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泣2】混沌霸王全介绍+文明的参考/卡巴拉、旧约与两河流域

还是雨姐的科普考据,贴吧ID:Marie,不得不说鬼泣一代二代的神话内涵要比后几作深很多,比起一代的文艺复兴风,二代的炼金风和古典神话则是另一番气象。
二代我没能完全通关,但是无人城镇和现代都市的魔幻战斗的气氛已经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美感。二代在有些方面很糟糕,但也应该承认在另一些方面它不比其他任何一代鬼泣差。
以下正文。
比起鬼泣1里隐藏着铺天盖地的欧洲文艺复兴文明相比,鬼泣2将时间放在了更遥远的人类文明之初~~中世纪这一时期。
而比起鬼泣1中魔帝身上的各种古典艺术,鬼泣2中的混沌霸王是更为隐晦的卡巴拉与炼金术文化。
值得一说的是,鬼泣2也是最后一部现实文明神学参照的鬼泣。从鬼泣2之后的鬼泣故事里,便不再以现实中的宗教和文明作为借鉴和隐喻BOSS的身份,从而更纯粹的架空走魔幻风格和注重游戏性本身了,这作为一款ACT游戏来说固然是很好的,但作为一部有着大量神学背景的作品,却少了一些什么。
比如鬼泣5的BOSS在剧情里可能是超越了魔帝与霸王的级别,但因为没有初代和2代那样丰厚的神学与文明底蕴,反而并没有给我那种很豪华的气势……总的来说,如果要我选一部DMC系列的终结篇和最大气的故事,我还是认可鬼泣2吧(唯一跟斯巴达家族的恩怨无关的,保护世界的故事,加上大量的文明考究)。
好了,唠叨完毕,进入正题。
和魔帝不同,混沌霸王的特征不在其自身的招数和姿态上,而是在游戏的各种与其相关的场景,道具,剧情(仪式)方面。
·混沌霸王
混沌霸王的名字叫Argosax,这个名字没有来源,应该是制作组原创的一个称呼。
其身份是“一时间将魔界大半统治,令全数恶魔臣服的混沌的霸王。”
“ This king once ruled most of the demon world and subdued all the demons, but was defeated by Sparda.”


从形象上来说,混沌霸王的第一形态是一个“混沌”,它包含了但丁在鬼泣2中所击败的全数魔物的特征,这个形态并不是固定的,上面的怪物理论上可以换成任何的。
第二形态,也就是其真姿,是从第一形态的那个“混沌”中诞生而出的形象,其如同太阳,雌雄同体,没有肉体,散发着无尽的光与能量。
这个进化过程其实是借用了亚伯拉罕诸教(旧约体系)中神的诞生: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创世记中 “渊面黑暗”和后面的那句“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是前后呼应的。
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一种先在的二元论,那就是神和混沌。那么是神衍生出混沌,还是混沌中冒出神呢?圣经中没有说。我们甚至可以发现一种轮回思想,神用混沌造了世界,但最后弥赛亚的到来会彻底毁灭世界。世界毁灭之后,会重归混沌。于是又回到了原点,神与混沌。混沌与世界,混沌与秩序,就这样相互转化。
Argosax的第一形态是名曰混沌的不可名状物,而第二形态(真身)从混沌中诞生而出,且在与混沌分离的那一瞬间,化作一个太阳的图案,放射出光芒。


Argosax的形态是雌雄同体,没有具体的性别,此来源考究则是自犹太教旧约中对“神”的描述:
神在犹太教旧约中,以男性与女性分别出现过
“神造人,取的是祂自己的形象,男人女人,都依照祂的模样”(《创世记》1:27)。”
正统的犹太拉比连神的品性(神性)也很少讨论,因为那“奥秘之奥秘”不是人的理智和想象力可以把握的。
《圣经》原文对神的“性别暗示”希伯来语名词分阴阳两性,“神”(’elohim)虽然是阳性复数,耶和华的其他许多名号和委婉称呼,却是阴性,要用“她”来指示(人称代词,名词、动词和介词的后缀等)。诸如造物主的圣灵(ruah),降世时祥云落处或“神在 ”(shekinah)、摩西领受的圣法(torah)、义人寻求的大智慧(hokmah),都是阴性名词。故而经文里神的神迹和训谕,是常在“她”的语境里论说的。《诗篇》反复咏唱的耶和华对子民始终不渝的慈爱(hesed)与信实(’emunah),就一阳一阴,恰好彰显那永世救恩之和谐。
因此从原文研习《圣经》,和阅读缺乏语法性别(即人称只表示自然性别)的语言的译本,如英文和中文《圣经》,感觉是很不一样的,性别指称要细腻、丰富得多。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鬼泣1中的魔帝形象参考是以古希腊+文艺复兴后的宗教中神的形象来刻画的。
即:人们通常对上帝的想象——画家笔下那位长髯飘拂、威严而仁慈的老者—-是从何而来的?我想,这跟一些修辞性的称谓有关,例如称上帝为宇宙之“王”、子民之“父”、以色列的“丈夫”和“战士”。此外,以色列是古代近东的小民族,比起她的邻居,埃及、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的大帝国,文学发达得晚些。叙事元素和诗歌语汇,就有大量的借用,包括神话传说,特别是人格化的(anthropomorphic)神的形象与比喻。例如,用“右手”象征力量、胜利、拯救,便是古代近东文学的套喻。摩西举牧杖分芦海(七十士本:红海),以色列子民摆脱了法老追兵,这样歌唱耶和华:“你以右手降示荣耀,以大能之手,摧毁你的仇家……以你胸中怒火,焚敌如烧秕糠;以你微微鼻息,使急流垒起高墙”(《出埃及记》15:6)。这跟迦南(古巴勒斯坦)文献中雷神巴力(ba`al,本义主)的形象,实在相去不远。巴力是耶和华的死敌,这层对立关系,也容易让人产生上帝像是男性神的联想。
这是属于后期(亚伯拉罕教流传至欧洲和衍生发展后)的刻板形象,人格化的形象。
而鬼泣2中的Arogsax,是以犹太教的原始旧约中神的形象作为参考进行刻画的,即我后面提到的卡巴拉体系。
这个“神”是隐秘的,原初的,非人格化的。
也因此,在鬼泣2中的Argosax没有任何人格化的特点(如台词等等)。
·小阿卡纳
鬼泣2中用来在日蚀之日打开异界大门与霸王Arogosax签订契约的圣器其实就是小阿卡纳,即:
权杖牌组
星币牌组
圣杯牌组
宝剑牌组
与游戏中相对应的,分别是权杖,星币,圣杯,宝剑。


