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PolyU港理取消交互设计专业后的新趋势

作为智能系统设计(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的前身,PolyU的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一直是亚洲地区非常热门的申请方向。本文我们将深入解读PolyU交互设计的专业优势、学习体验、工作方向和所在专业的趋势分享,同时也会为大家分析专业变革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新的申请趋势,为对PolyU港理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学术和工作上的建议。

2022FALL的申请季中,UXD在香港理工大学的申请中表现极为优秀,共收获了12枚Offer,其中包括ISD、SSD、MET三个专业:


PolyU香港理工有85年的建校历史,共分为八大学院,26个学系。学校提供很多研究设施,学习环境非常好,每年都有大量的人争相申请。

PolyU位于香港九龙岛上,旁边是购物天堂金沙咀以及鼎鼎有名的红磡体育场,西边则是非常有名的维多利亚港。

PolyU的设计学院在去年的QS世界艺术与设计大学排名第20,今年排名上升到了第16名。

今年设计学院的研究生项目有一些改动。首先是Design Practices,这个项目在今年转变成了Smart Service Design ,课程设置更偏向服务设计;Design Strategies 这个项目在今年虽然取消了,但是它的课程分散在了不同的项目中;Interaction Design在今年转变成了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International Design&Business Management是一个国际化设计和商业管理的研究生项目,在今年将变成Innovation Business,课程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将更偏向创新;最后是Urban Environments Design,今年将会变成Transitional Environments Design,这样的项目改动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因为疫情的影响,城市化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一个巨大的转变。这些改动能看出PolyU设计学院一直追求着最新的趋势去做研究以及进行课程推进。

上图是设计学院的一些教学基础设施。媒体制作工作坊有一个非常大的绿屏,可以在里面做一些特效之类的影视制作;数字打印工作坊可以进行打印以及装订书籍,做一些视觉化输出;生产工作坊能够帮助我们做一些原型设计,里面有激光切割的工作室,还有制作原型或者木制品的工作室,学校会尽可能地提供设备实现你的设计想法;每个交互专业的班级里都会配有几台3D打印机,因为在设计过程中会碰到原料买不到或者需要定制的情况,所以需要3D打印机进行建模;然后是一些VR设备,因为在交互设计过程中离不开对于AR、VR设备的研究,所以老师也会在你设计的过程中提供一些设备帮助你去做一些测试,以找到更好的迭代方法。

在PolyU学习交互设计,你不仅需要去做一些电工、原型设计以及机械组装之类的工作,还会接触一些前沿科技,比如说在课程上我们需要去做一个自己的VR项目,构建一整个VR游戏的架构,这个游戏的玩法和交互模式都需要呈现出来。

交互设计的项目作业大部分是以小组模式进行的,你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到非常多不同的东西。


Prof. Kenny和Prof. Huaxin Wei是交互专业的负责人,他们有非常丰富的交互设计经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教学方法。比如说Prof. Kenny比较偏向于数字媒体和动画,喜欢产出一些有趣的、娱乐性比较强的互动。然后Prof. Huaxin Wei则更注重叙事和应用的探索,她的设计理念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在课程中她会教授我们很多交互设计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应用一些设计理论。

Prof. Stephen是2021年才到PolyU的交互专业来授课的,他有非常厉害的设计背景,之前在皇艺任职。港理和RCA之间创办的一些合作项目,例如人工智能设计实验室,就是由他负责。同时他也是今年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的项目负责人。

这两位老师虽然是Part-time的Professor,但她们在商业领域非常有建树。Jane Ngai毕业于CMU,之前在雅虎和豆瓣等企业都担任过设计负责人,而且不仅仅在商业公司就职过,还在设计咨询公司就职过,期间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接触的行业领域非常多,她会跟我们讨论很多她对于人机交互的理解;Prof.Amy也是毕业于CMU,在雅虎和微软都就职过,她的强项是推动设计项目,她非常了解在商业公司里设计方案产出的流程,能够用非常独到的眼光去抓住不同的设计机会点。


