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拉伯时期的里海南岸(二)——阿里派在塔巴里斯坦的统治

2021-05-12 15:46 作者:数学九十分  | 我要投稿

节选翻译自《剑桥伊朗史4》第六章——The Minor dynasties of northern Iran,W.Madelung,Ⅱ.'Alid Rule In Tabaristan

在鲁扬(Ruyan)、卡拉尔(Kalar)和恰卢斯(Chalus),由于一些塔希尔王朝官员的行为而日益增长的不满,最终在回历二五零年(864.2.13-12.31以公开反叛的形式爆发出来。叛乱的领导者决定与德莱木人进行联盟,并从雷伊城邀请到了哈桑的后裔[1]哈桑·本·宰德(al-Hasan ibn Zaid)作为他们的首领。哈桑接受了道伊·卡比尔(al-Da‘ī al-Kabīr[2]的尊号,成为里海宰德派政权的建立者。之后他因为受到塔希尔王朝的苏来曼··阿卜杜拉(Sulaiman ibn 'Abd-Allah[3]反攻的威胁,因此寻求德莱木人的庇护。但是在864年结束之前,他已经能够安稳的统治塔巴里斯坦全境了。从867年起,他还能控制着戈尔甘[4]其他的阿里派信徒在他的支持下也短暂地控制了:

雷伊【总共四次。回历二五零-二五一年(864.2.13-865.12.31)、回历二五三年(867.1.11-12.31)、回历二五六年(870.1.1-11.28)、回历二五八年(872.1.1-11.6

赞兼(Zanjan)

加兹温(Qazvin)回历二五一-二五四年(865.2.2-868.12.19

库米斯(Qumis)回历二五九-二六六年(873.1.1-879.12.31

在他统治时期,还有两次被迫再次跑到德莱木人处,一次是回历二五五年(869.1.1-12.8,阿拔斯将领穆弗里(Muflih的入侵;一次是回历二六零年(874.1.1-10.15)雅库布·萨法尔(Ya'qub al-Saffar入侵塔巴里斯坦和鲁扬;但是这两次入侵很快就结束了[5]

[1] 原文为Hasanid,此处的哈桑为哈里发阿里之子,与其兄弟侯赛因的后裔均被称为圣裔(法蒂玛所生)。

[2] 意为“伟大的传教士”。原文为al-Da'i ila’l-haqq,但通称为al-Kabīr,故沿用此名,后文同。

[3] 此人为塔希尔王朝君主阿卜杜拉·本·塔希尔之子,851年被任命治理塔巴里斯坦,但由于他和他的臣子横征暴敛,贪赃枉法,令民众怨声载道,这也是864年起义的主要原因。

[4] 原文为 From 867 on he usually also held sway over Gurgan.

[5] 869年入侵撤退的原因是因为阿拔斯王朝内乱,穆弗里急于回军支援其主;874年入侵的撤退原因有二:雅库布的军队难以适应里海南岸的炎热天气与泥泞地形;德莱木人与当地老百姓的抵抗。

回历二七零年(884.1.1-6.28,哈桑逝于阿莫勒,他的兄弟穆罕默德·本·宰德(Muhammad ibn Zaid)作为他的继承者,此时正在戈尔甘。哈桑的连襟[1]阿布·侯赛因·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Abu'l-Husain Ahmad ibn Muhammad)在塔巴里斯坦趁机篡权,但十个月后便被穆罕默德推翻。之后,与其兄弟一般取得了相同尊号[2]的穆罕默德,因为修葺了阿里和哈桑的圣陵[3](曾被哈里发穆塔瓦基勒[al-Mutawakkil]所毁)与慷慨地给在他统治区域之外的阿里派信徒赐予礼物,而获得了阿拉伯世界里的什叶派信徒的一致好评。