在小阿卡纳里,四个牌组分别代表了12星座,阴阳属性,小牌一共有四个牌组:权仗、圣杯、宝剑、星币,分别对应构成事物最基本的四个元素:火、水、风、土。
至于阿卡纳是什么,阿卡纳就是塔罗牌的占卜,分大小阿卡纳。
塔罗共78张牌,其中大阿尔卡那牌22张,小阿尔卡那牌56张,可分别使用进行占卜,也可将78张混合共同使用进行占卜。值得一提的是,塔罗牌并非指固定的一种牌,实际上塔罗牌种类繁多,至少也有上千种,但它们其实大多数都是由世界三大塔罗体系为蓝本延伸而来的。
它的起源一直是个神秘的传说,许多研究神秘学的专家都试着找出一点线索。
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说其来源于古埃及
18世纪,法国神秘学家杰柏林(Court de Geblin)提出,塔罗一词,是取自埃及语的tar(道)和ro(王)两词,含有“王道”的意思。因此,“塔罗”本身也就是指身为王者,他应该具备的正确决断力,这也是这种占卜方式的起源。
而古埃及又是炼金术的始祖:三倍伟大赫尔墨斯(Hermes Trismegistos)的来源。

三倍伟大的赫尔墨斯(Hermes Trimegistus),原本是神话中的神明,但是之后,其名被一个奠定了炼金术与其他赫尔墨斯哲学的智者所渲染并假借。某些犹太或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比如Marsilio Ficino,将他视作是与摩西同一年代的人。
赫尔墨斯主义中,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亚十二主神之一,也是古埃及神话的智慧和知识之神托特,或是一位法老,或传说中的炼金术的创始人。
三倍伟大赫尔密斯传说中是魔法师和炼金术师,形象被扣上埃及智慧神透特和希腊赫尔墨斯神的帽子,就演变成了现在的三倍伟大赫尔密斯的存在。不过神秘学上貌似是把他们全视为一体的。
菲奇诺说,他被称为三倍伟大,因为他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最伟大的祭司,最伟大的国王。尔三倍伟大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赫尔墨斯学被分为三大分支:炼金术.占星术.巫术,他们被成为宇宙智慧的三个方面。
三倍伟大的赫尔密斯
Hermes Trimesgistus
他被埃及知晓为
伟大的伟大丶导师的导师
by the Three Initiates
三名启蒙者
而有趣的是,在鬼泣2中,在与Argosax契约祭坛之前的一个boss,名字就是Trismegistus的变体Trismagia。

为什么这里要详细的提到赫尔墨斯主义?
因为赫尔墨斯主义,即(三倍伟大赫尔墨斯)是炼金术的始祖,而炼金术又与犹太隐秘学卡巴拉之树和双蛇杖以及阿卡纳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都是游戏中与混沌霸王相关的产物。
赫尔密斯哲学
Chapter I
Hermetic Philosophy
Alpha
我们将西方的奥秘之学知识回追传说中的埃及神祗赫尔密斯 Hermes,他又被称为 Thoth,Tahuti,他是智慧之神丶书写之神丶知识之神。他发现了炼金术丶秘术 Occult丶星相学。他的生平已经流失,现在只有剩下关於他的传说。后世的埃及人将他神化,并纪念他,称他为「那三倍伟大的」。
Beta
神秘学千百年来被贤者与智者看守,他们没有名字,也不为人所知晓。他们将奥秘知识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些知识被守护,也很少被书写下来,虽然在世界各地都有它的痕迹。
Gamma
在早期,有一部份的秘传赫尔密斯教导被写下来,作为入门教导,它被称为 Kybalion。这个词的意义已经流失,但它的内容继续被传下去,它是一系列格言丶公理丶准则的**。这些格言丶公理丶准则是炼金术的理论基础,它被用来实践心智力量的转化,将一种心智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心智能量。
Delta
我们 (作者) 同为赫尔密斯教导的谦卑学生,在此提供赫尔密斯之学的一部份钥匙,我们可以用这些钥匙来打开不同的知识大门。这本着作会有 Kybalion 的一部份句子。如∶
"When the ears of the student are ready to hear, then cometh the lips to fill them with Wisdom."
「当学生之耳准备聆听,将有唇间灌以智慧之语。」the Kabylion




