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物理学习经验

2023-06-08 18:07 作者:HowtoSolve  | 我要投稿

关于学习方法


细致琢磨每一个选项


我认为在各科中,我对物理是最有心得体会的。所以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我会着重谈谈物理。一则我对别的科目体会得不是太深,觉得自己没那个资格;二则我认为其实各科之间的方法是相通的,学好一门也就不难学好其它。


记得当时我做物理选择题的时候,对每一个选项都细致地琢磨,把每一个错误选项错在哪里,如何改正都标注在题目旁边的空白地方。我觉得这样的时间花得值得,因为这样做以后,我很清楚题目的每个选项为什么错,正确率很高,基本不会失手。刚开始采用这个方法感觉比较麻烦,可是练得越多就会越顺手,判断会十分敏锐,做题的速度也会提高,到最后,速度基本是扯平的,而准确度则有天壤之别。


至于后面的大题,我在练习的时候是这样做的:在进行的每一步运算之前,我都会用文字不厌其烦地把这一步运算所代表的物理过程描述清楚并注明运算所依据的定律、定理。这样显然是很烦人的,做一道题的时间可能比别人做两道题的时间还多,可是到后来对于大部分的大题,我只要读一遍题目就能想清楚整个物理过程以及如何下手解题。


把选择题和大题这样做确实挺痛苦的,但这种方法胜在有效,他能保证你在高考的卷面上不出差错。每个人上高三都是要准备吃苦的。既然这种吃苦的方法有效,为什么就不用这种方法来吃这个苦呢?何况,你的进步给你带来的成就感会让你乐在其中的。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我觉得题海战术确实是有效的,大量的练习是高考成功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大量做题了,不一定就能考好;可是不做题,就基本没有希望了。


关于复习方法


根据自身特点来调整复习方法


下面我想说一说如何对自己的复习做一些调整。复习最重要的当然是跟着老师的步子,上课极端认真地听讲,课后极端认真地完成任务。这点基本每个用心的同学都能做到,可是能否在这以外针对自己的特点作相应的调整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很好的了。我认为在课程之外以下这几件事也是同样重要的:


一、理清知识结构。


要做到这点,应该反复看书,把课本弄得烂熟;然后自己整理知识框架;最后能够不看书和笔记本把整个知识框架在脑海里默想出来,自己拿一本空白的笔记本一章一章地记录整理。其实你整理出来的笔记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整理的过程中你把自己所整理的东西完全掌握了。


二、复习曾经做错的题。


每个人错过的题目都不一样,所以除了你自己任何老师或参考书都无法做到很有针对性。当时我把我做过的所有试卷中曾经做错的题目,尤其是选择题,全部剪下来,再用胶水贴到一本空白的笔记本上,考前反复看这些题。由于这些题都是从历次试卷中积累出来的最有针对性的题目,这十几页纸的价值不是多做几套试卷就能达到的


三、多和老师沟通。


在高考的备考过程中,与老师保持沟通也是十分重要的。高三的生活很容易让人郁闷,某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就足以让人悲伤失落,甚至有找不到方向的感觉。这个时候,与老师沟通显得十分的重要。他能给你鼓励,让你重拾信心和勇气;他能解答你的困惑,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知道有的同学在这件事上会感到胆怯或不好意思,其实没有必要的,任何老师在这个时候都会尽其所能帮助你的。


其实调整自己的复习还有很多方面,比如说目标的设定、时间的规划等,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复习。能否根据自身的特点作出相应调整往往决定了他最终的成绩。原因很简单,你做了别人没有做的事情,当然比别人走得更远


关于高考心态


保持轻松心态全身心投入考试


刚才我说的基本都是属于学习方法这一范畴的,下面我将谈谈我对于考试心态的一些个人看法。


高考的备考是很让人郁闷的。能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轻松昂扬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复习而不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所困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考生最终能走多远。在这一方面,每个人放松心情的方式有所不同,我只能说说我自己是怎样做的。备考的那段日子,我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在操场练长跑,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发泄。而晚上睡觉之前,我会站在阳台上,看看远方的街灯和天上的繁星。那种感觉十分舒适,十分恬静。我觉得这种时候是最轻松、最真实的。我是真实的我,而不是那个疲于奔命的角色。


第二天,我又昂扬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去了。记得那段日子,生活很匆忙,可是我心态很放松,过得很充实,而那种充实的感觉让我很愉快,很有成就感。我甚至觉得,能够有机会过这样一种生活,有过这样一种体验,考得不好也值了


复习完了就要迎考了。在考场上,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全然地放松也不能使你发挥得最好。根据我的个人体会,当时我牢牢记住的只有四个字:问心无愧。我已经尽我所能去复习了,去准备了,现在来到考场,如果还不行,那是天不让我成功,我也没办法,只好拉倒了。从人生全局的角度看,高考只是很小的一个驿站,而且不管结果如何,对你而言都是一次经历,一种体验,一笔财富,都没有什么好后悔的。所以,做好眼前的就可以问心无愧了。


关于聘请家教


请家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其实我觉得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如果经济条件许可,请家教未尝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我先说说我的个人经历。我高一的第二学期就自己在报纸上找到一个物理家教李振华老师,他帮我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后来我又找到深圳中学的吴书良老师帮我补习竞赛内容。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也不可能在高考中考得深圳物理成绩最高分。


我知道有些同学和家长认为只有差生才请家教补习,或者认为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才更光彩。其实不必要这样想,这个世界上最终的结果比达到结果的途径重要得多,我就是一个通过家教获得成功的例子。我母亲常说,要信赖专业人士。我认为这十分有道理。其实每个层次的学生有条件时都适合请家教,这样做会让你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只是在人选上要慎重,有经验有责任心的家教老师才值得信赖。


总而言之,我觉得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请家教真的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题外话


实现人生价值比分数更重要


在这里,我还想附带说些题外话。大家终归是要进入大学的;对高三的同学而言,这就更是近在眼前的事了。大学期间,一个目的明确的学生会比一个盲目从众的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两者简直不能相提并论。因此在进入大学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对自己未来的四年生活有一个总体规划和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也顺带把我在大一的一些感受和大家说说,这对大家如何应付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应该会有参考价值。


昨天在从北京到深圳的飞机上看到一篇文章,谈中国人为什么被迫喜欢考试,我觉得很发人深省。文章说,考试是一种成本极低而又能把一部分人从另一部分人中区分出来的方法,尽管这种方法得到的区分是否合理是值得商榷的。中国人太多,资源太少,考试确实是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比较实际可行的方法了。人们为了争夺到资源,当然只有拼命努力强迫去热爱考试了。


而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尽管高考制度有种种弊端,但我们身处这个环境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为了好学校好前途,我们必须是自己在考试中获胜。可是我们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教育制度是有局限的,在这个制度中获胜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各方面都优秀、在社会上有竞争力的人才。我承认高考是一件很锻炼人的事情。当一个人为着一个目标去奋斗的时候,他的勇气、毅力、目标规划、时间安排等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确实能让一个人迅速地成熟起来。可是在我看来这些并不是“人才”定义的全部。


人们说的某个孩子优秀,一般是指他成绩好;可是如果换一个标准来看待学生,根据他的思维是否既缜密又有发散性,他是否能冷静理智地分析问题,他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和敢闯敢拼的冲劲和勇气,如果根据这一类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那么对他未来的预测会准确很多。所以在大学这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大家应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等等。我甚至觉得这方面的能力是远比分数重要的。

物理学习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