回历二七七-二七九年(891.1.1-893.3.22)拉菲·本·哈尔萨马(Rafi ibn Harthama)征服了塔巴里斯坦,并深入到阿里派所寻求庇护的吉兰人与德莱木人统治之地。但当哈里发穆塔迪德(al-Mu'tadid)于回历二七九年(892.4.3-12.31)授予拉菲的对手、萨法尔王朝君主阿木尔·本·莱斯(Amr ibn al-Layth)统治呼罗珊之权时,他只能与穆罕默德停战,把塔巴里斯坦还给了他,并宣誓效忠阿里派。回历二八三年(896.2.19-12.31),他短暂地占据了尼沙不尔(Nishapur),在虎土白(khutba)中诵念阿里派伊玛目的名字,然而阿木尔很快便将其驱逐。回历二八七年(900.1.7-12.25)穆罕默德率军意图征服呼罗珊,他在戈尔甘被穆罕默德·本·哈伦·萨拉克希(Muhammad ibn Harun al-Sarakhsi)率领的萨曼军队击败并杀死。他的儿子兼继承人宰德被擒往布哈拉,而萨拉克希获得了塔巴里斯坦的统治权。

[1] 原文为brother-in-law,由于资料有限,对他与哈桑的关系难以探寻,因此暂且用连襟这个词

[2] 然而维基百科所记的尊号为al-Da’i al-ṣaghir(道伊·萨基尔,意为小传教士)

[3]  原文为shrines,原意为圣坛、圣祠、神龛、神殿等,这里指的是阿里圣陵(也叫伊玛目阿里清真寺),埋葬着哈里发阿里,是什叶派的精神圣地。

鲁扬与卡拉尔的民众对两位阿里派信徒的统治的支持是最坚定不移的,而塔巴里斯坦与戈尔甘两地的民众尽管最初对新政权抱有热情,但随即这份热情就转变为反复无常的支持与潜在的反抗;该政权的统治依靠德莱木人士兵,他们性格粗鲁,军纪散漫,在城镇里引来了许多抱怨;政府对什叶派教义与穆尔太齐赖派(Mu'taziliah[1]学说的推崇引起了逊尼派乌理玛们的反对,对此统治者毫不犹豫便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措施[2]卡伦家族统治者巴都斯潘(Baduspan ibn Gurdzad忠实地支持哈桑·本·宰德,但他的儿子沙赫里亚尔反对其弟穆罕默德;巴文德王朝的卡林一世(Qārin I)与其孙兼继承者罗斯塔姆一世(Rustam I)对政权则还是采取一贯的敌视态度,并且不放过任何煽风点火以及与阿里派的敌人结盟的机会[3]。最终罗斯塔姆在回历二八二年(895.3.2-12.31被当时已经支持穆罕默德·本·宰德的拉菲·本·哈尔萨马关押至监狱,并折磨至死,之后巴文德王朝暂时消失于史籍中。

[1] 穆尔太齐赖派,为8世纪前期产生于伊拉克巴士拉的一个伊斯兰教义学派。创立者为瓦绥勒·伊本·阿塔。该派主张意志自由,人类的意志是无限自由的,人类的行为都是自己创造的,安拉只依人类行为的善恶而定赏罚,因此证明安拉是公正者。他们反对前定论,提倡认主学;由于穆尔太齐赖派坚持安拉的公正性,故又有“公正派”之称。阿拔斯王朝马蒙、穆塔西姆、瓦西格三位哈里发时期推崇该派,打压逊尼派,但穆塔瓦基勒时期又重树逊尼派,将该派定为非法。12世纪,穆尔太齐赖派在组织形式上消失。

[2] 原文为The official espousal of Shi'i doctrine and Mu'tazili theology provoked resistance among the Sunni ulama which the rulers did not hesitate to counter with stern measures of repression.这句有点怪

[3] 原文为The Bavandid Qarin and his grandson and successor Rustam were traditionally hostile and missed no chance of fomenting trouble and allying themselves with the foreign enemies of the regime.

