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记“ChatGPT的时与势”讲座
因学校要求学术讲座听满三场才能拿到课外学分,今天特意去另一个校区听近来大火的“ChatGPT”相关的讲座。 小小的教室里三层外三层,很多同学没有位置,一时手足无措地愣站在最后。从隔壁拖来椅子,把教室中间的过道也摆得满满当当后,讲座开始了。 演讲人史老师没有过多介绍自己,开门见山就讲起了ChatGPT的来历。它的母公司是OpenAI,不过商业化后代码就不再开源,至少目前国内是用不了了,得国外手机号注册。当年谷歌收了DeepMind(阿尔法狗的母公司)后,一个风投人感到了危机,于是在一次宴会上组建了一个实验室,以期在人工智能领域避免谷歌的垄断,这个实验室就是OpenAI。过了几年,微软投资了OpenAI。 两家开发的内容对比下来都差不多,你研发我也研发,为啥偏偏ChatGPT就那么出圈儿呢?因为人家优秀(雾)。 ChatGPT有几项核心技术的突破,神经网络语言模型、超大的语言模型、思维链、指令调整等等。这些我都听不太懂。只知道ChatGPT有四十多个技能,写诗、编程、写音乐、对话等等等,可能不是每项都顶尖,但人家是综合型优秀选手。把人的能力整合到一个小网络里,再由这个小网络去指导整个大的神经网络,还有由一步就能想到后面两步的思维链以及人为的调整再到自主调整等等,这些凑到一起,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它的反应和人很像。(这么说来有点像系统的涌现性) 就这么听得神乎其神、云里雾里,就要拜会周公之际,又听史老师说,AI也是有缺点的。 我竖起耳朵,原来AI对于输出的结果没有判断力,辨识不出好坏。它也无法从0到1,创造一个网络中从未出现的东西。(那长颈鹿乌龟怎么说。非线性向量叠加不算创新吗?我不理解。) 后来又说到ChatGPT对教育、对金融、对医疗等各行业的影响,以及一些目前受关注的科技板块。这些印象不深,反倒是后面的提问环节好玩得很。 有个AI前段时间被观察到好像有了直觉,有类似情感的产生,以后AI真的会有感情吗?有一种芯片,ChatGPT用到了三百多万个,但这家芯片禁止出口中国,卡脖子技术多久能突破?ChatGPT的商业价值要怎么实现?…… 可惜这些问题现在本就没有答案,自然也不会有正面的回答,博闻广识的老师又举了很多例子,可惜我一个也记不得了。只记得有个八九岁小女孩的妈妈在提问,孩子已经上了两门编程、一门无人机,已经很多了,还要怎样才能往人工智能方面靠,未来才不会被AI取代。老师的回答让人意外,“英语、数学和庞大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