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物理摘要】11/02/2020

Geometric Inductor Breaks Resistance Quantum “Limit” | 几何电感器打破了电阻的量子“极限”
由紧密缠绕的铝线制成的几何超电感器可获得比假设的基本极限大5倍左右的阻抗。

超级电感器是一种电感,其阻抗超过6.45kΩ,该值由普朗克常数和电子电荷设定。人们认为,电感器只能通过一种称为动力电感来超过该值(称为电阻量子),该机制是材料固有特性产生的电感。现在,Matilda Peruzzo,Andrea Trioni和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同事通过构建几何超电感器,展示了另一种通往高阻抗的途径-来自材料几何排列的超电感[1]。
M. Peruzzo et al., “Surpassing the resistance quantum with a geometric superinductor,” Phys. Rev. Applied 14, 044055 (2020).
阅读原文: 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3/s141

A smooth Transition in a Quantum Gas with Impurities | 带有杂质的量子气体的平稳跃迁
拉曼光谱法在费米气体上的应用表明,粒子聚集体(称为极化子)逐渐消失,这与预期相违背。

费米气体中的量子杂质将周围的费米子拉向自己,从而产生称为极化子的准粒子。同样的杂质仅结合到一个费米子上,提高相互作用强度,并形成稳定的分子状态。对于单个杂质,理论预测这种变化会突然发生,但大量的杂质是否也会发生相同的突然转变是未知的。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Haifa的研究生Gal Ness及其同事,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Quantum Optics)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了一项实验,表明极化子-分子的跃迁是连续的,两种状态在一定范围的相互作用强度下共存[1]。理解这种转变的动力学(强相互作用的多体问题)可以为更复杂的系统提供启发。
G. Ness et al., “Observation of a smooth polaron-molecule transition in a degenerate Fermi gas,” Phys. Rev. X 10, 041019 (2020).
阅读原文: 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3/s138

Hunting Season for Primordial Gravitational Waves| 原始引力波的狩猎季节
BICEP阵列射电望远镜在早期宇宙中寻找引力波的特征,已经开始了一次观测,它将探测灵敏度上将开辟新的天地。

在南极启动的最新实验是BICEP阵列望远镜,该仪器旨在探测新生宇宙发出的微弱的微波光。在一个简短的南方夏季,一个团队组装了新的望远镜之后,一个孤独的工程师留下来照管仪器。
BICEP阵列聚焦在南极黑暗的冬季天空的一小片上,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表征宇宙微波背景(CMB)的极化。通过这些测量,宇宙学家希望能够了解暴涨-大爆炸后10^32秒钟的快速膨胀,之后才开始更悠闲地膨胀。他们将研究理论家预言的由暴涨期间产生的引力波导致的细微的极化模式(称为B模式)。

阅读原文: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3/164

安利时间
量子通讯简明(完结)

Baby Quantum Mech(本科1/2年左右难度的量子力学,连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