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UT圈的“组织化”(二):网络个人主义与圈子极端自由主义

2022-03-26 19:26 作者:C6H6ara  | 我要投稿

事先声明:本文内容可能不太严谨,请见谅;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标题及文中“UT圈”通指国内UT圈。

第一篇导航CV15528927

毫不避讳的说,除了部分平台,网络社区是个人主义的。习惯上每一个人会有一个“关注”栏和一个“粉丝”栏。这些决定了谁是你的支持者,你又会去支持谁。网络上,对于那些在网络发明之后才有的意见,很少有脱离了个人的“支持”;相反地,还是“我是某某的粉丝”这种说法更为普遍。网络上的行为毕竟是以账号为中心,除了官方账号,绝大多数账号都归属于个人或私人工作室,因此,网络社区,在当前的环境下显然是个人主义的。

当前的UT圈也不例外,会自然地形成聚集在几个“大佬”周围的松散的群体,即“私人化群体”。这是一种扩大了的“粉丝群”,主要包括那些深受影响的粉丝们。这类群体有许多共同点,这取决于中心个人的特质。而粉丝群这类,就是私人化群体的具体现象,属于大群体当中的小群体。举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我个人早期UT圈的“引路人”之一、我比较尊重的Utlover,他的粉丝就呈现一定的特征,包括有通用的“梗”(如“Utlover行为”),还有“Utlover”风格的作品;甚至这一风格中夹带的乱象让我看不下去,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这也从另一方面表面了“网络个人主义”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而究其根本,除却上文提到的网络行为基于个人账号以外,还有一个来源:高质量作品的有限性、条件性和成名的低概率。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我们几乎不可能做到“反对”个人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及较大的范围内,我们只能把它当做一个普遍规律,加以规避或利用。

与此同时,网络社区正在迅速地形成和扩张。网民数量急剧膨胀,网络高度大众化。但是网络除了法律没有任何现成的规则,相反自由度却高出许多,我们就只能自发形成规则,或者听凭其陷入无序的状态。我们不妨称这是一种“网络极端自由主义”。

当前UT圈仍旧符合这一特征,处于“自由主义”的环境当中。在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我就说明了这一点,再次便不再赘述。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圈子的热度,人性的趋利之心就会暴露无遗——即使不是“实利”而仅仅是几个增长的数字也不例外。

“利益”的激发,“自由”的无序,“个人主义”的中心化,三者一经叠加,我们便会看到令人后怕的一幕:有多少人,只是播放量或阅读量的奴隶?有多少人为这些东西抛弃理性、抛弃敬畏、抛弃克制、甚至抛弃底线?从当年的“UT成为热度密码”到之后的“反UT成为热度密码”,再加上一直以来存在的打擦边球、过度娱乐化等种种乱象。一边是利欲熏心,一边是人云亦云,一边是大惊小怪:当这三类人成为大多数的时候,圈子不乱才叫奇怪。成因也显而易见:个人主义在热度的扭曲之下向达尔文主义(即一切以弱肉强食的竞争为中心,强调贪婪与不平等,完全的优胜劣汰)演变,然后在无秩序的环境下被加工,于是得到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圈子极端自由主义”。当然实际情况下由于热爱与热度的相互制约及理智道德的作用阻止圈子完全进入达尔文主义,以及竞争作用的发力和社区基本规范的限制,在现实中很大程度上仍不过是松散的群体。此处仅仅是为了说明在圈子发展的历程中会有“圈子极端自由主义”存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化与社会化的道路就更为艰难。尽管我们可以利用个人主义的凝聚力,并借助这些个人的理智等对抗个人主义中的达尔文主义思想;但同时也使组织面临更大的私人化风险。

而为了对抗过度的个人主义,我们可以通过组织的人员调整与整合,使得处于个人主义的中心,即影响力大的个人形成一个组织,也就是“名人的组织”,用来领导其他的组织,即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又阻止了组织走向个人化。我们还可以再进行细分,依照个人影响的强弱进行分级来确定组织。当然这样仍存在许多弊端。具体的内容,我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对这样的组织形式,即“多级组织”进行解释。

为了有效解决“圈子极端自由主义”的弊端,组织必须拥有一定的力量去规范个人行动。考虑到网络上无法采取强制力,也不适宜用无礼或不道德的方式,我们可以在组织内对合规的成员进行宣传方面的奖励,例如宣传其作品,当然还有其他形式;也可以用劝导的方式规范不合规的成员。由此可以达到“组织自治”的目的,再通过组织的规范化达到圈子的规范化,以此来形成圈子规范的基础。

如果对我的创作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提出;有什么相关问题也可以提出。

作者:猹苯(C6H6ara)

2022/3/26

论UT圈的“组织化”(二):网络个人主义与圈子极端自由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