即使德莱木人不总是那么可靠,但他们对两任阿里派君主而言仍然是最有价值的盟友[1]他们通过给予庇护、助其恢复阿里派失陷的领土等行动,已经数次挽救了他们的统治。在这段时期德莱木人的领土从恰卢斯河(Chalus River)沿海岸向西延伸至加夫鲁德(Gavarud)附近,从(塔巴里斯坦)高地一直延伸到萨菲鲁德河(Safid rud)流域的中部。沿着厄尔布尔士山南坡,德莱木人占据了沙赫鲁德河流域,与加兹温平原相隔着连绵不绝的群山。[2]而萨菲鲁德河三角洲的平原地区被吉兰人所占据。德莱木人和吉兰人所说的方言与大多数波斯人的语言有很大不同,以至于令波斯人难以理解。他们分为各个部落,部落首领在世袭基础上行使政治权力。其中以德莱木之王闻名的王朝为贾斯坦家族(Justanids),虽然尚不清楚他们的权力在其部落之外延伸到多远;其家族所在地为鲁德巴尔(Rudbar,位于沙赫鲁德盆地的一处山谷侧面,据说贾斯坦家族里的某位于回历二四六年[860.3.28-12.31]便在此修建了阿拉穆特堡(Alamut[3];他们家族的来历未知,据资料记载,他们最初在约回历一七六年(792.4.28-12.31被提及,他们家族的一位成员为阿里派的逃亡者雅赫亚··阿卜杜拉(Yahya ibn Abd-Allah提供庇护。当哈伦·拉希德(Harun al-Rashid)在回历一八九年(805.1.1-11.26巡视至雷伊城时,接见了当时德莱木人的首领(也是贾斯坦家族族长——译注)马尔祖班·本·贾斯坦(Marzuban ibn Justan),并在其离开时赏赐了礼物。起初在哈桑·本·宰德到达卡拉尔时,贾斯坦家族的瓦赫苏丹·本·马尔祖班(Vahsudan ibn Marzuban)向他宣誓效忠,但很快便停止了对哈桑的支持,于回历二五一年(865.2.2-12.31死去。他的继承者库尔希德采取敌视哈桑的态度,不过阿里派的人很快让他在德莱木变得毫无影响力[4],之后他就被贾斯坦·本·瓦赫苏丹(Justan ibn Vahsudan)取代【即贾斯坦三世(JustanⅢ),后文以此称之】,贾斯坦在哈桑与穆罕默德时期出力甚多[5]。同时,根据唯一一份并不完全可靠的资料显示,吉兰人接受了一位属于沙汗沙万德(Shahanshahvand的王室家族的成员为他们的国王,该家族居于拉希詹(Lahijan)北部的达基尔(Dakhil地区。其王位并不是完全世袭,而是在王室内部与其亲属之间转移。首位被提及到的吉兰王、哈鲁辛丹(Harusindan)之父提达德(Tirdadh),与哈桑兄弟处于同一时代,不过吉兰人通常对他们的事业敬而远之[6]

[1] 原文为The Dailamites proved to be the most valuable if not always reliable allies of the two Alid rulers.

[2] 原文为Along the southern slopes of the Alburz the Dailamites occupied the basin of the Shahrud,separated from the plains of Qazvin by a chain of hills.

[3] 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鹰巢”,尼扎里派(阿萨辛派)总基地

[4] 原文为but the 'Alid was able to neutralize his influence among the Dailamites

[5] 原文为Justan ibn Vahsudan who rendered important services to both al-Hasan and Muhammad.

[6] 原文为though the Gilites generally remained aloof from support of their cause.