交互设计一学年的课程可以分为三大类:
理论/设计方法
大概有五节课,这一类型的课需要你有大量的输出,老师会给你一些专业的Paper去解释一些交互名词、设计现象以及设计理论,用比较简单的例子让你更好地吸收某一理论或概念,并在未来运用到你的设计当中。这一类课程的输出主要是一些Essay或Paper,需要你去做很多文字方面的工作。
工作坊&商业合作
工作坊需要真正动手去做一些项目,把项目变成一个可以实现交互的物理产品。商业合作的客户一般是一些香港本土的商业品牌,交互设计有两节课是关于商业合作的,都是为香港本土的品牌提供设计方案,和自己班上的同学分组竞标,最后客户会选择他们心仪的方案运用在他们的品牌上。
选修课
学校会提供十六个选修课供你选择,其中十四个是设计专业提供的,另外两个是设计学院之外的学院提供的课程,但也是和设计相关的,你只需要在其中选择两个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下面我们将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介绍这一学年的课程详情:

理论/设计方法
交互设计理论与研讨
这个课介绍了七个主题,包含了作为交互设计师必须了解的一些理论知识与概念,比如说个人信息学、供能与反馈、情感化设计、激励&游戏化、产品/用户体验以及思辨设计等非常专业的交互名词和交互概念。这门课最终的结课作业是一篇Paper,探讨这七个主题有哪些可以给予你灵感并应用在你的毕业设计当中。这门课可以给我们的毕业设计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同时也能锻炼你吸收知识以及归纳的能力。
编程与原型制作
交互专业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代码或者写代码,这个课程的结课作业是设计一个生活中用得到的交互装置。课程都是以小组方式进行的,所以即使你完全不会coding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老师会在每个小组至少安排一个会coding的人,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产出。
设计调研分析研究
这个课程是以研究主导的,偏向学术研讨会的一个课程。老师会教你如何设计一个学术性的实验,然后你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并找到你的实验对象去参与你的实验,收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看看最后能不能探索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这个课程的最终输出是一个非常学术的Paper,项目也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
信息架构与视觉呈现
这个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架构,老师会告诉你一些信息架构的规则和规范,选取需要改版的商业对象进行信息架构上的升级;另外一个部分是Unity,这是比较新的一个课程内容,除了顺应AR、VR的研究方向,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毕业设计中产出一些更多样化的设计作品,做一些全新的尝试。这个的产出是一个AR或者VR的项目,以分组模式进行。
人机交互理论与研讨
这个课程是关于人机交互方面的一些交互名词以及理论的概论,从不同方面探索人机交互的应用。教学方式主要采取Workshop的形式,非常考验小组配合的能力。这节课的产出是针对你毕设想要做的内容去完成一个Research。

接下来是一些动手的课,都是以设计工作坊的形式进行的。
工作坊
概念工作坊
概念工作坊是Prof. Kenny教授的一个课程,主要是教我们怎么把一个前沿的概念呈现出来,更好地去发散自己的思维,拓展一些概念化的新东西,并在有了这些想法之后以一种叙事的方式去讲述这个故事,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你想要表达的项目意义。
交互工作坊1
交互工作坊1是Prof. Huaxin Wei教授的一堂课。这节课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法,比如共创工作室,你可以邀请你的研究对象和你一起做一些Tasks,或者是为你的项目制作一个原型,在制作过程中你需要不断询问用户的意见,或是让他们直接参与体验,说出他们的感受,通过他们的反馈帮助你不断迭代自己的项目,让你的项目更加合理化。
嵌入式交互工作坊
这个课程中,老师会教你做一个交互装置,并且不限制你呈现的方式。你可以把老师当成客户并说服他买下你的设计方案,所以你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比如说材料的预算和选择,以及实现这个方案的完整流程。
毕业设计项目
毕业设计项目是以一个Studio的形式呈现的。所有教授过你的Professor你都有机会选择他们做为导师,确定完导师之后每周都会进行至少一次的沟通,老师会给你一个初步的方向,并指导你设计进程的每一步,了解你大致的工作进度。虽然说导师不会限制你的具体项目主题,但是他也会让你选择Research导向的项目还是Design导向的项目。Research导向的项目会更多地涉及研究和学术领域;Design导向的项目最终就需要输出一个可以交互的设计作品,可以明确解决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商业合作课程主要是和香港本土品牌合作做项目。
商业合作
有形互动工作坊
我们当时是与南丰集团合作,为旗下的一个大商场设计了一个可以在明年中秋节放在商场大厅里进行交互的装置,这个装置要体现出他们的品牌,并能吸引游客过来拍照,帮助商场增加人流量。我们小组设计的是一个面向儿童的Magic Box,当人靠近的时候这个Magic Box能感知到,然后进行一系列动画呈现。
交互工作坊2
在交互工作坊2中,我们与香港本土的一个内衣服装品牌进行了合作。这个项目的主要方向有Website,O2O以及APP,老师会分组,给每一组不同的选题,去帮助这些本土品牌做设计升级,提高销量。在最后的Presentation中老师会邀请品牌方来听汇报并给予一些建议。
选修课
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的职业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我当时选择的两门课程分别是游戏设计、创新产品和服务开发。


