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口谈谈昭和二期为什么会出现“全灭”等“阴间活”

2022-03-24 16:20 作者:RODILOCK_藤伊村樱  | 我要投稿

实际上昭和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主要取决于当时社会的大动态。圆谷作品在第一次怪兽热潮时当时一直是引领特摄和子供作品潮流的,但是随着第二次怪兽热潮(变身热潮)被假面骑士系列带动起来以后,以归曼为首的二期作品很明显就落入了下风。钢王,银假面,雷电假面,御剑等圆谷以外的巨大英雄在收视率和认知度上大幅度低于同时期的等身作品。更别说等身作品里还有机械人刑事,小露宝,电脑奇侠系列这样在收视率上能够追着奥特曼打的社会话题作。

所以圆谷已经不在处于绝对的引领地位,倒不如说反而跌入了必须跟着潮流走的相对被动的位置上。再加上60-70年代日本的高速经济发展时期已经接近饱和,乡镇向城市转移,城市出现大量留守儿童,阶级矛盾愈发激烈,更为致命的是73-74年发生的中东石油危机。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甚至使得日本人陷入了厕纸都要抢着买的地步。特别是74年,各种道路无差别杀人事件,儿童诱拐事件频发,可以说是日本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民众的不安,社会的动荡,犯罪者的猖狂,警察的无力,这些都被昭和二期很好的体现在了剧本当中。

从奥特Q开始,一直都在走社会派SF空想的奥特系列,一直是紧追社会热点,体现当代民情的。以田口成光为首的二期主要班底自然而然也不会放过这一点。奥特兄弟频繁登场是为了和假面骑士系列以及电脑奇侠系列拼人数,在当时人数越多,客串英雄越多,打的越热闹越有小孩子喜欢看。但是如果融合社会现状的话,那么英雄团队飒爽打趴反派这种老套路完全不符合当时圆谷的文艺方针。同时频繁被救会显得新奥特曼太弱。那么如何体现怪兽的强大,又能体现新奥特曼比怪兽还强,还能给老前辈一个面子。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体战败然后新奥特曼从前辈身上获得启示和力量,险胜反派。这样不仅收视率上去了,杂志的噱头也有了,老角色不会被忘记,新奥特曼的强大也被小孩子认可了,怪兽软胶也成了抢手货。反而不是阴间活儿,而是屡次在特摄黄金期挽救了奥特曼,让他不断推陈出新的王牌。雷欧之所以收视率低于以往,也是因为赶上了动画热潮和特摄英雄的衰落,以及为了盲目追赶当时的体育热血剧潮流,模仿巨人之星给男主人公增加了太多的落败和特训,让小孩子觉得雷欧太弱了,所以最后更改了路线。

截止到平成二期,奥特曼一直走在社会潮流的最尖端。从平成二期开始有意无意的模糊时代界限,然后开始逐渐放弃对社会问题的探讨。而昭和二期和三期正是最为直白的探讨社会问题的阶段,昭和一期和平成一期以及令和一期的泰迦更多的是一种近未来预言和SF外壳下的社会探讨。而二期三期更多的是将世界观背景直接架构于1970-80年代之下。他有更多的风土人情和故事安排是基于那个年代的。像打嘴巴打女性这种现象,在当年的日本就是如此。对孩子的暴力,以及对女性的忽视,可不同于现在。在当年日本还处于高度的父系社会,很多工厂主没有什么知识,也都有些大男子主义。除此之外,暴民和防卫组织内部的矛盾更是当时的一种写照。前面我也提到了,70年代初经历了世博会和石油危机,正是日本民权意识最重的时期之一,社会状况忽高忽低,上层的不作为,民众对于上层愈发不满,这种直接体现在了民众与防卫组织,以及防卫组织队员与参谋和长官的对立之中。初代和赛文之中为什么几乎不存在这种现象,剧中也提及了,在近未来人与人之间是有更深的信赖感的。科技水平更加发达,人文社会也更加进步,所以本质上就不存在以暴制暴和内讧这种现象。而二期的背景是建立在昭和年代,那么理所应当就会出现不同于一期的种种矛盾,其中不仅包括左与右,激进与保守,反战与扩张,还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根本矛盾。这和设定上也有一定关系,zat在最开始作为重视娱乐性为主的作品里面,那么他就要极力摆脱让观众不快的内容。为了区别化,同时期的詹伯A里面pat队员更迭和战况可是不亚于mac。