前面提到了混沌霸王的雌雄同体参考是来自犹太教旧约里对神的描写,这只是其一,其二,则是来源于赫尔墨斯主义的内容:
VII.性别阴阳
“Gender is in everything; everything has its Masculine and Feminine Principle; Gender manifests on all planes.” - the Kybalion
性别存在於万物之中;一切都有其阴与阳的法则;性别法则在每一个层面中显化。
阴与阳一直在作用着,不只是在物质层面,而是在星光层面,心智层面,精神层面。在物质层面阴与阳被显化为男与女,在更高层的层面它采取更高的形式,但其根本原则是不变的。没有任何显化,从物质到精神不是受制於阴阳法则。阴阳法则工作於衍生丶复原与创造。每一样事物与人都有阴阳两部份;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生万物。
心智转化
Chapter III
Mental Transmutation
“Mind, as well as metals and elements, may be transmuted, from state to state; degree to degree; condition to condition; pole to pole; vibration to vibration. True Hermetic Transmutation is a Mental Art.” - the Kybalion
心智,与金属与元素一样可以被转化,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从一个程度到另一个程度;从一个条件到另一个条件;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一个频率到另一个频率。真正的赫尔密斯的转化为心智的艺术。
赫尔密斯的智者是炼金术士,占星师和心理学者。他们知晓转化的秘密。第一条赫尔密斯的法则是唯心唯识,存在於整个宇宙背后的究竟真实为「心」,而宇宙本身则是「心的作用」,整个宇宙存在於「造物者之心」之中。
若宇宙为上帝之心的投射,那麽心智转化则是意味着改变宇宙,包括物质丶能量与心智状态。如是,心智转化可被称为魔法。心智转化包括了一切的转化。这条伟大法则为整个赫尔密斯之学的基础之一。
事实上,只有资深的心智炼金术士能够控制物质,大自然;他们能影响天气,治疗病人。到现在,这些炼金术士还是存在,他们隐藏在人类文明的背后。而未成就到如此程度的炼金术士则可以自由转化心识状态,他们能影响情绪丶人格丶心灵,不只可以影响自己的心智,也可以影响其他人的心智。我们可能平常就这样做,但不同的是程度以及有没有意识。我们可以将心智往两极转化,视乎渴望与意志。
partial translator,
flying armchair aligning to the way, laimen
the Light be wthn Us
属心的宇宙
Chapter V
The Mental Universe
“the Universe is Mental - held in the Mind of THE ALL.” - Kybalion
宇宙是属於心的,它在「一切」的心智之中。
THE ALL 等於 SPIRIT,它代表着真正的本质,它是不可思议的,超越思想的。而宇宙与THE ALL的关系是甚麽呢?
宇宙无论多麽大,都不可能是THE ALL,因为宇宙不是不可以定义,不可思议的。它也不可能是从THE ALL中分离出来,因为THE ALL就是一切。那麽宇宙是如何被创造的呢?我们可以认为宇宙是从THE ALL的心而来,宇宙是属於THE ALL的心智之中。THE ALL在心智中创造出宇宙,人也在人的心智中创造出心像。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与其他人有一点不同,或者很不同,我们的心智知觉到不同的事物事件,我们亦有不同的世界,属於不同的宇宙。一切都是心智,一切都是属於心的。
“THE ALL creates in its infinite Mind countless Universe, which exist for aeons of Time - and yet, to THE ALL, the creation, development, decline and death of a million Universe is as the time of the twinkling of an eye.” - the Kybalion
「一切」从无限的心智中创造出无数的宇宙,其恒万古,然而对於「一切」,所有的创造丶千万个宇宙的发展丶衰退丶死亡都只是眼中的一闪。
“The Infinite Mind of THE ALL is the womb of Universe.” - the Kybalion
「一切」的无限心智为宇宙的子宫。
阴阳性别的原则在所有的存在层面都运行着,包括心智的层面丶灵性的层面。阴阳不只是指男女两性,而是两种抽象的力量,男女两性只是阴阳法则在物质层面的显化。性别Gender这个字有Generation丶Creation的意思。所以所有的创造都是在阴阳法则之下,包括宇宙的创造。无极生太极,太极阴阳化万物。
阳性法则代表着意志,阴性法则承接阳性法则进行创造性的想像。孤阳不长,孤阴不生,阴与阳皆为互补统一。
若果我们观察自己,我们可以将自己分成行动者与接受者,当我们想像时,我们之内有一部份进行「意志」,我想一只大象,而另一部份的我回应这个「意志」,创造出大象的心像。行动者为父性心智,接受者为母性心智。行动与接受完成了创造。
人类族群的命运是从低层的意识演化成高层的意识,我们终有一天会被启蒙。生与死皆服务於这个目的,上帝创造了世界,而受造之物亦终将回归。在这里有无限的可能性。宇宙的韵律是发散,然后回收,这是一个圆,这是一个螺旋,而这一切都在造物者之中。
“Within the Father-Mother Mind, mortal children are at home.” - the Kybalion
在父性心智与母性心智之中,肉身的孩儿为在家。
“There is not one who is Fatherless, nor Motherless in the Universe.” - the Kybalion
在宇宙中,没有谁是无父无母。
partial translator, laimen
the Light be wthn Us
而M18的标题中那句:
“祂是完全的,亦是虚无的”

同样来自于赫尔墨斯主义对“神”和“宇宙”的诠释,即THE ALL。
第四章
万物之源
Chapter IV
The ALL
“Under, and back of, the Universe of Time, Space and Channge, is ever to be found The Substantial Reality - the Fundamental Truth.” - the Kybalion
在时丶空丶变化的宇宙底下,一直可以找到究竟的真实,根本的真理。
「究竟」的意思是所有显化背后的本质,那真正存在的,不变且不巧的。这是法则。但人只能知晓到变化,知觉不到那永恒的。我们只能知觉到变化。
变化,意味没有任何真实,没有任何事物存在,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离开它当下的状态,万物诞生丶成长然后衰老死亡,这是韵律周期的法则,那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那唯一固定的是移动。然而在这些万花筒般的现象与梦境之中,究竟的真实继续隐藏於他永恒且无限的荣光之中。这个究竟真实在Kybalion中被称为「一切THE ALL」,它就是一切,除它之外没有更多,也没有更少,它就是究竟的真实。
THE ALL 是不可被知晓的,有限如何能理解无限,短暂如何能理解永恒?既然它被称为「一切」,那我们又如何能用「一切」中的「部份」去定义「一切」?既然它被称为「无限」,那麽我们又如何能为它划下界限?Kybalion 中有以下的句子∶
“THAT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Truth - the Substantial Reality - is beyond true naming, but the Wise Men call it THE ALL.” - the Kybalion
那最基础的真理丶究竟的真实,是超越命名的,但智者将它称为「一切 THE ALL」。
“In its Essence, THE ALL is UNKNOWABLE.” - the Kybalion
就其本质,「一切」是「不可知的」。
“But, the report of Reason must be hospitably received, and treated with respect.” - the Kybalion
尽管如此,理性对心智的回馈必需被友善地接受,并以尊敬对之。
理性与思考有它的位置,但它无法抓住上帝。因为∶
(A) THE ALL 包含了所有,没有甚麽是在他之外,他包含了昼与夜,无知与智者,原因与结果。他是矛盾,同时也是矛盾的和解。
(B) THE ALL 是无限的,没有甚麽能定义丶限制丶界定他,他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他无处不在,他存在於万物之中,他存在於万物之外,他是最高的力量,亦是唯一的力量。
(C) THE ALL 是不变的,他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无始无终,他没有过去与未来,只有存在於现在。
THE ALL 可以被安上the Living Mind这个名字,或被称为精神Spirit。
partial translator, laimen
the Light be wthn Us


双性(阴阳——即太一),是卡巴拉密教,赫尔墨斯主义,炼金术,阿卡纳的核心,同时在鬼泣2中,也是Argosax的象征,而在游戏中,被但丁替换掉的那枚决定了Argosax能够完全召唤成功的硬币,也是代表了双性的。
介绍完赫尔墨斯主义后,就可以引申出鬼泣2中,在于Arogsax契约的祭坛礼堂出现的卡巴拉树和双蛇杖等内容了。






