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实践答疑 | 一文读懂本地化

2022-04-27 20:23 作者:翻译技术点津  | 我要投稿

本地化的由来

        “本地化”(localization)是一个书面词汇,通俗一点讲,把它叫成“本土化”,其实也不算太错。想一想“本土化”包含的内容,大略就能明白“本地化”要干什么了(purpose)。淮南的橘子种到淮北去,就会变成枳,又涩又小,无法下咽,这就是因为“本土化”做得不到家的缘故。外国的产品和服务,原样搬到中国来,省却“本地化”的努力,一样免不了“淮橘为枳”的命运。
        所以,当某个公司或者机构希望将其产品或服务推广到本土以外的地方时,就少不了“本地化”的环节。大抵要先去考察一下当地的各种环境,然后相应地改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使之看起来如同本地产出的一样,从而尽量淡化其在最终用户眼中的外来色彩,目的则无非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在当地市场最大可能的接受程度

本地化项目流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本地化”的过程也日趋规范,大体说来,它包括以下环节:
        第一个环节自然是翻译(translation)。要想当地的人们听得明白而且看得懂,势必要将产品或服务的介绍、宣传、帮助文档(introduction, promotion, help documents)等内容都翻译成当地的语言;但单纯的翻译是远远不够的,本地化过程中的翻译环节还有一道特别的工序,即针对当地的文化环境(culture-context)进行适当的润饰。这就是为什么“Pentium”最后定格成“奔腾”、“Centrino”最后确定为“迅驰”,不是机械地音译或硬译,而是要融入当地的很多文化意味(culture sense)。

        第二个环节,就是将翻译好的文字准备为当地适用的印刷或电子格式,即通常所讲的本地化桌面排版(DTP。各个国家在出版方面的规范不尽相同,比如英文按字母排序,中文则依照拼音或笔画排序,等等。桌面出版的目的就是保证各种印刷或电子文档符合当地人的阅读习惯(adaptive reading),让人们即使把微软和金山的海报放在一起比对,也看不出任何外来的痕迹。

        第三个环节:本地化工程(localization projects)其中还包括当地应用功能再建,软件测试和发布等流程。
        最后,为了确保上述环节能够顺畅地运转,本地化项目管理就在这其中发挥着枢纽和桥梁的作用。

本地化业务基本术语

1.   本地化 Localization (L10n)

        将一个产品按特定国家/地区或语言市场的需要进行加工,使之满足特定市场上的用户对语言和文化的特殊要求的软件生产活动。

2.   国际化 Internationalization (I18n)

        在程序设计和文档开发过程中,使功能和代码设计能够处理多种语言和文化传统,从而在创建不同语言版本时,不需要重新设计源程序代码的软件工程方法。

3.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G11n)

        软件产品或应用产品为进入全球市场而必须进行的系列工程和商务活动,如正确的国际化设计、本地化集成,以及在全球市场进行市场推广、销售和支持的全部过程。

4.   本地化能力 Localizability

        不需要重新设计或修改代码、将程序的用户界面翻译成任何目标语言的能力。本地化能力是表征软件产品实现本地化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5.   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QA)

        系统性地对项目、服务或其他交付物进行全方位监控和评估以确保交付物符合质量标准的方法和流程。

6.   第三方质量保证 Third-party QA

        客户指定独立的第三方对某本地化服务提供商的交付物执行质量监控和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7.   翻译错误率 Translation Error Rate

        一个度量翻译质量的指标,通常按每千字中出现的错误的比例来计算。

8.   用户界面 User Interface (UI)

        软件中与用户交互的全部元素的集合,包括对话框、菜单和屏幕提示信息等。

9.   用户帮助 User Assistant (UA)

        也称联机帮助 (OnlineHelp),或者用户教育 (UserEducation, UE),指集成在软件当中,为最终用户方便快捷的使用软件而提供的操作指南。

        借助用户帮助,用户可以在使用软件产品时随时查询相关信息。用户帮助代替了书面的用户手册,提供了一个面向任务的、快捷的帮助信息查询环境。

10. 本地化测试 Localization Testing

        对产品的本地化版本进行的测试,其目的是测试特定目标区域设置的软件本地化的质量。本地化测试的环境通常是在本地化的操作系统上安装本地化的产品。根据具体的测试角度,本地化测试又细分为本地化功能测试、外观测试(或可视化测试)和语言测试。

11. 国际化测试 Internationalization Testing

        软件经过国际化设计后,对软件的国际化功能和本地化支持程度的测试,用来验证软件的全球可用性和软件的本地化能力。

12. 冻结 Freeze

        在软件进入最终本地化和测试之前,需要“冻结(Freeze)”用户界面和特征设计,保证软件在发布之前不再对需要本地化的内容进行改动。因为,每次改动用户界面,本地化过程都需要重新翻译一次,相应的联机帮助文档和本地化的软件手册等的内容也需要重新更新,这样会增加项目成本,延迟本地化版本的发布。

13.输入法编辑器 Input Method Editor (IME)

        为了确保正确地输入本地化文字,汉语、日语和朝鲜语等语言使用“输入方法编辑器(Input Method Editor-IME)”。由于数据的输入、显示和输出都是与字体技术紧密相连的处理过程,因此,应正确地使用字体的方式。

14. 应用程序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应用程序接口(API)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或指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原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计算机辅助翻译中经常要调取机器翻译的翻译API。

其他相关内容

        除了以上内容,我们还曾推送过有关本地化其他相关内容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下方链接直接跳转。

  • 软件本地化流程的十条守则

  • 本地化岗位--项目管理类

  • 本地化岗位--语言及语言质量类

参考

[1] LingoesFamily武哥. 本地化(localization)的由来. LingoesFamily武哥, 2020,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2212644.

[2] 中国翻译协会. 本地化业务基本术语. 中国译协网, 2016, http://forum.china.com.cn/portal.php?mod=attachment&id=14056.

[3] LingoesFamily武哥. 本地化翻译术语(localization terms). LingoesFamily武哥, 2020,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2277526.

编辑:冯春霈

排版:冯春霈

审核:贺文惠

图源:网络

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微信公众号“语言服务行业”,致力于语言服务行业资讯、洞察、洞见~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实践答疑 | 一文读懂本地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