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洋三所的鲸豚馆

亮记生物鉴定 厦门博物志4 视频笔记
本期视频出现的生物∶灰鲸、鲸鲨、瘤齿喙鲸、达摩鲨、腔棘鱼、花斑原海豚、中华白海豚、海豹科(威德尔海豹、食蟹海豹)
1、灰鲸
视频中灰鲸标本的由来
是在平潭岛困在渔民放的定置网中搁浅死掉的,请当地的屠夫解剖,运到海洋三所的鲸豚馆做标本
科普
①鲸须不是牙进化来的,它是口腔表皮的衍生物
②灰鲸身上会附生藤壶、鲸虱,不会附身牡蛎(视频中的牡蛎壳是粘上去代替藤壶的)
③视频中的标本鲸须是用树脂、松针和扫把做的
简介∶灰鲸(学名:Eschrichtius robustus)隶属于鲸偶蹄目须鲸亚目灰鲸科,它的成体长10至15米(雌鲸略大于雄鲸),最大体重超过35吨。
别名∶克鲸、掘贝者、弱鲸
分布区域∶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北美洲沿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日本海和中国的黄海、东海、南海等温带海域附近。


2、鲸鲨
科普∶视频中的鲸鲨标本是平潭渔民误捕捞出售后追回的
简介∶鲸鲨(学名∶Rhincodon typus (Smith, 1828)),鲸鲨科鲸鲨属的鲨鱼。鲸鲨仅1科1属1种。身体庞大,全长可达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属大洋性鱼类。食大量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
别名∶豆腐鲨、大憨鲨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各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国各海区夏、秋季节都有分布。


3、瘤齿喙鲸
简介∶瘤齿喙鲸(学名:Mesoplodon densirostris)隶属于喙鲸科喙鲸属。喜欢深水海域,潜水可达45分钟以上,它们的主要食物可能是大洋中层的乌贼类和鱼类。
特点∶下颚隆起处长有两颗巨大的牙齿,好像一对角
别名∶布氏中喙鲸、钝喙鲸、柏氏中喙鲸

4、达摩鲨
简介∶达摩鲨(学名:Isistius brasiliensis)隶属于黑棘鲛科鲨鱼属,是深海小型鲨,最长约50公分。昼夜垂直洄游,常在水深85~3500公尺处。卵胎生。
特点∶具吸吮式嘴唇,可营外部寄生生活。能吸附在大鱼或鲸豚身上,用剃刀状下颚齿咬破皮肤和肉
别名∶巴西达摩鲨、雪茄达摩鲨、雪茄鲛
分布区域∶分布于南、北纬30℃之间的世界各大洋,主要分布于中太平洋。

5、腔棘鱼
简介∶腔棘鱼(学名:Latimeria chalumnae)体长2米,是腔棘鱼目矛尾鱼科的唯一种,是唯一现生的总鳍鱼类。
别名∶兰丝玛丽亚,矛尾鱼,空棘鱼,拉蒂迈鱼
分布区域∶印度太平洋
科普∶
①腔棘鱼属于肉鳍鱼类,远古时代肉鳍鱼分了三支,一支变成了肺鱼,一支登上陆地其变成了哺乳动物,我们的胳膊就是胸鳍,腿就是腹鳍。
②腔棘鱼并没有灭绝


6、花斑原海豚
简介∶花斑原海豚(学名:Stenella frontalis)隶属于海豚科原海豚属。性情活泼,喜跃出水面,******游泳。通常都以各种无脊椎动物、小鳗鱼和鲱鱼为食。
别名∶花斑细吻海豚、勒副喙豚、古氏喙豚、辔海豚
分布区域∶大西洋海域、在我国仅见于台湾基隆、苏澳附近沿海,以及广东汕头沿海、广西钦州北部湾等地。

7、中华白海豚
简介∶中华白海豚(学名:Sousa chinensis),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虎鲸的近亲。和人类一样恒温,用肺部呼吸、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
别名∶妈祖鱼、粉红海豚、镇江鱼、太平洋驼海豚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见于中国东南部沿海


8、海豹科
科普∶
①海豹是没有耳朵的,只有两个耳孔
②视频中的两只分别为食蟹海豹和威德尔海豹。2014年海洋三所在南极发现的两只海豹尸体请示拿回来做成标本
简介∶海豹(学名∶Phocidae)是对鳍足亚目种海豹科动物的统称
分布区域∶分布在北极、南极周围附近及温带或热带海洋中
①威德尔海豹
威德尔海豹,体长3米左右,体重300多kg,喜栖于与南极大陆相联的固定冰上,是哺乳动物中分布最南的种,也是南极比较常见的海豹。 它的潜水能力很强,可潜入600多米的深处,持续43分钟,潜水能力居鳍脚勒动物之冠。以捕食鱼类(杜父鱼)和乌贼为生。


②食蟹海豹
食蟹海豹,雌性体长多在2.16-2.41m,最长3.00m;雄兽2.03-2.41m,最长2.57m,重200-300kg,主要以磷虾为食,食性与须鲸相似。喜群居,在冰上活动灵巧而迅速,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周围,亦属南极沿岸的特有动物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
维基百科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