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宁箫语·第16期·强弱的秘密·20200427
根宁箫语是我的日常随笔,当然,内容主要是关于乐器和音乐的。
恰当的强弱力度对比,能让演奏者表达音乐情绪的能力明显提升。
在箫上奏出不同强弱力度的条件包括:
1. 合格的气息运用能力——潮气量够用,且吹气够稳;
2. 基于内唇方式形成风门——如果是用后拉或内抿方式形成风门,则嘴唇灵活性会大打折扣,风门的大小调整程度与调整速度都会受限,从而影响力度调整的幅度和速度;
3. 嘴唇灵活性的持续针对性训练,比如筒音长音。形成嘴唇灵活性是吹出强弱力度最关键的条件;
4. 在风门大小变化的同时,通过改变气流方向和吹口遮蔽程度把音吹准的能力,这个能力同时依赖于口法和耳朵的针对性训练。
另外,对不同力度的箫声具有直观的认知也很重要,也就是说,耳朵要对不同力度的声音有记忆,才会在演奏时更容易做到准确的力度表达,这可以通过多听示范实现。
顺便介绍一个以比喻和想像方式认知强弱力度的方法:
当我们在乐谱上看到“p”“f”之类的符号时,应当如何决定奏出音量的具体大小呢?
fff:隔着一条拥挤的街道呼唤同伴
ff:隔着两级台阶呼唤同伴
f:在没有扩音设备的教室讲话
mf:圆桌会议上的交谈
mp:一对一的交谈
p:电话交谈
pp:恋爱中的密谈
ppp:让整个演出大厅能听到的,舞台上富有能量的耳语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学箫请看 → 根宁说箫视频教程1-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