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盘点世界历史上的三国时代(二次元律所出品)

2019-09-25 00:16 作者:迪士尼Plus流媒体平台  | 我要投稿

一、朝鲜(新罗、高句丽、百济)

首先要强调,高句丽是中国历史,是中国地方政权,因为无力参与中原争霸才被迫争霸朝鲜半岛的。

东汉末年,高句丽政权开始摆脱中国控制,并向辽东扩张。244年曹魏反击,攻陷丸都城。来自西面的军事压力迫使高句丽转向朝鲜半岛。313年,高句丽吞并乐浪,开始直接与朝鲜半岛上的原始国家(百济、新罗)发生冲突。唐朝联合新罗,660年灭百济,668年灭高句丽,670年又与新罗爆发战争,以新罗向唐称臣、统一大同江以南地区告终。朝鲜半岛所谓的“前三国时代”结束。
新罗统一之后,历时百年逐步开始衰落。892年,农民出身的甄萱起兵造反,建立后百济国,新罗开始分裂。新罗弓裔891年起兵反新罗,随梁吉於江原道等地作战。898年以松岳(开城)为都於北部建立了「後高句丽」,901年推翻梁吉自行称王,建立独自的年号与官制。後高句丽904年改国号为「摩震」,905年改为「泰封」。如此,形成了新罗、后百济、后高句丽三国鼎立的局面。
松岳豪族出身的王建在弓裔麾下多建军功,918年推翻弓裔,以开城为都建立「高丽」并称王(太祖)。王建继续合并地方豪族增加势力,935年吞并新罗,936年攻灭後百济,重新统一朝鲜半岛。朝鲜所谓的“后三国”时代结束。




二、罗马(罗马、高卢、帕尔米拉)
在经过长达百年的发展之后,罗马帝国开始产生危机。三世纪危机的高峰是罗马帝国的分裂。260年和261年,高卢、帕尔米拉相继独立。随着罗马帝国危机的缓解,273年罗马重新占领了这些地区,结束了三国时代。


三、印度(波罗王朝、瞿折罗-波罗提诃罗王朝、拉施特拉库塔王朝)
642年名震一时的戒日王朝崩溃,北印度重新分裂成许多小国。8-9世纪,以摩羯陀(孟加拉)为中心的波罗王朝、以摩腊婆为中心的瞿折罗-波罗提诃罗王朝和以德干高原为中心的拉施特拉库塔王朝三方,围绕曲女城展开混战。
9世纪以后波罗王朝逐渐衰落,973年拉施特拉库塔王朝灭亡,瞿折罗政权则于1018年被伽色尼吞并。印度历史上三国时代正式结束。





四、阿拉伯(绿衣大食、白衣大食、黑衣大食)
752年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被推翻,阿拔斯王朝取而代之,中国史籍称之为“黑衣大食”。倭马亚王朝的残余势力于756年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政权,称为“白衣大食”。909年法蒂玛王朝在埃及建立,称为“绿衣大食”。(并存的还有许多其他政权,因此严格上不属于三国时代)11世纪初,后倭马亚王朝逐渐衰弱,1031年解体。1171年法蒂玛王朝被阿尤布王朝取代。1258年,苟延残喘的阿拔斯王朝在蒙古西征的洪流中最终灭亡。阿拉伯帝国史上的三国时代正式结束。



五、西欧(德意志、意大利、法兰西)
罗马帝国崩溃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终于在查理大帝时期重新统一强盛。被称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凡尔登条约将帝国分为三部分。870年,东法兰克王国和西法兰克王国瓜分了洛林、普罗旺斯等地。896年,中法兰克王国被东法兰克兼领。10世纪以后,东、西两国相继改朝换代,结束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西欧历史上的三国时代结束。



六、中国(曹魏、蜀汉、东吴)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大魏帝国。221年,刘备称帝,国号为汉,延续汉国祚。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大吴帝国。中国正式进入三国时代。
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政权,280年晋灭吴,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三国时代结束。