当塔巴里斯坦处于萨曼王朝君主伊斯玛仪(Ismāīl ibn Amad统治时,他在此地恢复了逊尼派信仰,并十分慷慨地给予宰德政权的受害者们补偿。不过宰德派的事业被一个阿里派成员率领着德莱木人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此人名为哈桑··阿里·乌特鲁什(al-Hasan ibn Ali al-Utrush他是侯赛因的后裔[1],也是两位道伊的随从(近臣),在穆罕默德失败后逃到了雷伊。在雷伊,他接受了贾斯坦三世的邀请,贾斯坦许诺会为道伊们报仇,并助其夺回塔巴里斯坦。然而他们在回历二八九(902.1.1-12.4回历二九零年(903.1.1-11.23共同策划的两场战斗都以失败告终。

为了召集厄尔布尔士山的德莱木人与当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吉兰人,他离开了贾斯坦,依次前往德莱木人的据点——普利鲁德谷(Pulirud)的吉拉卡詹(Gilakajan,与吉兰人的据点——豪萨姆(Hausam)【今鲁德萨尔(Rudisar】。乌特鲁什使“内部的[2]德莱木人与萨菲鲁德东部的吉兰人皈依了伊斯兰教,他们拥护乌特鲁什为他们的伊玛目,并上尊号“纳赛尔·卡比尔(al-Nasir al-Kabir,意为信仰之捍卫者)”。乌特鲁什所教的宰德派教义与仪式的学说与此前卡西姆··易卜拉欣(al-Qasim ibn Ibrahim所传授给鲁扬与德莱木两地的早期宰德派学说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差异,不久后便使乌特鲁什的支持者纳赛尔派(Nasiriyya与卡西姆的追随者卡西姆派(Qasimiyya之间引发了极端的对立情绪。特别是自从卡西姆之孙雅赫亚·哈迪·卡比尔(Yahya al-Hadi al-Kabir在897年成功在也门建立了宰德派政权后,这些矛盾冲突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雅赫亚和他的继承者们均拥护并发展、改进卡西姆的学说。里海地区的卡西米亚教徒被鼓动去寻求也门宰德派伊玛目的指引与领导,实际上,大量的塔巴里人组成的志愿兵(前往也门)为哈迪提供了有效的军事援助,他们大部分可能来自鲁扬。

萨菲鲁德河的西部是吉兰地区的一大部分,此地的吉兰人约在同一时间接受了来自阿莫勒的罕百里派(Hanbali[3]学者阿布·贾法尔·图米(Abu Ja'far al-Thumi)的引导,信奉了逊尼派,他以乌斯塔德·阿布·贾法尔(Ustadh Abu Jafar之名广为人知,死后葬于拉什特(Rasht)。他的圣陵位于乌斯塔萨拉(Ustadsara)地区,直到20世纪早期前仍然为拉什特当地的一个朝圣地与主要的避难所。尽管一份回历1009年(1600.7.13-1601.7.1的碑文曾表明他是先知的外甥、哈桑·本·阿里的同奶兄弟[4]。在随后的数个世纪里吉兰地区只出了一位罕百里派学者。

[1] 原文为Husainid,侯赛因为哈里发阿里之子,他与其兄弟哈桑的后裔均被称为圣裔,侯赛因由于与萨珊公主结婚,其血统在伊朗比哈桑系更高贵

[2]原文为“of the interior”,应是指普利鲁德谷的德莱木人

[3]罕百里派,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之一,该派主张创制教法必须严格依据《古兰经》和圣训,并认为广泛搜集圣训,可作为教法的补充;在解决经训及前人案例中所未有的教法问题时,主张承认事件属性的现状,不论其合法或非法,在未发现否定的根据时,则维持其现状不变。即所谓“伊斯提斯哈卜(Istshab)”原则。 由于该派被认为执行教法要求过严,引起其它学派的不满;阿拔斯王朝也对其活动采取限制措施,以致影响了该派在伊拉克一带的传播。

