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匠情挑》《小姐》简单对比
个人比较喜欢朦胧的美感,一种欲拒还休的感觉,所以主观上可能会很主管,哈哈哈。随便写写。
很老的片子了,不过我感觉应该很多人都看过也都留有过深刻的印象。
其实谈到指挑,小姐这个片子也是必定会被拉出来。毕竟这两部都是改自同一部《荆棘之城》这本小说我也看过,不得不说,《小姐》部分改动的确实有些大。
在伦敦郊区的一个大庄园内,居住着李先生和他的外甥女莫德(Elaine Cassidy饰),李先生性格乖戾,驱使莫德终日在图书室里整理和朗读藏书。可怜的姑娘从小到大都未踏出过庄园一步,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某日,一位陌生人的闯入给莫德干涸已久的心灵带来生机,他就是来教莫德画画的瑞弗士可天知道,瑞弗士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一个贼,他听说莫德有4万英镑的嫁奁,便想出骗婚这条生财之道。为了确保成功,瑞弗士又找来盗窃团伙里的苏打下手,经过安排,苏成为莫德的贴身女仆。在一步步精心策划下,事情如瑞弗士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他不知道的是,莫德和苏之间竟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苏越来越内疚自责,看到莫德即将被送入疯人院,苏心碎欲绝。
其实原书和《指挑》有一部分偏重悬疑部分。我真的是很喜欢英版的小白兔莫德啊。救命啊,她真的是太乖了啊。看的让人有种罪恶感啊。即使是后来她为了逃离而不得已伤害苏,我也是坚定不移的莫德党啊。我是真的好爱剧里边甜甜的切开是黑的小白兔莫,也超级喜欢憨憨的自以为大狐狸的苏。但是她是真的好棒。我也是真的喜欢得知全部真相却又坚定不移的走向小白兔的苏啊。好抓人啊。反转再反转的剧情让我很能看下去,即使作为一个普通的电影爱好者。
《指挑》里边的莫德和苏的人物塑造很丰富,编剧即作者让这部电影保存了很好的基本底色。苏和莫德情感递进很缓慢,却又很合适。瑞斯佛的作用贯穿整个主线,并没有很大的比重描述到一些限制级的画面。英版里的叔叔更贴合一个正常人的形象,表面光鲜亮丽,背地里脑子中全是肮脏的东西,这种反差给我很好的观影体验。小白兔莫德也是,她是那种在苏面前表面上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得大小姐。白的像纸一样,可是她的一些行动和做法应该有透露出懵懂的引诱,引诱真正的小白兔一步步靠近,踏进她的陷阱。我真的好喜欢莫德啊。演员抓的也好棒。苏呢?一个自持大灰狼的真小白兔,哈哈哈哈哈,被所有的人欺骗,从始至终她都是一个悲剧人物。市井显示下的普通人,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她侥幸没有遭受到那种例如莫德遭受的心理上的虐待。但是苏自己又保有了自己的坚定和纯真,最后的结局也是我喜欢的,她们在一起,最终终于在一起了。经历了那些黑暗,欺骗,终于在结尾放下走到一起了。其实很多恋爱关系中都需要这样的坦诚,她们彼此把最本真的自己赤裸裸的展现出来,以后会走的远一些吧!
说回来小姐,制作团队把所有的一切都摆到明面上。所有变态的画面,所有情欲的描述。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很多人都会觉得电影小姐加重了画面的观感,但是并没有注重情感的部分。(也有可能是我个人的问题)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注意力被电影里小姐和女仆的情欲戏吸引走,而且这部剧最后给我留下的印象除了变态的叔叔,真的明面上就很变态的感觉,还有就是男女主以及女女主之间的情欲部分。我并没有感到她们之间的情感升华,可能我个人问题,毕竟我看完这部剧只有限制级的动作戏留在了我的脑袋里。其实每个人都是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每部剧的观点不同,看法也是不同的。不过我后来去看了小姐的电影标签,又觉得应该就是那样拍了。
小姐的整个画面质感是真的棒,不得不说bbc是真的省钱抠门,《指匠情挑》的画质渣的我以为是上世纪拍出来的电影做了版本复刻和彩画处理。小姐部分也加入了很多本土色彩,日韩当时的关系,很有地方特色,日本部分变态程度确实也有拍摄出来,限制级的画面很让人又观看的欲望和继续下去的兴趣。可是,整部剧里边小姐的角色,演的又些过分情欲了。其实,我这样说也很不对,因为但凡看过《荆棘之城》原著的都会知道这是部反转,反转,再反转的悬疑剧情,英版的部分更贴和现实。小姐的剧情向推翻了很多,没有背叛,只是小姐和女仆的预谋,有些太过于乌托邦了。其实从这本书来看,两者其实可以说完全没有什么关系了。小姐不是莫德,女仆也不是苏了。其实我个人更倾向于小姐不过是披着《荆棘之城》的外壳,制作了一部更适合日韩本土的电影。完全脱离了悬疑的部分,充斥着色情,暴力。我个人很不喜欢,其实,这部电影的制作班底里的导演,整部剧的核心人物,之前创作的作品,就是同样的暴力美学。
我个人并不喜欢,但是不排除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艺术的一部分。
小姐电影部分不管从画面质感,还是演员演技以及本土背景的贴合都很下功夫,感谢各位演员的大尺度奉献,不过它被打成限制级也无可厚非,画面部分尺度大的。。。。。。。还是很喜欢有这样一部电影的存在的。
只不过,我唯爱那种朦胧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