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何人断魂?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矛盾
今天的开篇,首先给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也算是想将喜悦与大家分享,那就是小赵同志的借调转正面试通过啦。
接下来开始我们的随笔,今天是清明节,希望每一位朋友的故人安息,生者康安。
我的祖辈安葬在太仓的墓园,距离上海有70公里的车程,往年扫墓我们都是坐市区大巴过去。

在三周前的一个晚上,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
妈妈:“儿子,今年清明节你有什么安排嘛?如果没有事,我们几个长辈就准备统计人数买大巴的票了。”
我:“时间安排上怎么说,大家商量过嘛,这次清明节没有调休,如果正清明去的话只能是4月5日那天。”
妈妈:“因为大姨夫去年刚刚去世,所以今年的清明扫墓我们几个准备外公、外婆和大姨夫安排在一起,跑两趟的话大家年纪都大了,也跑不动,初步定在3月29日,你看看能不能调整一下休息时间。”
我赶紧打开公司的oa,看了一下会议安排,有个很重要的事,无法调整。

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饭碗可不能丢了。考虑了之后,我回拨了妈妈的电话。
我:“妈妈,不好意思,29号那天公司有重要的安排,我应该是去不了了”
妈妈:“没事,工作重要。今年也是特殊安排,我替你和家里亲戚打个招呼,今年就不去了。”
两人通话就此告一段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间就到了扫墓那天。
前面说了因为有会,当天我的心思都在工作的安排上,反而对扫墓的事,没有放在心上。
临近中午的时候,我的手机突然发出了一声“叮叮”的响声,屏幕也突然亮了起来。
定睛一看,是妈妈发来的微信消息。于是我打开手机,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扫墓的照片。随后,妈妈发来了一段话,大体意思就是家里亲戚一切安好,扫墓之旅正常,切勿挂念,也不要感到愧疚,大家都理解你。

虽然距离当时发生已过去将近一周,但写此随便的时候,仍然鼻尖微微发酸。
当看到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出现在照片里,有的还拄着拐杖,我的心里就充满了不舍。
看着家里长辈的笑脸,当初带我去游乐园、接我上下学的场景如走马灯般回放,历历在目。不禁感叹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他们就老了。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一天,只是早晚而已。
为人子女,最痛苦的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写这边随笔,就是希望还在工作的你,珍惜眼前人。忙不是借口,是时候该多抽出点时间陪陪父母、孝敬父母,不要等到有一天,发现父母不在了,那才一切都晚了。
人间何事最重要,孝敬亲人要趁早。不要等到天人永隔,才追悔莫及。

常回家看看,哪怕陪爸妈刷刷碗筷唠唠嗑。今天中午,我就带着小赵去父母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