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信:T 0制度的利弊与展望 ▍当前,A股市场实行T 1货银对付的交收制度,股票买入后只

2020-06-02 15:31 作者:狙击主力训练营  | 我要投稿

中信:T 0制度的利弊与展望 ▍当前,A股市场实行T 1货银对付的交收制度,股票买入后只能次日卖出。 股票T 0交易指“当日买入股票,当日卖出”的情形,准确定义是“日内回转交易”。T 0交易并非新鲜事物。1992年5月-1995年1月,A股曾采用过T 0交易,但由于投资者不成熟,监管手段不完备,引发了过度投机。1995年初,A股交易制度由T 0改为T 1,并沿用至今。另外,部分的ETF、QDII基金和可转债目前已经实行T 0交易。 ▍有利有弊,改革并未达成共识。 T 0改革并不存在法律障碍,A股特有的穿透式的账户体制甚至利于监管。但是,不同于注册制的同声一辞,T 0改革并未达成共识。2013年光大816事件后,上交所表示加快研究股票T 0制度。2016年央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A股贸然恢复T 0不仅无助于提高市场效率,还会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2019年在科创板这块制度改革试验田上,仍沿用T 1交易制度。 ▍T 0益处主要在于: 1)增加股票供给,完善价格机制。T 1制度下,当日成交股票无法再流通,限制了供给。尤其对于流通市值小且资金追逐程度高的次新股和题材股,T 0交易利于完善价格发现机制。 2)日内风险管理,体现公平性。当日买入股票,当日可卖出避险,给投资者及时纠错的机会。为无法使用融券、期权和期货等对冲工具的中小投资者提供公平交易制度。 ▍T 0弊端主要在于: 1)可能助涨投机行为。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交易额占比约80%,对于理念不成熟的投资者,通过日内回转交易博取价差,可能会加剧价格波动的投机行为。 2)增加操纵风险的空间。违规资金通过回转交易,可能造成股价或交易量虚假繁荣,引诱投资者跟盘,达到操纵市场的目的。 3)带来更大的投资者教育压力。T 0结合两融和衍生品派生出多样的交易策略,相比于谙熟高频交易的专业投资者,其他投资者在交易技术和交易设备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需要进行更大力度的投资者教育。当然,这只是市场机构化转型的阵痛,改革本身利于中长期投资者结构改善。 ▍活跃交易,但不能改变市场运行趋势。 T 0最大的制度效应是活跃交易。从美日韩市场看,当日回转交易额占比全市场交易额10-20%。2019年经纪业务收入占国内证券行业收入的23%,假设A股投资者与境外日内回转比例相同,在不考虑佣金率下行的情况下,A股全面放开T 0交易制度会带来行业收入增量2-5%。预计实行T 0并不能改变市场中长期运行趋势。历史上看,A股(沪市1992、深市1993)和中国台湾(1994)交易制度由T 1转变为T 0后,当月股指表现强势,但未产生跨月的上涨行情。韩国(1997)制度转换后当月股指即下跌。 ▍海外为鉴,展望A股T 0制度设计。 成熟市场对于回转交易有严格的监管,美国T 0交易最早是通过信用交易账户进行,有最低资产门槛;日本实行单次T 0,每只股票当日T 0交易一次;中国台湾从指数成分股开始逐渐扩大T 0试点。对照海外T 0制度推行经验,我们建议A股T 0制度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试点:只允许具备适当性的投资者参与;设立回转交易账户区别于普通交易管理;有限次数或有限额度的日内回转交易;强化回转交易监控手段和信息披露;从蓝筹股或者新股开始试点。 ▍研究论证阶段,尚无时间表。 2020年5月,上交所就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于资本市场的建议回应称,研究引入单次T 0交易,保证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据财新网报道,接近上交所的人士表示,T 0目前只是在研究阶段,不必过度解读,没有时间表。的确,虽然实行T 1交易制度,但A股换手率相当于海外T 0市场的3-4倍,流动性并非发展的短板。相比之下,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引入长线资金、完善双向交易制度等改革更有紧迫性。
#股票# #股市# #投资# #财经# #投资达人说# #期货# #涨停# #赚钱# #财经公开课# #微博公开课#  #今日看盘# #A股#  #理财# #上证指数# #投资理财#  #经济#  #金融#  #今日股市# #股票[超话]#  #投资理财[超话]#  #股市[超话]#   #财经[超话]#


中信:T 0制度的利弊与展望 ▍当前,A股市场实行T 1货银对付的交收制度,股票买入后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