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日本丰田也要叛变氢能源汽车?日系三杰集体跳槽电动汽车!

2021-12-27 22:26 作者:那兔说事儿  | 我要投稿


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中,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汽车大厂,宣布了自己的电动化转型目标。这里面既有大众、奔驰、宝马,也有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就连最头铁的日系三杰:丰田、本田和日产,也都分别宣布了各自的电动化转型目标。时间选择上也大同小异:不是2025,就是2030。

丰田章男

而就在去年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年会上,身为会长的丰田汽车大当家丰田章男,还在大骂电动汽车是垃圾,既不环保、也不省钱。没想到一年之后的今天,还是那个丰田家族的掌门人,竟然一口气发布了15款全新的电动车型。

轿车、SUV、MPV、到跑车、皮卡甚至K-Car,基本上涵盖了全部的乘用车领域。这不知道的,以为是恒大的许老板,又出来造车了呢。

丰田章男

在这次的新车发布会上,丰田章男情真意切地说:“选择纯电动战略,是丰田最有前途的选择之一。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老大,丰田有责任助力全球碳中和的目标,维护这个星球上的人类,继续幸福的生活。”

说最狠的话,认最快的怂啊。能把打脸的话说得这么高大上,丰田家族的掌门人,确实是有两把刷子啊。

大家好,我是那兔。上次聊完德系车企与特斯拉之间的竞争,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另一个汽车制造大国:霓虹国日本。看看面对汹涌而来的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浪潮,日系车企又是如何应对的。

其实在汽车往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这个问题上,抵触情绪最大的,就是日本了,尤其是日本汽车界的老大哥丰田。

在今年开完气候峰会后,日本政府终于无奈地宣布:将以电动汽车作为碳中和的重要手段。虽然没有明说放弃氢能源汽车,但也大差不差了。

丰田章男

听到这个消息的丰田章男,蹭的一下就急了。就在三个月前的九月份,身为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的丰田章男,对日本政府出台的“以电动汽车为中心”的碳中和策略,进行了严厉批评。他认为贸然推动电动化,将会让整个日本汽车行业受到严重冲击。未来的日本汽车产业,可能将有超过500万员工,面临失业的危机。

这话算是说到根儿上了。正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啊。对于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国家来说,尤其是日本,坚持发展燃油车,就像守护那条千万人开凿的大运河。

而走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道路,就像放弃大运河去走海运一样。而且现在的海面上,已经有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甚至是华为,这样的航海高手了。

可唯独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选择了氢能源汽车路线。而且把几乎所有的相关专利吃干抹净,全部握在手上,生怕别人学到一点东西。这就像日本人不走海路,而是在运河旁边,自己又闷头挖了一条运河。只不过这条运河上,只有它自己这条大和号。

最后的结果就是,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本子,你还是自己玩吧。

其实不止中美不鸟日本的技术路线,就连日系三杰中的另外两家:日产和本田。也都已经分别在今年年初和年中,宣布暂停开发和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了。

这下好了,丰田家族的掌门人,真就成了孤家寡人了。那兔我还真是希望,日系三杰能够像当年的招核男儿一样,抱着它们的氢气罐,和整个日本的汽车产业界,再来个“一亿国民总玉碎”呢。没想到啊,这才几个月就认怂了。

可惜,真是太可惜了。

目前为止,只剩下丰田一家,还在氢能源这条路上苦苦支撑。听说最近终于拉下脸来,跑到我们中国寻求合作了,也真是委屈你了。

顺便说一下,同样走在氢能源路线前列腺上的车企,还有韩国的现代汽车。日韩这两位死对头,在点错科技树这方面,倒是出奇的一致。

其实在电动汽车这个领域,丰田也不是没有动作。早在1992年,丰田就成立了电动汽车研发部。不过由于当时的丰田,还处于燃油车的红利时期,并没有把纯电动作为未来路线,而是选择了THS混动技术为辅氢能源汽车为最终目标的技术路线。

而丰田在电动汽车领域最惨的经历,就是错过了特斯拉这只潜力股。这还要从2010年说起,当时马斯克的特斯拉,可不像现在这样风光。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没过去,那时的特斯拉是真穷。

于是马斯克就邀请丰田章男,来自己加州的家中,开着特斯拉的第一款Roadster跑车兜兜风,谈谈合作。

特斯拉弗里蒙特超级工厂

丰田章男本人也是技术控,跟马斯克自然也是很聊得来。于是便欣然答应,用5000万美元买下了特斯拉约2.5%的股份。然后又将丰田位于硅谷附近的一座废弃工厂,低价卖给了特斯拉。这也就是后来的特斯拉弗里蒙特超级工厂,是特斯拉最大的产能基地。

不过后来由于合作不顺利,两家公司的蜜月期也就结束了。在2017年,丰田便抛售了特斯拉的股票。我查了查当时特斯拉的股价,只有50美元。而现在呢,则是1000多美元。