[4]即喝同一个奶妈的奶长大的两个人。同时此句有一句书里原注:阿布•贾法尔之墓现今位于拉什特城市政厅的院子里

乌特鲁什获得了德莱木人的效忠,这与贾斯坦的利益相冲突,他对自己威望尽失而感到愤愤不平[1],于是尝试阻止乌特鲁什提高税收。然而在随后的冲突中,阿里派占据了上风,贾斯坦被迫向其俯首称臣、宣誓效忠。回历三零一年(914.1.1-7.27乌特鲁什在塔巴里斯坦策划发动了一场战役,由阿布·阿巴斯·苏尔鲁克(Abu'l-'Abbas Su'luk率领的萨曼军队在恰卢斯的布尔鲁德河(Burrud)以西的布尔迪达(Burdidah)惨败而归,乌特鲁什得以攻占阿莫勒。然而随后由于一个萨曼将领的反击,迫使他退到了恰卢斯,但在四十天后,他还是成功驱逐了敌军,取得了塔巴里斯坦全境,并暂时使戈尔甘处于他的控制之下。巴文德家族的沙尔温·本·罗斯塔姆(Sharvin ibn Rustam)和卡伦文德家族的沙赫里亚尔·本·巴都斯潘(Shahriyar ibn Baduspan)起初反对他,如今被迫臣服。与其同时代的逊尼派历史学家塔巴里(Tabari)是阿莫勒本地人,他高度赞扬这位阿里派君主[2],在其著作中写道:“人们从未见过如乌特鲁什一般公正、品行优异、勇于履行正义的君主。”[3]

乌特鲁什死于回历三零四年(917.1.1-6.23,他的信徒们(多是德莱木人与吉兰人)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都会前往位于阿莫勒的圣陵朝圣,并对他的后代中每一位能获得荣誉姓氏”纳赛尔“的人持尊敬态度。[4]然而除了德莱木人和吉兰人以外的信徒则反对他的儿子们继位,信徒们认为他们性格放荡轻佻,若是继位必然不利于王朝统治。他们支持同为哈桑圣裔的哈桑··卡西姆(al-Hasan ibn al-Qasim,他是乌特鲁什的统兵大将。早在乌特鲁什在世时,就因曾被哈桑废黜了一段时间而导致了他的儿子对哈桑·本·卡西姆十分仇恨。尽管如此,乌特鲁什还是同意指定哈桑为继承人。乌特鲁什死后,其子阿布·侯赛因·阿赫马德(Abu'l-Husain Ahmad只能邀请哈桑从吉兰回来继位,此举被他的兄弟阿布·卡西姆·贾法尔(Abu'l-Qasim Ja'far所责备,贾法尔此时正准备前往阿莫勒,以武力取得其父之位。哈桑在接受道伊·卡比尔[5]的尊号后强迫巴文德君主沙尔温与卡伦文德的沙赫里亚尔交纳更多的贡税,同时征服了戈尔甘。塔巴里斯坦的民众特别喜欢他,因为他能够严格管束手下的德莱木人士兵。回历三零六年(919.1.1-6.2,阿布·侯赛因·阿赫马德离开了道伊,投奔在吉兰的贾法尔,贾法尔击败了道伊,取得了阿莫勒的统治权,此后两兄弟还占据了戈尔甘,道伊只好前往寻求卡伦文德家族的穆罕默德·本·沙赫里亚尔(Muhammad ibn Shahriyar)的庇护,然而他被后者擒住,被送往贾斯坦家族的阿里·本·瓦赫苏丹(Ali ibn Vahsudan)处,此时他正被阿拔斯王朝任命为雷伊总督。阿里将他送往阿拉穆特堡,由他兄弟库斯老·菲鲁兹(Khusrau Firuz)看守关押,但当阿里被萨拉尔王朝(Sallarid)的穆罕默德·本·穆萨菲尔(Muhammad ibn Musafir)所杀后,菲鲁兹立即释放了他。他逃出来后前往吉兰召集了一支军队,七个月后回到了塔巴里斯坦,并在阿斯塔拉巴德(Astarabad)附近击败了阿赫马德,在贾法尔逃往吉兰后,阿赫马德只能和道伊妥协,为道伊统治戈尔甘。