这种现象在Mac当中尤为严重,但并不是剧本家和圆谷刻意要做成这样。而是雷欧诞生的背景就“诸事不顺”,首先是《日本沉没》和《诺伊达拉查姆斯大预言》为首的“末日论”特别流行,雷欧也想分一波末日热潮的羹,然后体育剧又很流行,于是雷欧就成了体育特训+末日论调现实感极强的作品。主人公被魔鬼教练不讲理的疯狂训练,体贴主人公到极致的母性女主,队员之间对立,这些都可以从当年各种体育动画和体育电视剧里找到原型。之所以请森次晃嗣演队长,因为森次晃嗣在前些年演过一部这样的魔鬼教练,又是熟面孔,非常适合演Mac的魔鬼队长川上铁太郎。至于为什么改成了诸星弹,我和幸村有一个合作的视频,里面写的较为详细。

Mac的战力实际上不低,但是不断强化怪兽和宇宙人继而不断强化奥特曼来吸引小孩子,还要蹭热度赶流行加入其他时下元素的最终结局,那就是自昭和一期以来引入的硬派SF产物:高科技载具装备下的地球防卫军组织变得可有可无,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存在感都被大幅度削弱。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在圆谷先后拍摄了均以防卫组织为主角的恐龙三部曲,SF三部曲之后,再跟着宇宙歌剧热潮重新定义了地球防卫军的位置,才有了后面稳定发挥的科学警备队和UGM,然而这两部实际上也是建立在相对近未来时期的产物。

个人而言的话非常喜欢对Mac的塑造,因为实际上真正在昭和时期应战高智慧宇宙人的结局其实也就是那样。雷欧当中,不再是击退侵略,而是应对侵略。从奥特Q到奥特曼的转变,在企划案上其实也有特别着墨:人类无法以自己的力量击退怪兽和宇宙人的时候,就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英雄。那么这个存在就是奥特曼。

英雄是孤独的,饱受折磨的,而不是顺风顺水的。这一点无论是美系英雄还是日系英雄,都秉持着这一特性。奥特曼自然也是如此,与更加注重故事,奥特曼和怪兽更像是锦上添花的配件,人间体则只不过是引述者的一期不同。败北,背叛,欺骗,孤立,牺牲这些几乎成为了围绕二期的必要元素,他的存在并不是折磨英雄,而是让英雄的存在更加立体,如果想要真正意义上将英雄置身于主人公的位置,让英雄立起来,通过各种手段让英雄成长也是剧本创作的一种必要方式。倒不如说注重英雄性的二期如果缺少了这些外人看似“折磨人”的“阴间活”,那么刨除归曼外的二期故事很多都立不起来。而且并不是单纯的让谁去做恶人,奥特系列始终还是相对正能量的,无论是tac的山中还是Mac队员,都会在大是大非面前真正站在英雄这一边。与其说是他们自大,倒不如说是新兵太过出头了。二期的主人公多数是刚刚加入特殊军队的“新兵蛋子”,都非常年轻,履历也不足。甚至在此之前都不是军人。其他的老队员自然对于新队员会有“不信任”甚至是“看不惯”的地方。这是很正常的。zat虽然队员氛围很和谐,但是他有一个非常不是东西的参谋。他的上层是腐败无能的。Mac虽然队员对立频繁,但是从队长到上层的指挥官,都是持中立和客观的。很多队员与主人公的冲突其实很好理解,奥特曼是有超能力的,可以发现很多一般人发现不到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天天在我们身边说什么,宇宙人要来了,他们躲在地底下,估计也会被当成不正常去看待。这种不理解也是很常用的表现英雄孤独感的手法。而且更多是队员之间理念发生了冲突,也没法说是队员之间关系紧张或者互相看不顺眼。国内很多自媒体和研究者总是以“Mac队员总是剑拔弩张”臆断出“Mac队员关系紧张”。但实际上我觉得这种是不太合理的,剧中不仅有队员之间和好的桥段,也有彼此在一起聊天,和给队员过生日的桥段。某种意义上只是在如何守护地球和平的公务上产生了纠纷,毕竟哪怕是以“你是否清醒”出圈的山中,在面对命令北斗撞向戈尔戈达星的长官也是怒不可遏的,难道不是吗?


随口谈谈昭和二期为什么会出现“全灭”等“阴间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