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乳山历史名人姜房:金元胶东名将,忠勇安民成就万户美名!

2022-04-23 08:21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姜房,字汉臣,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出生,乳山市大孤山镇万户村人(原村名鲁宋里)。为人“稟生明毅,识度不凡,乐易而爱人,质直而好义,乡党异其为人,咸推重之。”姜房秉性坦诚刚毅,见识非凡,开朗乐观,仁义爱人,性格耿直,好讲义气。当地民众认为他非同凡响,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将来必定能够成就大事,都推崇尊重他。

编辑

姜房刚至成年,适逢金末大乱。胶东半岛沿海一带成千上万的盗贼聚集在山林沟谷之间,“盗贼千百为群,啸聚林谷,比猎人以为食,居民苦之”。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乡民苦于匪患,难以保全性命。姜公有着为众人分忧解难的志向,慨然以拯救黎民于水火为己任。于是挺身而出,率领乡民们拿起武器,奋起自卫,并联合当地的豪族大户,把见义勇为的人们组织起来,共同抗击盗贼的袭扰。在战斗中,姜公披坚执锐,不怕生命危险,身先士卒。经过出生入死的连年无数次战斗,历尽不知多少回的艰难和凶险,最终消灭了盗贼的元凶,消灭了残匪余孽。宁海一带的百姓,仰仗姜公活下来的人,可以说难以计数。

其时已降蒙的李全被授山东淮南、楚州行省,代蒙古镇抚山东,他对姜公忠勇仁义的行为,大加赞赏,奏于朝廷特授予姜房宁海州同知的官职。元太祖成吉思汗下山东后,姜房由于稳定胶东局势,其功闻于朝,更加受到重视。此后,姜公又累建功勋,步步升迁,累升至宁海州刺史、元帅左监军、昭武大将军(正三品)等职。

编辑

宁海州当时领文登、牟平二县,是北方重要的经济、军事地区。姜房主事以后,安抚百姓有方,治理地方有道。为政作风务实,崇尚宽容,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并施行勤俭节约的方针,以身作则,为部属和百姓作出了表率。整个州内的百姓都受到教化,社会风气变化很大,秩序井然,人口增加,百姓的富裕程度超过毗邻州郡一倍,安居乐业,所辖军民倍颂其德。姜房的才能和政绩上达朝廷以后,朝廷又加授他胶、潍、莒、密、宁海等州总管万户之职,褒封上护军、天水郡开国侯,并赐以金符,其子世袭,以表示对他的褒宠。

姜房为官在位19年,蒙古太宗十二年(1240)九月五日病卒于任上,享年56岁。姜房所辖地区的百姓听说他去世了,无不痛哭流涕。姜房原葬于为官地,墓前立“元万户侯昭武大将军元帅左监军宁海州刺史姜公神道碑”,由益都府府学教授毛翼撰写碑文,记述姜房生平经历。

编辑

蒙古宪宗五年(1255),姜房之子思明、思聪、思温等将姜房遗骸迁葬到老家鲁宋里的祖茔,墓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另新立“元昭武大将军总管万户姜房墓碑”,仍用原碑文。墓葬顶部呈圆形,高出地面3米,墓室长2.5米,宽、深各1.5米,四壁为砖砌。墓前10米处有拱门,高约1.7米,两侧立4个石人。并有八角亭,亭中置龙头碑。前方南北大道两侧摆有12生肖石雕,周围古柏环绕,庄严肃穆。墓葬、碑石皆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7年。

乳山市文物管理所收藏了元“元帅左监军”紫铜铸造印章,重1825克。“印长方,面高匠尺寸许,方钮,长二寸九分,宽二寸七分,篆文曰‘元帅左监军印’六字,土人于昆嵛山中掘土得之。按元初姜房以军功封元帅左监军昭武大将军总管万户,赐以金券,世袭其职,此篆章其为姜房印无疑矣。”此印在民间多次转藏,1957年印章归藏于乳山县文物管理部门。


乳山历史名人姜房:金元胶东名将,忠勇安民成就万户美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