[1]原文为Justan ibn Vahsudan who resented his loss of authority

[2] 原文为The contemporary Sunni historian Tabari, himself a native of Amul, pays tribute to this  Alid ruler

[3]原文为the people had not seen anything like the justice of al-Utrush, his good conduct,and his fulfilment of the right,古代著作的句子感觉难度更高

[4]原文为kept an affection for his descendants each of whom was given the honorary surname al-Nasir

[5]《伊朗通史》言其尊号为道伊·萨基尔,和穆罕默德·本·宰德的尊号一样

回历三零九年(921.5.12-12.31),道伊的将领雷利··努曼(Lili ibn al-Nu'man,他父亲的真实名字为沙杜斯特[Shahdust])继承提达德为吉兰王[1]。他率军攻占了达姆甘(Damghan)、尼沙不尔和谋夫(Marv),但最终被萨曼军队所击败并杀死。败军逃入戈尔甘,一些吉兰人与德莱木人的首领密谋除掉道伊,但道伊收到了风声,急忙赶到戈尔甘,卑鄙的杀害了密谋者当中的七个人,其中有哈鲁辛丹·本·提达德,他在雷利死后被推选为吉兰王。这个事件导致了部分吉兰人与德莱木人部队对他的不满,最终令他死于哈鲁辛丹的外甥(nephew[2]马尔达维奇·本·齐亚尔(Mardavij ibn Ziyar)之手。回历三一一年(923.4.21-12.31),阿赫马德再次与他兄弟合作对抗道伊,道伊被迫逃往高地,两兄弟进入阿莫勒,阿赫马德接管了此地的统治,两个月后死去。贾法尔继承了他的位置,避开了道伊对他的一次袭击,道伊最终退往吉兰。[3]当贾法尔于回历三一二年(925.1.1-3.28死去时,阿莫勒的德莱木人首领们选出了阿赫马德的一个儿子,阿布·阿里·穆罕默德(Abu' Ali Muhammad)继承他的位置。

阿里派之间不间断的反目冲突,实际上增强了德莱木人与吉兰人首领的力量,他们在权力斗争中越来越多的利用阿里派。[4]在这场斗争中,脱颖而出的主要由两位德莱木人:马坎··卡基(Makan ibn Kaki阿斯法尔··希鲁亚(Asfar ibn Shiruya。马坎和他的堂兄弟哈桑·本·菲鲁赞(al-Hasan ibn al-Fairuzan)密谋支持贾法尔的幼子伊斯玛仪,他是菲鲁赞同母异父的兄弟。他们擒住了阿布·阿里,将伊斯玛仪送上了王位。然而,阿布·阿里在马坎的兄弟前来杀人灭口时成功将其反杀[5],并获得了阿斯法尔的支持。马坎被击败,逃往高地,阿布·阿里重登王位。然而仅在位数月便死于一场事故,其兄弟阿布·贾法尔·穆罕默德(Abu Ja'far Muhammad)继位,然而其统治因阿斯法尔的反叛变得软弱。回历三一四年(926.3.19-12.31,马坎从高地上下来,将阿布·贾法尔赶出了阿莫勒。最初道伊并没有对马坎的建议[6]有所回应,这时便从吉兰而来,加入了他,再一次恢复了在塔巴里斯坦的统治。此时阿布·贾法尔正前往高地寻求庇护。回历三一六年(928.2.25-12.31),道伊与马坎出发前往进行一场耗时颇多的战役,前往征服雷伊和贾巴勒(Jibal)省,直到库姆(Qum。[7]这时阿斯法尔作为萨曼藩臣统治着戈尔甘,他趁着这两个人不在,入侵了塔巴里斯坦。道伊独自回军,在阿莫勒城前遇见阿斯法尔的军队。在道伊军队(不敌阿斯法尔)被击溃时,早在阿斯法尔前就为萨曼王朝效力的马尔达维奇将其重伤(不久便死去),为舅舅报了仇。[8]