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讲解申请所需材料的准备须知:
个人陈述
个人陈述虽然没有作品集那么重要,但也是需要非常用心去准备的,你可以提前研究一下要申请的专业的用人标准,他们想要招收什么样背景的学生都会非常详细的写出来,你的个人陈述里需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尽量往他们的用人要求上贴近,让审查官一眼就看出你的优势在哪里,让他们觉得你就是他们想要的人。
推荐信
学校要求提供一封学术推荐信和一封就业推荐信。你的推荐人不一定要是某个领域的大牛,但他一定要非常了解你,知道你的优势在哪里,这样他可以把你的个人特点表述出来。推荐人可以是有行业经验的人,也可以是PolyU的校友。
学校开具的证明
包括毕业证明、学历证明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你需要给学校预留一些开具证明的时间,尤其因为疫情的原因学校很多部门的工作都不是很及时。
作品集
在作品集中,你的发展和分析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如果涉及到小组项目的话需要注明你所担任的角色。格式不局限于PDF,也可以以个人网站的形式提交。
语言
PolyU要求雅思总分6分以上。口语好、爱表达爱说话的学生相对来说会更有优势,在面试环节也是非常加分的。

今年交互设计专业做了一些微调。原本的Interaction Design更偏向于硬件交互、实体交互和装置艺术,但是今年项目改为了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更偏向于前沿科技,老师会不断提到元宇宙这个概念,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方向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建议同学们多去做这方面的尝试,对你的整个申请都是很加分的。

Prof. Huaxin之前提到过她对于申请这个项目的作品集要求。你的作品集至少要有基本的Visual Sense。作为一个设计师至少不能让自己的设计作品难看,要守住设计师的底线,保证观感清晰,让人感觉舒适;整个项目中只要有一个亮点或者有一个阶段出彩就好。项目要有侧重,不用每个阶段都很擅长,但要会强调自己的优势;如果你只是制作APP的界面图,老师是没有办法从中审视你其他方面的能力的,换句话说就是要重视思考和分析的过程。Outcome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后对于跨专业申请的学生,在申请过程中需要体现你对交互设计的兴趣和你愿意做出的努力,比如说你的自学过程,或者你如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交互设计中,总的来说就是老师希望看到你对交互设计研究的决心。


Amy和Jane两位老师都在微软或者腾讯这类的大企业工作过,她们在上课的时候也会询问你未来的就业方向,为你进行细致地解答。她们也会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去联系一些本土的企业,让那些企业给学生开一些Meeting,企业可能找到他们需要的人,同时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就业上的牵线。
学校方面也会为你提供很多机会,比如说在学生群里发布实习机会,还有很多品牌会在学校开办设计比赛,如果你赢得了这个比赛,就有机会去这个公司里面实习,通过实习后还可能直接留下工作。像Meta和Frog这类的设计咨询公司,老师也会推荐一些岗位,或者通过学校推荐你进入他们公司去工作或者实习。另外,因为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都是有过工作经验的,会有一些人脉的资源,在找工作的时候你也可以尝试通过同学帮你内推。
分享人


• Zoey
PolyU香港理工大学
MDes Interaction Design
UXD金牌导师🏅️
交互和用户体验设计师,目前正在香港理工大学研读交互设计专业。曾就职于腾讯和京东,负责社交平台,新零售等商业项目。擅长用户研究,负责过 ToB,ToC,SaaS 化等导向的项目用户,在不同场景下挖掘他们的真实需求,坚持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解决方案。

更多知识干货以及其他海外留学的资讯可以关注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分享或者添加小助手,还可获取讲座直播哦~

|福利大放送 | WELFARE
对于设计初学者,完成从0开始创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学习过程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样。有了大量的积累,才能在脑海里建立素材库,这些素材库能帮助同学们完成最初的设计想法积累,基于这样的基础再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最终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作品集。全球院校最新作品集免费拿!添加小助手即可获取:



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学院是尤克斯国际旗下的一家专注于交互、服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顶级设计学院。除了一对一设计课、基础技能课程、小组课题、设计评图、联合教学外,我们提供不定主题的公开课和内部小组课,教学计划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基础软件技能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讲座、申请必备知识解析等。



本文版权归UXD尤克斯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