路和马路,路过了房屋、青山和树林,漫长旅途之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当时水库的水位恰到好处,不深不浅,碧蓝平静的水面也被笼着一层薄雾,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水腥味,偶尔有些耐不住寂寞的鱼儿在水面卷出几个水花。见此情景,我们的心情很高兴,开始寻觅一处合适场地开钓。这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青山阴影下凉快的地方在不断的被压缩,最终我和表弟来到了一处视野开阔、土地平整的岩滩,但炙热的阳光不一会儿就让我们燥热难耐。


在转移阵地时,我们看见了一个专业钓鱼家,他在遮阳伞下的清凉处岿然不动,悠然自得,重复着挂饵、抛竿、收杆、取鱼的动作。上钩的鱼儿虽然只有二指大,但是很多:眼见他一个又两个,两个又三个,像《阿Q正传》里的王胡抓虱子,羡慕的我就像那个抓不到虱子的阿Q。简直比阿Q还惨,因为我和表弟一个鱼都还没钓到,倒是让太阳狠狠的晒了一通。又在转移阵地时,我看到了三个专业网鱼的小孩子,他们估摸着初中生的年纪,言语举止中已褪去小孩的稚嫩。他们在网笼中中放一些米粒,再放一点石子,用线系着抛到一块大岩石下面的水渊之中,接着躲到阴凉处聊天去了。过了一会儿,他们去收网的时候就收获了很多活泼而壮实的小鱼仔,再用他们纤细的手把小鱼仔,捞到另一个鱼头窜动的塑料瓶子中。这一波操作看得我和表弟艳羡得紧,与他们相比我们就像手持木棒的原始人之于全副武装的现代人,而他们看向我们的目光,仿佛经验老道的农民看着不会锄地的新人。我当时暗暗下了决心,下辈子投胎要挑一户水库旁边的人家。


我和表弟确认不能在阳光直射的场地钓到鱼后,挑了一处合适的地方游了一个泳,之后顶着炎炎烈日回到了家中。路上还多亏到老乡家中喝了大量的凉茶,不然肯定要中暑了。 从那以后,我一直向往那种网笼捕鱼+乘凉聊天的生活模式,因为它成本低、回报高,劳动量小、收获颇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但这一张网,我结了十几年都没完成。后来我也尝试过用网笼捕鱼,但不知道是鱼饵太少,时间地点不对,还是有人在游泳的缘故,网到的鱼很少,无法与那些孩子捕到的鱼相提并论。

再后来,我参加了工作,生活中大部分时候就像一场冲刺和拼杀,再也没有以前的闲暇和自由,更后来我成家了,有了媳妇和孩子,家庭的牵挂和生活的负担让人感觉像拴在了田里的黄牛。不知不觉中,我向往的生活渐渐模糊,但在万籁俱寂的时候偶尔又会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