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随记】一个很少户外游玩的户外新手的出游和装备总结 | 京西落坡岭游记

每次写文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文笔”这个词,但是仔细想来,不管大家还是小家,文笔好与坏,无非就是对于心中所想的描述,谁能用最简洁的文字描述出最精准的意思即可认为好的文笔,如果文字之间的张弛可以伸缩自如,辞藻又能华丽中没有浮夸,可以认为是有几分大家风范。不过这貌似与“游记”的主题好像没有太大的关系,本来是记录一下外出游玩之感,而为什么又开始谈论起来“文笔”一词呢?是啊,确实是一上来就有跑题之嫌,不过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会将这一个游记添上了“信马由缰”的标签。既然是一次放松之旅,何必又要拘泥于一个话题呢?记得信马由缰一词最早可能是初中的时候知道的,但是一直也是只知其意而不知其深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初中的时候在语文老师所留下的作业中知道了“随笔”一物,在那个时候,随笔对于我们很多同学也包括我在内,总认为“随笔”不就是写作文吗,为何又要重新用一个新词呢?也可能是因为语文老师毕竟是语文老师,总会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高端词汇。也正是这一想法的出现,有时一周可能有5天都是随笔作业,我们总会觉得“苦不堪言”,因为其他科目那么多的作业,语文居然还要留“作文”,也是从那时起,对“随笔”一词也是印象深刻。也可能是因为岁数小的时候没有太多经历与见识,直到大了才明白何为"随笔",也是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对“信马由缰”有了新的认识。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记得以前刚听说这个说法时,感觉十分的浪漫主义,看似可行但又好像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我始终认为旅行如果走得太急就会忘记带些东西,最后破环掉整个旅行的心情。这回的游玩,感觉多少也应该算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游玩了,因为毕竟只是一次一天的游玩,我认为如果称之为旅游可能有点小题大做了。前一天的晚上做的决定,然后收拾需要带的小东西和吃的,第二天早上再查一查所带之物,添一添昨天忘记的东西,然后就出发了。如果让我定义一下这次的游玩,我认为是个属于家庭的家庭自驾公路游,这个角度看起来多少还有了几分美式自驾游的样子。不过这个从北京城区出来,就进到了山坳之中,山道虽然没有斗折蛇行那么夸张但是一起一伏,一左一右也是有几分的惊险,尤其是正式进入了上山的道路之后,看着窗外的河水、一旁的尽是岩壁的山和架在水面上的火车高架桥,不时会想起了那个秋明湖畔的故事。


到达目的地之后多少也是有点一波三折,因为本来是想从旁边的农家乐徒步进去,可是路被封上了,只好从村子进入,但是,村口的横杆也是一直落下的状态,结合现在疫情的情况,感觉村口也并不太好进。所以也就顺着永定河旁的这条山道往回走了一段,好在还是发现了一处僻静之所,有人在钓鱼,旁边还有一处可以下去的小河滩,河水的声音和其流过时泛起的白色,不由得把人的注意力拉将过来,低下头进入一副由纯天然的大山和河水构成的天然的景观,但其实只要抬头观瞧就可以看到不远处山腰上的公路。这次的游玩最为意想不到的居然是解锁了一项被小时候的我认为我自己从来做不到的成就,那就是--打水漂。根据小时候和我爸在护城河边上散步扔石头的经历和大一些之后接触到的知识和无数次的尝试后成功了三次,其中还有一次打出了“史诗级”的水平,可能有个四五个,现在回到家中再回想起那个时刻,还会有点热血澎湃,可惜没有将其录制下来。总结下来就是如果一个鹅卵石是个质地均匀、扁平近乎圆饼状再加上一些重量(大概有一个或两个手机那么重),横向掷出,并让鹅卵石像指尖陀螺一样旋转起来,入水时让其有一定的仰角就像水上飞机降落时的那个样子,这样一个完美的水漂就诞生了!


例行的一家人的自拍过后也就踏上了返程,到了家也已是下午4点左右了。不管是vlog还是blog都是在于记录,记录下那些脑中美好难忘的瞬间。


最后收拾一下思续做个游玩的经验总结吧:其实我认为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个户外背包里面放好一些户外必备的装备,这个包也是能否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重要依据。我没有多少的户外游玩的经验,既然是新手就从现在的每次游玩开始总结吧。如果说必备装备要有什么(手机相机这些常见或者离不开的数码设备除外),我认为可以准备一个小刀(切个肉肠开个袋子还是相当方便的)、一个手电(其实可能用不上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生存工具肯定有它经久不衰的原因)、一个小喷灯(可以用来烹饪轻微加热一些香肠芝士片还可以当作防风火机),一个小菜板或者垫板(准备餐食的时候可以更加从容)、一个或多个充电宝(让手机等电子设备始终满血)、一条多种插头的数据线(电子设备有线才能充电)、手纸(“万能”清洁工具)、便携洗手液(消毒,也是疫情才让我把目光集中到了这个东西上并关注到了它的实用性)。其实我认为丁烷的炉灶和锅,感觉如果不是露营的话就很可能会用不太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