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复一年,孩子长冻疮怎么办?
“小雪纷初至,簌簌洒半山。”
寒潮来去匆匆,近日有回暖趋势
孩子们纷纷外出玩耍
晚上回家一看,小手手背红通通
表皮还有些瘙痒和轻微疼痛
家长头疼,怎么冻疮又来了?

▲图片来源:网络
冻疮常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中
通常长期处于
低温环境、末梢血液循环较差的宝宝
更容易长冻疮
今天,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就来分享这个
常年困扰家长的话题——冻疮!
#01
认识冻疮
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冷!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

▲冻疮形成过程
冻疮一般会出现在手、脚、脸颊、耳朵这种暴露部位。

▲手部冻疮

▲耳部冻疮
那为什么生活在一个地区,有些人很容易长冻疮,有些人从来不长冻疮呢?
这是因为长冻疮的人拥有“冻疮素质”!这部分人群的血管对低温反应较强,在10℃左右的温度下血管会发生收缩。而且小朋友的血管对低温更敏感,也更易患冻疮。此外,缺乏运动、手足出汗较多,也会更容易在冬天出现冻疮,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哦!
#02
冻疮有哪些程度之分呢?
要如何预防呢?
冻疮有三种程度
冻疮一般分为轻、中、重度,不同程度有不同的表现。
轻度:皮肤红肿发痒,典型的症状是暗红色的水肿性红斑;
中度:一般会出现水疱,出现疼痛,一般在轻度的基础上,再次受到冷热交替的刺激,导致病情加重;
重度:皮肤出现溃烂,可能会伴有麻木感,这个阶段就需要特别注意皮肤的护理了,后期还可能会遗留瘢痕。
如何预防冻疮呢?
①在寒冷的户外尽量把耳朵、脸颊、手都裹起来;
②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③防潮也很重要,烘鞋器对于潮湿的南方,是神器一般的存在;
④受冻后不宜接触温度过高的热水,急性热刺激可能会导致皮肤局部水肿。从寒冷的室外再进入室内后,家长可以先用25℃左右左右的温水浸泡孩子受冻部位,再使用和体温一致(37℃左右)的温水取暖,采用“循序渐进”的升温原则。
#03
如何治疗冻疮呢?
对于已经出现的轻中度冻疮,佑宝建议以外用药物及物理治疗为主。
外用药物
使用外用改善循环的药物,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维生素E乳膏等;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
使用外用抗炎药物,如地奈德等糖皮质激素乳膏;

▲地奈德乳膏
物理治疗
红光治疗(led红光)是物理治疗冻疮中使用最多的,640nm的光线能够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红光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无痛治疗,治疗过程也是很轻松,让孩子戴上眼罩接受20分钟左右的光疗,配合外用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冻疮的物理治疗

▲红蓝光仪
最后,对于重度冻疮,除了基础的外用药和物理治疗,常需要加入口服药物。最有效的药物就是血管扩张剂硝苯地平,也是高血压常用药物。总之,冻疮还是以预防为主,希望今年冬天,小朋友们都可以不被冻疮所困扰哦!
参考文献
[1]徐晓光,顾军.冻疮的病因与防治[J].人民军医,2006,49(12):700-702.DOI:10.3969/j.issn.1000-9736.2006.12.011.[2] 邓永坤,王银辉,李辉.冻疮与冻疮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8,25(5):28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