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魔法打败魔法的环保电影

这个电影大概是想表达一个环保主体,影片里的教授被设定为“擅长科学和魔法的有机结合”,剑指化学,变形魔法的设定也似乎是在暗示基因改造。蓝花直接服用可以给人魔力,让主角体验各种美好的东西(指撒谎吹牛偷东西),进行开发则会爆炸甚至变成史莱姆怪。整片洋溢着一种“纯天然最美好,人工改造一定是坏东西”的氛围,先不说这种价值观有没有问题,电影的表现手法真的大丈夫?
影片中的反派校长和教授也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怪人,他们进行蓝花实验并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力量统治世界,作为一个校长和教师,他们只想教出完美的,会所有魔法的学生,想要改变世界,让所有人都可以使用魔法。总结来说这两个人将一生献给了一个不求回报,让世界更美好的事业。为什么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两个人很伟大?
为了让反派显得邪恶,编剧给校长和教授设计了好几个人道主义危机。第一是拿动物做实验,这个黑点真的不痛不痒,要么实验停滞要么用动物做实验,科学(魔法)的进步必然有所牺牲。第二个是用志愿者做人体实验。就校长和做实验的学生在进行实验前先拥抱的场景看,学生大概是自愿为科学献身的。拿别人孩子做实验(有风险但一旦成功这个学生就能成为超级法师),虽然缺德但也不是说不过去,只能说太过鲁莽和极端。不过这里非常奇怪的一点就是,校长在做普通变形魔法实验的时候还是动物实验,用蓝花做魔力灌输为什么就不用动物先试一下,而是选择直接上人?和喜爱学生的人设冲突了。第三个黑点就是出尔反尔把彼得和玛丽绑票,理由是要拿他俩用做实验材料,这就更说不过去了,因此引出第四个黑点:在主角不同意的情况下拿主角做实验材料。
我认为的全片最神奇的逻辑来了:要知道校长做的实验不是丧心病狂的活体解剖,而是尝试制造一个超级法师,就好像给美国队长打药让他变强一样,对被试者来说,有风险但回报丰厚(也没见过有人黑《美国队长》里拿活人实验不人道),为什么在本片就搞的好像十恶不赦得强行绑一个人来改造。能在最好的魔法学校担任校长,校长在魔法界的威望必然不低,就不能再找一个志愿者吗?校长满腔好意,非常自信她的实验可以成功(尽管观众都知道这个实验必然失败),自信到不惜使用所有蓝花(你不是要让所有人都用魔法吗?为啥不留下点),很难理解她用彼得这个完全不知底细的外人做实验的心态,万一彼得是个坏人,得到力量后四处破坏怎么办?绑架彼得做实验真的是非常非常牵强,强行制造矛盾。
还有最后一个“黑点”,校长在实验失败造成灾难后依然坚持想要第二次尝试。这个难道有错吗?失败是科学的常态,一个可以彻底改变世界的技术,只有快快乐乐,毫无牺牲地被开发出来才能被接受吗?
反观初代红发魔女(原谅我忘了她的名字),在实验失败后既没有想过找出原因改进技术,也没有尝试劝阻校长停止危险的新技术开发,而是趁乱把蓝花抢走了,理由是她个人认为这种力量不可控所以不能继续开发(你连蓝花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凭什么认为它不可控?),最不成熟的其实是你吧。
这个电影本想劝导人们对于科学要谨慎,适可而止,却用力过猛,隐隐透漏着一股提倡原始(电视坏了都没人修),抵制新技术,抵触改变的反智气息。
就算接受了电影的价值观,这个机械降神一般的“消除一切魔法的魔法”也是电影一大败笔。影片的女主角用这个bug一样的魔法解决了她遇到的一切问题,最后却在高呼“我们不需要魔法”,真的有一丁点说服力?最后的boss战无论是消除了魔法的动物伙伴们冲进来救场打败史莱姆(这样很燃很感动),还是女主角用奇怪的方法智取史莱姆(这样很有智力),甚至用爱和友谊呼唤彼得反杀史莱姆(这样很老套),都要比一边喊着“不需要魔法”一边用魔法打败魔法要强得多。
ps,校长在实验失败后也想用“可以消除一切魔法的魔法”来阻止场面失控,却因半天翻不到那一页而失败,可见拥有一个书签是多么重要(此处应有书签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