之后阿斯法尔击败马坎,马坎逃往德莱木地区。德莱木人与吉兰人对宰德派的感情仍然很深,阿斯法尔在阿莫勒任命的德莱木人总督便将阿布·贾法尔·纳赛尔立为伊玛目。在萨曼王朝君主纳斯尔·本·阿赫马德(即纳斯尔二世)的反对下,阿斯法尔逮捕了阿布·贾法尔,并将他和一些阿里派信徒送往布哈拉。回历三一八年(930.2.3-12.31,马坎再次征服了塔巴里斯坦、戈尔甘和尼沙不尔,让菲鲁赞负责统治塔巴里斯坦。然而,菲鲁赞反叛了马坎,立他那同母异父的兄弟伊斯玛仪为伊玛目,但是阿布·贾法尔之母、伊斯玛仪的堂姐经过精心谋划将伊斯玛仪擒住监禁。[9]而阿布·贾法尔在一场针对纳斯尔二世的叛乱[10]中从监狱里释放,并获得了马尔达维奇的支持,他此时已经反叛阿斯法尔,取得雷伊的统治权。回历三一九年(931.1.24-12.31,马尔达维奇派他率军征服塔巴里斯坦,但被击败。之后马尔达维奇的兄弟兼继承者武什吉尔(Vushmgir)在阿莫勒建立了他的统治。在回历三三一年(943.1.1-9.3白益王朝统治者鲁肯·道莱征服雷伊后,阿布·贾法尔便在此地过平静的生活,无权无势,直到去世[11]。至此阿里派再也没有恢复他们在塔巴里斯坦的领土,而乌特鲁什的后裔在阿莫勒仍然具有影响力,他们以其伟大的老祖宗的圣陵为活动中心,拥有着许多财产。在白益王朝与齐亚尔王朝统治这个(圣陵所在的)村镇时,[史料]屡次提及到乌特鲁什的后裔为当地的统治者

[1]原文为In 921 the Da'i's general Lili ibn ''al-Nu'man "(his father's real name was Shahdust), king of the Gilites in succession to Tirdadh.雷利真名应为雷利·本·沙杜斯特。

[2] 有说法称马尔达维奇的母亲为哈鲁辛丹之妹,但没有确切证据。

[3]原文为Ja'far succeeded him and warded off an attack of the Da'I who eventually retired to Gilan

[4]原文为The constant quarrels among the 'Alids had indeed greatly strengthened the hands of the Dailamite and Gilite chiefs, who more and more were able to use the 'Alids as pawns in their own power struggle

[5]原文为Abu 'Ali succeeded,however,in killing the brother of Makan, who was supposed to kill him

[6]《伊朗通史》言马坎曾多次传信给哈桑·本·卡西姆,希望他出山收回塔巴里斯坦,实际上是存了利用哈桑的念头。

[7]原文为In 928 the Da'i and Makan set out on an ambitious campaign and conquered Ray and the province of Jibal as far as Qum.吉巴勒也称贾巴勒(Jabal),原意为山脉,指波斯伊拉克地区(伊拉克东部);库姆(Qum)位于德黑兰南部附近,为十二伊玛目派圣地之一

[8]原文为the Da'i was mortally wounded by Mardavij ibn Ziyar, who had entered the Samanid service even before Asfar and thus avenged the murder of his uncle Harusindan。当时马尔达维奇在阿斯法尔军中。

[9] 原文为but the mother of Abu Ja'far, Isma'il's cousin, contrived to have the latter poisoned.只能说贵圈真乱……

[10]纳斯尔二世年幼继位,宗室内乱时常出现。929年,当纳斯尔二世前往尼沙不尔时,一个面包师发动叛乱,将纳斯尔被囚禁着的三兄弟放出,夺取了布哈拉。经过宰相巴勒阿米谈判方才平定

[11]原文为without any political authority until his death


阿拉伯时期的里海南岸(二)——阿里派在塔巴里斯坦的统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