而且最气人的是,一个汽车销量,只有我丰田一个小指头这么大的特斯拉,市值竟然是我丰田的四倍还要多。此刻丰田章男的内心,肯定是奔溃的。当初我咋就那么冲动呢,就算不合作了,也别把特斯拉的股票给卖了啊。

如果按照特斯拉现在超过万亿美元的市值计算,2.5%的股份,至少也值250亿美元啊。不多不多,也就是十分之一个丰田。而当年的投入,只有区区5000万美元。

能和丰田章男有一拼的,也就只有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了。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去年年底,丰田汽车因燃油泵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了280万辆汽车。而就在这个月,丰田又因为发动机部件问题,被市场监管总局勒令召回90万辆汽车。车型囊括了威兰达、凯美瑞、雷克萨斯ES、RAV4荣放、亚洲龙等几乎所有丰田重磅车型。

而且这些车型,大部分出自于被丰田吹上天的TNGA架构。而丰田未来的电动化车型,同样也是基于TNGA架构的e平台。

所以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人,会愿意不惜加价,去购买丰田的汽车。加价买车这样的魔幻操作,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只有咱们中国的消费者干得出来。

说完丰田与特斯拉的恩怨情仇,让我们再看看丰田与比亚迪的那些事儿。

要说在电动汽车这个赛道上,哪一家车企最像丰田,那肯定是比亚迪。自打船夫哥决定造车的那一天起,就是以丰田为师的。

别的不说,比亚迪的第一辆爆款车型比亚迪F3,当年就是几乎100%山寨的丰田花冠。从里到外除了车标和价格,几乎是一模一样啊。

这还只是产品上,在企业管理与发展上,比亚迪同样也是学习丰田,走“垂直整合”模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所有关于混动和纯电的技术和供应链,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成为了如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丰田。

唯独在未来的技术发展路线上,丰田选择了混动+氢能源模式比亚迪则坚定地选择混动+纯电模式。现在来看,显然是船夫哥比丰田章男技高一筹啊。丰田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与当年山寨自己的比亚迪合作。

就在今年,丰田找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用比亚迪的全套技术和丰田的车标,生产一辆纯电动轿车。乖乖,世界汽车销量一哥的丰田,竟然要用一家中国车企的技术,生产自家的汽车,这可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的头一次啊。

就在国人还在嫌弃比亚迪土,开出去没面子的时候,丰田的高管们早在2015年,比亚迪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唐的时候,就已经感到深深的焦虑。

在2017年,丰田分管技术的执行副总裁茂树茂重,就在日本总部附近的丰田城试验场,试驾了包括唐在内的多辆比亚迪汽车。随后直奔比亚迪的深圳总部,找到了船夫哥,想看看它还有啥好东西。

船夫哥也是很大方,把当时还处于研发中的比亚迪汉EV原型车,让一众丰田的技术高管体验体验。

据当时参与试驾的一位丰田高管回忆说,虽然不能完全保证比亚迪新车的长期质量,但这些车型在设计、质量方面显示出的成熟度,已经超出日本高管的预期。而且最可怕的是,这些汽车在中国,要比丰田的合资车型便宜很多。

也就是从那时起,丰田才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和比亚迪合作。所以当今天船夫哥被俞敏洪问到,丰田为什么会找你合作时,船夫哥的回答是:“当然是我的技术比它好了。”

如今不只是纯电,就连混动这个日本人最擅长的领域,比亚迪也是在不断蚕食丰田这位老师傅的地盘。最后不得不把自己的THS混动技术,下放给广汽传祺这个在中国的干儿子。

电动化对于日本车企来说,只能算是第一关,最难的还是汽车的智能化。就日本人那个死脑筋,简直是比德国人还要轴。

别的不说,就我家那辆2012款的CRV,快开了十年了。可是我看了看现款的CRV,内饰和中控简直还和我家那辆一模一样。当然日系车,也有日系车的优点。比如开了十年也没啥大毛病,而且以前的CRV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来个机油乳化啥的。

对比丰田这样的日系车企,在汽车智能化上不思进取的吃老本,中国的科技企业,早就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

就在12月23日,在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负责华为汽车业务的余承东,发布了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汽车:AITO问界M5

事实上,在智能汽车这个产业链上,华为几乎拥有了全套的技术。其五大业务板块,覆盖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其中电驱动系统、车载电源、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都已经推出了量产产品,并且实现了商用。而且这些技术,放在如今的汽车领域,全部都处于第一梯队。

在传统汽车走向完全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以后,传统部件的构成只会占30-40%,而剩余的60-70%是与电子、计算、通信、软件相关。所以造车对于华为来说,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就看它愿不愿意了。

以后以丰田为首的日系车企,所面对的对手,绝不只是吉利长城奇瑞,或者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还有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


什么?日本丰田也要叛变氢能源汽车?日系三杰集体跳槽电动汽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