七、英国黑斯廷斯战役(英格兰、诺曼底属法国、维京与其他日耳曼人)
黑斯廷斯战役发生于诺曼征服战争期间。1066年初,英王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韦塞克斯伯爵哈罗德二世被推选为国王。诺曼底公爵威廉认为,当年他访问英国时,爱德华曾当面许诺将英国王位传给他,因此他决定通过武力夺取王位。
威廉纠集起一支6000多人的精锐部队,渡海所需的500余艘船只也很快制造完毕。哈罗德的有利之处是以逸待劳、内线作战。不利的是,军事制度相对落后,机动性差,再加上爱德华在位时,曾将英格兰的舰队解散,从而使哈罗德缺少在海上打击威廉的力量,防御纵深大大缩小。1066年8月初,威廉的进攻准备基本就绪,军队在第费斯河口集结待命。12日原本准备向不列颠进发,但为恶劣气候所阻。非常凑巧的是,在威廉的大军被天气所阻的这一个月内,英格兰发生了一场战争,这意想不到的插曲无疑是上天对威廉的恩赐。封建主托斯蒂格为哈罗德夺走了自己的伯爵领地而起兵反叛,挪威国王哈拉尔德三世怀着个人野心同托斯蒂格联手行动。他们曾兵临英格兰北部重镇约克城下,但终为哈罗德所败。
就在哈罗德获胜的次日,即9月27日午夜时分,威廉的远征军乘着凉爽的南风驶向海峡对岸。28日早上9时未遇任何抵抗便在佩文西湾登陆。此时,英格兰东南沿海地区门户大开,直到伦敦都无重兵防守,因为哈罗德正在约克庆祝自己的胜利。10月1日,哈罗德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飞马赶回伦敦。由于事发突然,哈罗德来不及大规模动员,手下兵力只有未获充分休整的5000余人迎击威廉。10月11日,哈罗德从伦敦出发,13日夜到达黑斯廷斯附近的一处高地宿营。威廉的远征军此时也已赶到黑斯廷斯,双方在此遭遇。一场激战,也是威廉征服战争中决定性的一战就这样开始了。哈罗德选择威尔登山地的山背最高处作为统帅部所在地,将亲兵部署在峰顶两侧,在中央构成坚固的防守,两翼则是民兵把守。持矛、斧的步兵,肩靠肩、盾靠盾构成严密的方阵。威廉将军队分成左中右三路,每一路又分三个方阵,第一线是弓箭手,第二线是重装步兵,第三线是骑兵。他亲自指挥中央的诺曼底战士,并在队前打起教皇赐予的“圣旗”。
14日上午9时,号角齐鸣,。战斗开始。诺曼人排成一线,沿LLJ坡向山顶推进。当两军接近时,诺曼弓箭手开始射箭,英格兰人凭借盾牌护身,用长矛、标枪、战斧向敌人发起冲击。英军居高临下,兵器锐利,给诺曼人严重杀伤。威廉左翼开始向山下败退,中央的诺曼人也受到影响后退。在混乱之中,威廉坠马,但他马上恢复镇静,跃上另一匹马,大声高呼:“请大家都看着我,我还活着!上帝会保佑我们胜利!”诺曼人停止败退,重整旗鼓,在威廉指挥下,由骑兵在前,步兵随后,向英军发起第二次进攻。结果仍无法突破对方密集的防线。此时,威廉改变战术,用佯败将敌人引开坚固有利的阵地,诺曼人向后退到谷底、上山,待敌人追击时,居高临下予以痛击。哈罗德没有识破这一计谋,追击时损兵折将,实力受到削弱。威廉抓住这一战机发动最后反攻。哈罗德中箭身亡,英军阵脚大乱,全线崩溃。黑斯廷斯战役以威廉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乘决战胜利的威势,威廉率军长驱直入,先后占领坎特伯雷、韦斯特汉姆、西尔、吉尔福德等地,接着又横扫北部。伦敦投降代表向威廉表示屈服,并奉他为国王。1066年圣诞节,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为英国国王。诺曼征服战争以威廉的胜利告终,英国这个岛国从此被欧陆的诺曼底公爵统治。英法百年战争即肇始于此。


其实其它地方也经历了三国时代,比如耶路撒冷(犹太、基督、伊斯兰)、美洲(阿兹特克、印加、玛雅)、二战轴心(日本、德国、意大利)、日本(德川、织田、幕府),但是没有太多证实它们对战的信息,故不详细列举

盘点世界历史上的三国时代(二次元律所出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