在Argosax的祭坛大堂里,遍布着巨大的卡巴拉生命之树与代表太一的Argosax壁画。
何谓卡巴拉生命之树?
首先,何谓卡巴拉?
卡巴拉,又称“希伯来神秘哲学”。从基督教产生以前开始,在犹太教内部发展起来的一整套神秘主义学说。在希伯来文中,此词本义是“接受到的”或“传统的”。原指相对于《圣经》而言的《旧约》其他两个组成部分《先知书》和《圣录》,其内容着重于精神和感觉。卡巴拉的学说与正统的犹太教教义是对立的。它包括把超越的神与世界联系起来的流溢说。把“无限的光”与创造联系起来的范围学说,其范围与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的等级相类似,论述从无限的光到物质事物之间的等级层次。等级排列是由天使和巨匠进行的,促进了神与人之间的联系。
传说它最原始的根源来自于埃及文化。
相传“卡巴拉”的概念是由摩西——犹太教律法“Torah”的编撰者在此律法中完整表述。而生命之树,就是“卡巴拉”思想的核心,它被视为是神创造宇宙的蓝图,或者称之为神体的构造图。称不只是一个存在于纸上的图样,而且是一个真正存在的,一个三度空间的宇宙,也就是我们存在于其中的这个宇宙。
生命之树,希伯莱文亦称:Etz haChayim (עץ החיים),是一种在犹太教使用的神秘符号,属于犹太教哲学传统卡巴拉的其中一部份思想。生命之树用来描述通往神(在卡巴拉教派文献中,通常被称为耶和华,或“神名”)的路径,以及神从无中创造世界的方式。卡巴拉学者使用生命之树作为创世的示意图,从而将创世这个概念发展成为一个完全的现实模型。人们相信卡巴拉生命之树相当于创世纪中提及的生命之树。根据《旧约全书·创世记》第二章第8-9节的记载,生命之树位于伊甸园中央:“耶和华 神在东方的伊甸,栽了一个园子,把他所造的人放在那里。耶和华 神使各样的树从地上长起来,能悦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园子中间又有生命树,和知善恶树。”
卡巴拉的思想原理来自圣经“创世记”、“启示录”,还有三至六世纪出现的“创造之书”(sepher yetzirah)。卡巴拉思想的研究据说能够看到“宇宙神秘的因果关系”,十三世纪编集的“光辉之书”(sepher ha-zohar)即在卡巴拉思想的原型中占有重要位置。

