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新教材新授课)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显著活跃状态包括电信号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化学信号两种形式。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 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
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和活动
发生反射活动的前提:
1.适宜强度的刺激
2.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但是完成一项生理过程或者具体的动作不一定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二、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固有的,即出生后便存在的一系列反射 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如脑干、脊髓
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是后天经过学习而产生的 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巴甫洛夫的反射实验
🍖🐕→💧🐶 非条件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射
🔔🐕→🐶❔ 无关刺激不引起反射
🍖🔔🐕→💧🐶 无关刺激变成条件刺激
🔔🐕→💧🐶 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射
……
🔔🐕→🐶💢 条件反射消退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以至最终完全不出现,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
答题:
某种生理机制的适应意义?
使机体迅速避开有害xx;有利于对环境变化做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