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全科试卷答案

2023-02-26 01:03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封建国家的发展

教学理念

1、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为线索,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2、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

3、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起学生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致力于让学生有所获益。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讲述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这个时期是一个从大分裂到大统一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民族交融、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开放活跃,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繁荣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到达了一个高峰,在思想、文艺、科技、文化交流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本课内容包括:三国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

技”和“中外文化交流”四方面内容。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繁琐,文化领域成就众多,高一学生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已经知道了一些本时期的中国文化成就,但关于这一阶段文化的特征表现以及为何具有这些特征,还需要在思维上作一个理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理解主流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等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时空观念:按照朝代顺序梳理文化发展的表现,落实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通过对史料研读与分析,认识文化发展的原因。

历史解释:通过对史料解读分析,理解文化体现的时代性。

家国情怀:感受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多元与繁荣,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难点】:儒学的新发展、佛教的发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问题引领法、史料教学法、分析探究法、图片展示法、微课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通过欣赏经典咏流传《敕勒歌》导入本课

【设计思路】更快地把学生带入那个时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讲授新课】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知识回顾】☆春秋至西汉的儒学发展历程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及时回忆巩固基础知识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全科试卷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