接下来说明生命之木。卡巴拉思想是以生长于天国的“生命之木”来象征宇宙全体,其意义非常难解,真要说的话,生命之木意味着广大的宇宙、身为小宇宙的人体,以及达到神之境界的精神遍历。这个生命之木是由十个圆(sephira)与22个径(pass)所组成。人类是处于个别的王国,经过22个径到十个圆,进行冥想的旅途,直到王冠为止。此外,据说每个圆都有守护、指导人们的大天使。生命之树大概可以分为三支柱,十个原质,四个世界,二十二路径等基本结构。
分辨善恶树与生命树不是同一棵树,人类由完人境界向下堕落的途径过程称为分辨善恶树,世间万物以至宇宙间所有的定律本无善恶之分,直至人类堕落后有了“自我”这种概念才有所谓善与恶之分。当人类觉悟要回复完人境界,逆向提升的途径就是生命树。未食知善恶树的果实之前,亚当与夏娃食用生命树的果实所以长生不死,而食用知善恶树果实之后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失去永生。
逆向提升人类灵性的生命树,在入口与出口各有魔鬼与天使看守,乃代表要进入生命树重返永生,先要战胜心魔的引诱,去到最后还要作出最后的突破,拥有胜过天神(天使)的力量才能成功。很多人都知道基督教乃源自犹太教,但却少有人知道犹太教本身可分为两种宗派,大部分犹太人信奉的一般皆称为犹太教,教义对于耶和华上帝的看法,其神学概念与基督教、天主教及东正教都大同小异,都认为耶和华是一位人格化的上帝,然而,另有小部分犹太人信仰的却是一位非人格化的上帝,通常这种信仰被称为犹太秘教,情况就有点像佛教分为显密两宗一样。
犹太秘教的教义认为摩西所传的道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了大多数资质平庸、自甘卑下的羔羊所传的道理,而另一部分的奥秘,只选择传授与少数智能较高、愿意以毕生的精力去追寻真理的山羊。这部分的奥秘,就是摩西揭示了神人本来同体的秘义,这种境界,被称为“原人亚当”(Adam Kadmon),其实亦就是一种人类还未堕落之前的完全境界。
犹太秘教认为,要到达这种人神一体的原人亚当境界,必须通过代表生命树的卡巴拉(Kabalah)的修练。卡巴拉的内容主要包括:创世的秘密、生命之谜、个人以至全宇宙人类的命运预知术、改变命运的秘法、收藏在圣经内的秘密、神与魔鬼的奥秘。这些奥秘除了收藏在天车之书、创造之书(Sefer Yezirah)与光之书(Sefer ha-Bahir)三本希伯来文秘本之外,另有部分由先知所传下,但须先观察弟子的器根,然后挑选合适者,代代口耳相传,只准许流传在以色列十二支族的后人之间(此亦即摩西宣称以色列人为上帝选民的真正原因)。卡巴拉的教义主要分为三部分,就是卡巴拉神学(Theoretical Kabalah)、卡巴拉冥想(Meditative Kabalah)和卡巴拉咒法(Practical Kabalah)(若想多了解犹太秘教的核心教义,可参考上述提到的希伯来古籍)。
然而,创世故事与生命树的谜团,仍未能从犹太秘教的教义内全面破解,原因是有部分秘密属于不传之秘,所以若要追寻下去,必须再返本归源了解卡巴拉与生命树的源头,要知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前,他们的民族亦曾长时间生活在埃及与巴比伦一带,(若多翻查多一点考古资料,就会发现巴比伦的创世神话与创世记有很多相似之处。)最古老的生命树图形亦源出自巴比伦,犹太秘教的卡巴拉与流传在埃及的卡巴拉亦有共通之处,综合所有的埃及、巴比伦、犹太秘教的宗教信仰,与及各种远古的神话记载、考古资料,便能够推出类似结论。
以犹太秘教的观点而言,伊甸园只是一种境界,并非确实存在。“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这道太初与神同在。”实际上道就是非人格化的神,原人亚当就是天人境界,亚当夏娃的堕落,实际上就是阿含经内讲述光人下凡,因贪食果实而成为人的记载。犹太秘教有所谓全灵的概念,所有的灵乃出于全灵的分裂,实际上摩西所传是一种以身证神的神法,但由于他传法的时代,希伯来民族的民智未开,当时他们所崇拜的神祇超过百种,摩西唯有用以一念代万念的方法,将所有不同的神化为一个神,开创一个近似佛教净土宗的宗派,以供大部分人民信仰,至于真正的神法,只能无奈地只传与少数悟性较高的人民。
虽然卡巴拉是以摩西五经、犹太圣经和其它宗教学著作为基础的,但它不是作为智力训练而存在的,并且它的神秘之处也不仅是在于它孤独的实践过程,它是被用来开启人类的仁慈和博爱之用的。卡巴拉追寻两种事物,一个是与上帝的结合,一个是在世代沿袭的犹太教的框架内社交、进行家庭和公众生活。后来,那些采用卡巴拉教学的人改进了后者的内容。
传说,卡巴拉是帮助人们回归上帝的,上帝将卡巴拉传授给了几位天使,他们又转而传授给了亚当。它又被传给了诺亚,到亚伯拉罕和摩西。但在摩西五经中只有前四部书,而申命记则被遗漏了。最初有七十位长老参习了卡巴拉,而最初参习了卡巴拉的长老们,又发展了卡巴拉的其它部分。他们认为,大卫王与所罗门王也是卡巴拉的参习者。最后,这种口头的传承终于结束了,卡巴拉的知识开始被书写下来。
卡巴拉的许多基本思想和原理在诺斯替教中也能找到。因为这两者在基督时期的东地中海一带相距是很近的。
两者都在其(教义)中附予了重要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有用理智合理的想法来思索,却是可以被上帝感召的,同样的,在诺斯替教中,与上帝分隔开的人们是无知者,其罪行不被认为是过失。特殊的“灵知”可以将人类与上帝结合成一体,使人们知道上帝之所以为上帝。这些可以共享“灵知”的人是被选中的人,他们是启发人们共享上帝知识的人,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本身并未达到完美的生命状态。
卡巴拉与诺斯替教分享着相近似的目标。各个团体相互提出并解答一些宗教上的似是而非的问题。例如,为什么由“全善”的上帝创造出的世界会有好与坏,正义与邪恶之分?为什么无限的上帝会创造出有限的世界?相近似的问题还有关于世界的,关于人类的,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上帝与世界、上帝与人类的联系的。而这些问题最终的问题是,具有无限的和“全知”“全善”的上帝,如何能够让人们更了解祂。
卡巴拉似乎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问题,一是这每一个想法都是矛盾的,而上帝是所有这些包矛盾思想的总和。因此,上帝是好的也是邪恶的,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仁慈的也是冷酷的,无限的也是有限的,不可知的和可知的,而所有这一切----包含着矛盾和相对的事物,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伟大的上帝。从第一问题可以得出卡巴拉的第二个观点,即上帝与世界的间接联系。上帝看上去就像镜子中光辉的光芒,这些光芒反射到第二面镜子,又反射到第三面,第四面……这样继续下去,在这继续反射的过程中,这些光逐渐失去一部分,直到完全昏暗消失在无限的世界中。
这个光的反射理论处于卡巴拉创造世界的理论之中。最初的上帝及上帝自己发出的光(通常描述成光),从第一个起源发展出九个,这十个光的起源被叫做“源体(Sephiroth)”。

