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没有那么高深莫测!
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是由航空工业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但是它很快就超越了航空领域,并成为一个在消费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理论。
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第一步是以一种逻辑的、客观的方法,制定一个产品或流程失效情况的单,以确定这些失效产生的后果。团队可以通过FMEA表格记录可能产生的失效。

FMEA工具能用来分析业务开展方案的风险是否符合顾客的要求,分析与新产品或新服务相关的失效,以及与主要系统及其相互连接有关的失效。FMEA的目标是识别所有可能的失效,并将这些失效按照可能发生的情况排序,以便采取适宜的纠正措施。

如果FMEA中发现有薄弱环节,那么就要根据业务需要而不是顾客需求做出决定,以薄弱环节作为主攻目标,探讨最重要的和经济有效的工作方式。FMEA过程是六西格玛设计项目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实质上是证明了向六西格玛设计投入时间、人力和资金的必要性。因为六西格玛设计的整个过程就是要设计出满足六西格玛质量水准的产品,所以应该尽量消除所有严重的潜在障碍。

FMEA为消除问题,甚至是在很复杂的产品或流程中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条理清楚的解决方法。它是一个活文档,即使已经进入了生产阶段也会定期更新;它包含的经验教训对将来所有要开发的项目都会有所帮助。FMEA实现的目标是进人下一阶段工作最重要的可交付成果。

经过构想阶段的工作,我们从众多问题解决方案中选出了一些最好的方案,得出了一个高创新性低风险的概念,后面就要对这一概念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