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到美国第二天,坐上了美国坐警车

2023-03-12 17:58 作者:真哥到处爬  | 我要投稿

1、少在身上放100的纸币,除非马上要交房租。

(20元纸币是美国流通量最大的面额。于是出现了不少真实案例:

许多劫匪由于出身特殊街区,遇到100的纸币,这辈子没见过——

于是留学生不但损失了更多钱款,还要被对方怀疑是游戏币,徒增事端。)


2、不要根据远近来租房,查一下本城市的租房价格,避开最低房租的周边(往往就是学校周边)。

近年各国留学生出事相当一部分比例在底特律和芝加哥大学的周边,大型校园必然会选择相对安全更收到挑战,价格低廉的区域。

宁愿多花点时间查询下街区的【族裔/犯罪率/收入情况】,宁愿月租多花一点,

千万不要在这方面有侥幸心理。


3、极端情况的自保,首推防熊喷雾。有效杀伤面前20米,比起不熟练使用的刀枪也不容易伤到自己。

 如果身份关系无法在当地购买枪支的话可在本校的华人群里询问学长学姐狩猎证怎么办下来。 

现在这一代留学生在这方面比较有意识且乐于互助的。


——


由于自己去的不是美国,而且这里涉及的问题比较严肃,

故顾不上ky推荐几位up


1、在那边读博回来的,1分30,3分26,5分45 有介绍安全相关情况。

(其实推荐他空间里搜索“留学”并把长期时效性的视频都看一遍。)


2、@警随其后 @警张时刻 其空间暂时未出现底特律。有备无患,万一出现了,避开相关街区。

虽然不至于登录联邦调查局官网记十大通缉的脸,

浏览相关的第一手录像,加强警惕,

比起从未关注这类的,在临场时就多一分保障。


那里二手车特便宜,而且人口密度设施密度低的多。故比起英联邦和大洋洲,留学生车辆持有率不在一个量级。

了解警方在未知情况时的运作逻辑,避免作出国内语境下稀松平常的行动、却在警方眼里的“Funny move”而从而平生事端。

自己的无辜,无法隔空传达到执勤且紧张的探员脑内。

(比如后方警车闪灯,国内有素质的司机最多会让道让他过。 而那边普遍的共识是警车要求前车靠边停下接受检查。

因为不懂,不停车而导致对方戒备上升,从而呼叫增援,是很正常的。)


另一方面,能够略懂他们的职权边界,懂得在对方越权的情况下,如何配合并不动声色留下其信息,给自己事后向他们上级部门反应留出余地。


3、@eric长安万年

身处南半球,从事相关工作。主做案件审讯视频的分析。

在其空间搜索“执法”,2020-8-27和2022-6-12,

以及搜索“权利的游戏”的5期,

有面对美警拦停情景,在当事人不同身份下,配上了更细致各方心态/处理的分析。


——


附带几位日常up主


老李船长。

主产一些西海岸的日子。个别视频里可以看到所处的LA虽然治安也一般、但比芝加哥孟菲斯底特律还强不少的城市,每天听到街头传来的警车声,人们的麻木。

有过探访51区之类的“作死”行为。


朱志文环球骑行。

10年环球骑行。西亚一路南下非洲好望角,再从南美一路向北到阿拉斯加。目标是骑遍所有大洲。

比起以上老李船长城市boy的写照(对比起长辈条件他已经算很省了),这位的life-style几乎是另一个极端。


叽叽歪歪的平行世界。

夫妻用首付的钱环球旅行,趁着孩子没上小学带着一起出去。把蓝牌车开到时代广场。

购买积分住酒店、常旅客计划等实用技巧,也许gap year可以略作参考。


Meetfood觅食。

原先从事古董拍卖。在2020年后进行了一串环美美食之旅。


以上类别的日常/旅游up,你在当地朋友推荐下肯定会接触的更多。而这类穿插的实用信息密度也会相对低,不急着看。


——


最后,对于本就存在,且19年后更加严峻的对亚裔的情况,我也希望自己是危言耸听。


在做好周全防范的前提下,愿up平安无事。



到美国第二天,坐上了美国坐警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