古代的卡巴拉教学中,“源体(Sephiroth)”的光组成了上帝神圣的名字,这里可以推出,“源体(Sephiroth)”是世界和宇宙,而上帝就是宇宙,因此“源体(Sephiroth)”是上帝的一方面,或一部分,也就是宇宙的一部分。卡巴拉的起源围绕着一本薄薄的叫做《Sesfer Yetzirah》(创造之书)的小书。该书的成书日期已不可考,只是知道在十世纪时该书已被使用,但似乎形成这本书大约在三世纪的时候。这本书是记录了上帝创造世界所用的方法是用三十二条神秘道路(从十个源体Sephiroth发出的)以及二十二个犹太字母表中的字母,卡巴拉相信,参照这十个“源体(Sephiroth)”,如同那些符号一样,是起源的思维,后来代表宇宙最初的形成。
十个“源体(Sephiroth)”中的每一个,都叫做“源质(Sephirot)”。它们合在一起,叫作生命之树。这树是卡巴拉冥想的中心映像。每一个“源质(Sephirot)”都描述了上帝的一个方面,他们合起来,又表示上帝神圣的名字。这棵树描述了人类更加接近上帝的上升道路。
另一个诺斯替都与卡巴拉教学中共用的体系是神的精神或灵魂,从上帝那里降落下来,并被圈囿于人的身体和物质中。这在基督时期地中海地区,很快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理论了。这些宗教的教学证明了这样的传授可以反映什么时期,什么人的信仰。
最初的九个“源质(Sephirot)”与作为基础的第十个“源质(Sephirot)”一起,形成了三个三角型。当你在卡巴拉的“源体(Sephiroth)”中沉思时,可以集中在三个三角型所代表的三个映像中的某一个上。而这映像,是反映了上帝与人类,及上帝与世界的关系。
第一个三角型代表男子使女子受孕而创造了世界和婴儿。第二个三角型代表世界和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第三个三角型代表成年人和完成的世界。这些三角型也描述了人的身体。第一个三角型;是头,第二个是躯干和手臂,第三个是腿及男人与上帝相类似的生殖器官。
在“源体(Sephiroth)”的帮助下,人类向着上帝攀登。以努力获得来自每一个“源质(Sephirot)”的某一时刻所表达的意思。
尝试穿越“源体(Sephiroth)”是极其困难的,因为每个“源质(Sephirot)”被分为四个部分,组成宇宙的四个世界,Aziluth 原型的世界,显示了所有事物的本来形状,Briah创造的世界,是原型的思想演变的样板,Yetirah形成的世界,他是表达的样板,Assirah物质世界。
“源体(Sephiroth)”也是上帝神圣的,不可知的,不可言说的名字:YHVH(Yahweh)或者是Tetragrammaaton。Tetragrammaaton是如此的神圣,正象上帝的其它的那几个名字:Elohim,Adonai和Jehovah一样。YHVH这四个字母也符合四世界。
“源体(Sephiroth)”图案的另一表达意思是,宇宙或世界是由很多层构成的,外皮看上去象层层围绕的洋葱。这是从远古到十六世纪对于世界的普遍看法。上帝居于外层,与上帝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在下一个内层,面最里面的则是物质世界的轮廓。人类的神圣灵魂从外层的上帝处降下来,到达内部的物质世界。
世界的这种洋葱结构明显的分享自诺斯替教,其主传授神的精神囿困于物质,特别是人类的灵魂。只有通过掌握那些能够令灵魂从物质的限制中逃脱的知识,才能达到目的。
这种以灵魂下降于上帝或上升回上帝作为理论基础的卡巴拉,安排十个“源质(Sephirot)”代替九个“源质(Sephirot)”是预先受到毕达哥拉斯的理论的影响,地球被单独分开作为一个单独的球体,高于它的七个“源质(Sephirot)”与行星相吻合,最顶端的两个星球则与首要的原动力或上帝相符合。
那些“源质(Sephirot)”由一些坚决的,试图改变向上接近上帝的人的方向的大天使守护着,在“源质(Sephirot)”的最底层,是大量的邪恶的能够轻易地将灵魂因于无知境地的智慧,卡巴拉控制着一些人在死之前就获得与上帝的结合。
对于卡巴拉的完善和解释进行了整整一个世纪,在十世纪卡巴拉的实践被引入意大利,并在德国散布开来。主要包括狂热的修炼、魔法仪式、重要的祈祷技巧、注视及冥想。这些技术也受到了gematria、motarikon和temurah的影响。十三世纪,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诞生了古典卡巴拉,而西班牙的希伯来人在西班牙长足的发展了它。这其中最主要的供献是《光明之书》(Sefer;ba-Zohar)。这个发展过程,直到犹太人似乎迷失了灵性为止。一年以后,一位在山洞中冥想的拉比(译注:犹太教领袖或犹太教法学的专家)听到了发自内心的声音,告诉他去教那些准备学习的人,并让那些平常的人走上这条道路。基于这种提示,“Zohar”发展出来,而教学也被信徒们记载下来。
主要来说,“Zohra”把上帝描述成“Em-Sof”(无止境的)上帝是不可知的,难以理解的象征,他由自身创造了世界,它主要致力于人类获得与神完全的结合,而所有的这些都反映在一个更高的世界中,没有什么事物可以独立于外。如此,人类藉由着提升灵魂而与上帝结合,也提升宇宙里的其他实体。
“源体(Sephiroth)”中的九个“源质(Sephirot)”与做为基础的第十个“源质(Sephirot)”一起形成了三个三角型。这些三角型垂直或水平的排列,它们之中的阳性的(确定)和阴性的(否定的)原则与中和平衡原则两两之间存在着平衡,阳性原则总是位于右边或三角型的顶端,阴性原则总是位于左边或三角型的底部。举例来说,第一个三角型里包含着Kether;Chokmah和;Binah。“源体(Sephiroth)”的三个原则,从右到左的排列是因为希伯来人的书写方式是从右至左的缘故。这些原则在功能上依照其特性和本质相一致,在总体上来说,阳性原则有时被叫做力量属性,是以确定的,积极的,有活力的,无情的为特征。阴性原则被说成是一种结合了好的特性与混合了邪恶与不祥的特性,组成了错综复杂的阴性原则。这些阴性原则的对立有时是消极的和积极和,有时是多情的和冷酷的,甚至是温柔的和残忍的。在阳性与阴性原则之间的原则,被认为是“两性同体的”,起着调和对立双方的作用。

也就是说,卡巴拉之树是人类通向神的阶梯,而在鬼泣2中,Arius通过卡巴拉之树于Argosax(神)订下契约,其参考即是来自于此。
而鬼泣2中因为进行与Argosax的契约仪式,而导致了魔界胎动,即人间与魔界合二为一,变成了内层外层的重叠世界,也与卡巴拉相互对应。
而介绍完了卡巴拉,继续说生命之树。


