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魏牌官宣调价 最高达1.2万
4月13日,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魏牌,官方发布售价调整公告。其中表示,受原材料、芯片及核心零部件价格大幅上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魏牌将对咖啡系部分在售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5000-12000元,并于4月15日零时起正式生效。
此轮调整都涉及哪些车型?
可以看到魏牌此轮调价的车型,均为其品牌的“咖啡智能”系列新车。但与以往纯电动车型涨价所不同,此次魏牌不但PHEV车型有所涨幅,同样也有部分纯燃油车涉及其中。
具体来看,玛奇朵DHT-PHEV车型涨幅最高,从当前售价的16.68万-17.78万,调整为了17.88万-18.98万,涨幅为12000元。此外,两款混动车型玛奇朵DHT和拿铁DHT也各自上调了1万元的售价,上涨后分别为15.58万-16.98万元(调整前为14.58-15.98万元)和16.98万-18.98万元(调整前为15.98-17.98万元)。而作为更早推出的纯燃油版车型——摩卡,其2.0T的车型则上涨了5000元,调整后售价为19.28万-22.88万。
据悉价格调整将于2022年4月15日零时正式生效。此外,在魏APP“现车选购”入口购车的,以及价格调整正式生效前支付订金的,不受此次调价影响。公告全文如下:
车企难解成本上涨压力
可以说,魏牌宣布涨价也是无奈之举,其背后的原因均纷纷指向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有关动力电池的原材料:碳酸锂、镍、钴等,在过去一年里价格持续上涨,由此也牵连到了动力电池价格的飞涨。目前新能源整车的扎堆涨价,则是上述结果的综合连带效应。
具体的原材料价格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仅一年时间便从5万元每吨涨至现在50万每吨,可谓直接上涨了10倍。另一方面,镍和钴的价格也同步形成较大的上涨,钴的价格从去年初的不到30万元每吨直接飞升至56万元每吨。
对于原材料价格飞速上涨,魏牌CEO李瑞峰也曾直接表示:“确实真的扛不住了。新能源补贴退坡还能挺一挺,芯片短缺也能熬一熬,即便一直忍受亏损,我们也没有转嫁给用户和经销商。但现在不光是芯片,电池材料的成本持续上涨,钢铁、橡胶、铝合金的价格都在上涨,单车利润越来越低,不涨价不行了。”
由此可见,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的车型,已经从新能源逐渐蔓延至传统燃油汽车领域。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超出预期,芯片短缺也造成当前车型供给不足,在多重因素推动下,汽车制造成本增加,主机厂面临巨大压力。”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消费者端,对于那些有刚需的买家来说,似乎并不太在乎涨价所产生的购车问题。同时在车企的销量层面,其影响似乎也不是很大。据统计,今年1-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19.0万辆,反倒是不降反升了,并同比增长145.4%。其次,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07.0万辆,同比增长146.6%。所以从目前趋势来看,消费者能够理性的看待主机厂的调价,这或许就是对汽车生产厂商最大的安慰吧。
写在最后:
眼下魏牌已经完成了其品牌转型,随着大量PHEV和DHT车型的加入,使得他们的产品矩阵愈发朝着混动、新能源的方向大力发展。那么,这些车型的价格也势必将被上述的原材料价格所影响,进而进行调价。不过,面临技术的发展和时代进程的变革,即便是在如此严峻的背景形势下,魏牌仍旧仅对那些受影响较严重车型进行了调整,并努力推出全新车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这也一定程度的彰显出了其企业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