卡巴拉在西方传统神秘学中,它的建立是从一个称之为“生命之树”的图开始的。这图表包含着十个描绘“Sephiroth”的圆圈(单数请用Sephirah);意思指“天体”“数字”“散发”。Sephiroth从一到十都被精心安排在它们原本的领域里。每一个Sephirah都有一个原型观念。也就是说,Sephiroth表现出神格与创造这世界的步骤。在物质界中,根据着古老的观念,它们表现在神圣的范围里。
越过第一个Sephirah “Kether(Crown:王冠)”之后,遇见的是三层能量的环,第一层是虚空(原文为Ain),再来是无限(Ain-Soph),最后一层是无数的光(Ain-Soph Aur)。
这些过程显示着,从最早的无到存在个体出现的有之程序(Kether算是存在的个体)。它们没有数字,纵使是克罗利大师,也只能意思地把它们定在0、00、与000。
但这些东西在卡巴拉思想中却是很低阶的;因为它们仍具有物质的存在。其实生命之树共有四株,刚刚写的是最低阶、物质最多,名为行动界World of Action(Olam ha-Assiah)。生命之树也存在于其它三个高层的时空之中。比刚刚较高一级与物质已经很少的世界是形成界World of Formation(Olam ha-Yetzirah),柏拉图的世界大概就是那样子吧。
在Atziluth,每个Sephirah都与一个特殊少见的神灵名字有所关联。
举例∶与Geburah有关的圣灵是Elomhim Gibor,“全能的神”在Elomhim Gibor他的职务分配上是未经仁慈调和的严厉审判官与公正的分配者。下一个世界是创造界World of Creation(Olam ha-briah),身在其中的Sephiroth都与天使长有关系。在这大家会听见很熟悉的名字,如:拉菲尔、米迦勒、加百列。在Briah之上则是流出界World of Nobility(Olam ha-Atziluth),在这Sephiroth与不同的天使或主权天使有关系,如:Cherubim(四翼天使)与Seraphim(六翼天使)。
提到卡巴拉思想的象征,那就是“木”(Sephiroth:生命之木)了。在深入生命之木前,先来谈谈卡巴拉思想。卡巴拉是犹太神秘思想的最终奥义,语源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是口传、传授。据说根源于亚伯拉罕由天使传授而得知“无法以文字表示”的秘密,长久以来一直是犹太思想最神秘的部分,直到十三世纪才慢慢为人所知,之后成为炼金术师、宗教、蔷薇十字军等等的一部分思想根源。
这个生命之木是由十个圆(Sephira)与22个径(Pass)所组成。人类是关于卡巴拉生命之树的详细说明处于个别的(王国),经过22个径到十个圆,进行冥想的旅途,直到(王冠)为止。此外,据说每个圆都有守护、指导人们的大天使。
▲构成生命之木的四个阶层(这里的拼法和天禁有些不同)
(Atziluth;神性界)原型:火
(亚当加达蒙)就位在这里。上位恶魔据说也是属于这里。
(Beriah;创造界)原型:风
这里是灵与魂的领域。
(Yetzirah;形成界)原型:水
人类灵魂的领域,由此开始,有了男女。被认为是元素的世界。
(Assiah;物质界)原型:地
人类生存的世界,灵魂在此有了肉体。
十个原质(The Ten Sephiroth):在卡巴拉的历史发展中,不同学派对质点提出了不同的构成结构,表达了不同的灵性层面。计数到十的传统始于《创世之书》,“虚无的十位质点,既非九,也非十一”。 虽然不同学派总共列出了十一个质点,但其中的两个质点(Keter与Da'at)被看作是同一本质的潜意识表现与意识的表现,所以这十一个质点归为十个类别。
现在的卡巴拉生命树概念为由中世纪犹太神秘主义者犹太教教士“拉比”所创,他将过去的知识,以数字和字母的方式结合起来,作为解答宗教哲学问题上之依据。后来犹太教徒更进一步将事物起源区分为经由22条路径环环相扣的10个数字,每个数字都对应一个希伯来文字母,具体的分类图表则用生命之树来表示。十三世纪因《光辉之书》(SEFHER HAZOHAR)而广为人知,这种说法到了十六世纪已经发展成类似基督教形式的哲学理论。全世界有许多宗教和流派信奉不同的生命树概念。亚森尼派甚至以生命之树(SEPHIROTH)为信仰核心,但是亚森尼的生命之树反倒比较接近印度玄学的领域。SEPHIROTH的真义是象征人类获得救赎的过程。线代表“存在的形式”(FORMS OF EXISTRNCE),圆代表知觉的形式(FORMS OF CONSCLOUSNESS),前者是“智慧的次路径”,后者是“智慧的主路径”,整副图象由“力”(FORCE)沉淀到“型”(FORM),即救赎的过程。
对于卡巴拉生命树的看法,一般都认为生命树中的十个球面代表神的十个面,左边代表男性,右边代表女性,而中间则是二者和协地带。对信徒而言那十个球面也代表人类所能够取得的能量中心,这是古代宗教发展出来关于“神”的观念。以石炭和火焰作比喻,人在黑暗中是无法分辨出黑炭的存在的,但是一旦黑炭燃烧放出光芒,人就可以发现它的存在,可是火焰只是黑炭所表达出来的性质中的一种,决不是代表黑炭的全部。古代思想家认为“神”也是这样子的存在,于是设计了十种阶段的神的属性,称为“卡巴拉”,而连接这十种属性的流出经路的结构,就称为“卡巴拉生命树 ”。
(Geburah;严厉)-(Camael;[url]http://卡麦尔[/url])别名是“天使的外科医生”。数字是5,颜色是红色,图形是五角形,金属是铁,宝石是红宝石,惑星以火星为象徴。也被称为天空的外科医生。神名是Elohim・Gibor。守护天使是Camael。
通过这些你基本上能够意识到,鬼泣2中为什么会运用到卡巴拉树作为背景素材了
而卡巴拉的最顶层提到的
越过第一个Sephirah “Kether(Crown:王冠)”之后,遇见的是三层能量的环,
第一层是虚空(原文为Ain),
再来是无限(Ain-Soph),
最后一层是无数的光(Ain-Soph Aur)。
即可以对应游戏中,混沌祭坛地面象征Argosax的图案——太阳(关于太阳在卡巴拉体系和赫尔墨斯中的象征上面已经说了。)



而仔细观察的话,还会发现在太阳中间,有一个双蛇杖的图案,双蛇杖又是什么呢?
双蛇杖同样出自基督教与赫尔墨斯主义,同时也有永恒无限的象征。

双蛇双翼之杖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的神使赫尔墨斯/马克里之魔杖。而单蛇之杖则为罗马神话中之医神亚希彼斯之主要表征。传统上的看法均认为单蛇之杖才是正统的医学标帜。不管是单蛇杖也好或双蛇杖也好,两者皆隐含了「性」的含义,表示疗疾养伤之根本来自于创造生命的神奇力量,梵文中的昆达里尼(Kundalini),中文译作「灵量」可以与之对应。总之,蛇杖象征神奇的医术和中立的医德。
双蛇杖双蛇杖(caduceus;希腊语karukeion),是神的信使赫尔墨斯/马克里的标志,也代表了传令棒,两条蛇缠绕左右,两头相对,有的杖顶端有一对天使的翅膀。现代人将双蛇杖视为贸易和运输行业的象征,也象征著医学以及炼金术。也有这样的传说,当马克里将手杖丢到正在撕咬的两条蛇中间,两条蛇就重归於好。因此,双蛇杖亦被视为和平象征。
起死回生的力量
十字架在基督教信仰里象征着救赎,因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三日后从死里复活,所以十字架也代表着医治和起死回生的力量,新约写道:「就好像摩西在旷野中高举蛇,人子也被高举起来,使那些相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在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因为以色列人怨讟耶和华神和摩西,所以凡被火蛇咬的人就死了。“百姓到摩西那里,说:‘我们怨讟耶和华和你,有罪了。求你祷告耶和华,叫这些蛇离开我们。’于是摩西为百姓祷告。耶和华对摩西说:‘你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摩西便造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
Caduceus
双蛇杖是赫尔墨斯主义的象征,即三倍伟大赫尔墨斯Hermes Trismegistos(ρμ Τρισμγιστο)。
而赫尔墨斯即是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亚十二主神之一,古埃及神话的智慧和知识之神托特,或法老,或传说中的炼金术创始人。
埃及的Hermes Trismegistus=希腊的Hermes=罗马的Mercurius


在鬼泣2中,除了地面太阳中间,祭坛的背景也是由许多的双蛇杖组成。





巨大的卡巴拉树和双蛇杖图案



太阳图案,双蛇杖祭坛,卡巴拉之树,以及太一壁画。
这些构成了Argosax的全部象征,即卡巴拉犹太隐秘论里,象征着太一的,不死性的,代表太阳(无限的光)的神格。
而Arius做的,就是通过卡巴拉与“神”结合,达到“原人”境界。
这就是鬼泣2里对于Argosax的神学参照和隐喻,不同于初代魔帝直观的以文艺复兴后人格化的刻板印象的神的形象来塑造,Argosax的塑造则是彻彻底底的走了炼金术和旧约中的非人格化神的参考与隐喻,当然,这也导致了对神学不是很了解的玩家,是根本无法察觉的。
除此之外,为什么鬼泣2中有Argosax一旦降临,人间就会毁灭的设定?这是因为在犹太体系宗教中,非人格化的神本来就是无法降临人间的,只有在末日来临时,弥赛亚才会降临,而对于神的召唤,必然是毁灭世界的。
10○ = 1□ -------Ipsissimus(自己自身者)--- Kether 王冠
超越一切低等级的理解,无论如何都是完全无限制的,现有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间的质量和数量对其都是无区别的,对应生命之树的kether,最高等级的自我,只有达到灭尽定才可理解,几乎完全不处于物理宇宙(物理平面)内。自己自身者在单词宇宙的完美平衡上是没有限制,必要性,生命的
Ipsissimus有着“源于自身的”“自我”的意思
Ipsissimus所对应的kether的神名Eheieh
Eheieh这个神名的意思是 「i am becoming what i am becoming」 也有译成「i am so i am」, 「我存在所以我存在」.
Eheieh为最高神格,Jehovah(耶和华)则为为体现的最高神格
《出埃及记》中Jehovah(耶和华)告诫摩西:凡见神颜面的人都必死(实为消失),这里的神即是Eheieh。
注意看祭坛的那些花纹一样的文字,正是楔形文字。



而事实上除了楔形文字,鬼泣2中两河流域的文明影子,可多不胜数呢。
比如M11~M12这两关里,几乎涵盖了整个西亚地区古典文化的影子,从古波斯到两河流域皆有。
·波斯建筑:
M11的地下遗迹的入口,是参考了波斯建筑与花纹建造的:





与之相似的波斯风格建筑:


而进入了遗迹后,则由波斯风格变成了公元前的两河流域文明与克里特岛风格:
两河流域文明


克里特风格





继续向着深处走,依然会有许多的两河流域风格的浮雕。


墙壁上的动物绘画



需要说一下的是这里刻着的红色文字,因为没有太好的办法靠近看,大致上能看出是希腊字母(本来认为是楔形文字,但觉得不太像。)


对比一下,应该是古希腊字母。

图案比较诡异的西亚地区壁画(黄金)


而我虽然没找到接近的考据,但这些两河流域的黄金制品与其很接近。


而这里,则完全是两河流域的雕塑风格了,甚至直接是用阿卡德王朝的萨尔贡像融合神话雕塑的产物



而这种风格,就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特征。
对了,这里再说一说M17的混沌祭坛的太一(Argosax壁画)的壁画风格
与鬼泣1的文艺复兴风格不同,鬼泣2里运用了大量中世纪~古典时代的小亚细亚、西亚、古罗马古希腊的文明。
这幅混沌霸王的壁画也是如此,它的特点是在透视画法诞生前的,中世纪乃至更早的1~4世纪的古典壁画风格。





说完这些,我再继续挖掘一些鬼泣2的文化考究好了(其实主题已经说完了)



这些地中海的石头小镇熟悉不熟悉?
没错,这就是鬼泣2M1的后半部分场景



至于M3就是典型的欧洲城市街道(你可以在英国,布拉格等大多数欧洲国家见到这类街道。





而之后的摩天大厦关卡,是参考的美国芝加哥的街道建造的。







最后来说说我一直很在意的灾祸之塔的原型……其实这家伙确实有原型,是一个巨神像



(注:其实根据以前的考据,灾祸之塔还代表建造巴别塔的巨人宁录,原型也包含百鬼夜行中的大妖荒骷髅。)
考据的来源就是它那剩下的半张雕塑外壳。
头饰很有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风格。
但因此其可能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某个神或者人物作为雕像参考完成的。
总结
鬼泣2与鬼泣1不同,参照的文化非常多,时间也相当的大,从人类已知最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到中世纪的浮雕,从文艺复兴后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摩天大厦都有。
可以说鬼泣2的文化底蕴是相当强大的。——可惜,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剧情衬托,令这些东西被遗忘在了游戏中。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小镇,到爱琴海沿岸的村落,再到19、20世纪的欧洲街道,还有发达的美国。
从波斯到美索不达米亚再到克里特岛,从波斯花纹到楔形文字在到古希腊字母。
从古代旧约隐秘宗教到中世纪的神秘炼金占星术。
从暴君雕像到三倍伟大赫尔墨斯预言者。
以及代表了非人格化上帝的最终BOSS。
而鬼泣2丰富的神学隐喻也是历代登峰造极的,特别是对于隐喻了真正的犹太教非人格化的,炼金术与神秘主义的隐秘太一的Argosax,可以看出在鬼泣2的制作班子里有对神学非常了解的高手存在。而这远比鬼泣1中以世俗化的刻板形象的人格化的上帝作为参照的Mundus要高深的太多,这也是我说的为什么鬼泣续作就算有比鬼泣2的BOSS剧情里更强大的设定,也依然不能和鬼泣2的BOSS在身份上比肩,因为这就是现实神学的份量啊(除非再有一个按照鬼泣2这种方向设定的BOSS,而且比鬼泣2设定的更丰富)。——可惜,因为没有一个好的设定,这些登峰造极的隐喻也没有被真正的探求出来。


最后还是贴上BOSS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