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趣-沥滘


沥滘的确是我最陌生的一个地方,可能它靠近海珠区末尾,也对它兴趣不是太大,即使是地铁3号线的其中一个站,估计来的次数可能是0次,相比沥滘可能更熟悉客村,广州大道南,自己曾经也去过这些地方。

对沥滘村感兴趣是因为刚好五一假期,可以外出走走选择了去沥滘看看,于是,来这里几次,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从沥滘牌坊走进去,车人流穿来穿去牌坊之间。卖小吃的走鬼摊,载客的三轮车,拉货的电动车,出来买菜的街坊。再往里面走能看到流动商贩市场-广州环城高速高架桥下的市场。里面的商品样式挺多,从日用品到农民自制的水瓜瓢。灯火通明,而从头顶走过来呼呼而来的汽车,更是魔幻。




再往里面就是村中心。轰隆隆的机器声,封箱的胶布声,来回穿梭城中村的运货车,在这样的环境下看到沥滘村“动感”的一面,村里有不少的工厂,主要以服装加工为主,走过街道可以看到工人在小屋内忙碌地工作的情景。




随着乡镇的发展,人力成本上涨和城市的转型,大批工厂因招工难,纷纷倒闭或者迁往二三线城市,村里面还能看到不少招租或者转让的广告。

对于工厂打工者,「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这句顺口溜,放在几十年前,是很顺,但是现在未必适用。叶落归根,人们还是喜欢回到家乡,回到妻儿身边,不再漂泊。更别说那些工厂就在家门口的。

走在路上途中,随处可见的拆迁标语,空壳的楼房。这个离市区不算远的城乡结合部正准备打造一个「新沥滘」,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沥滘曾是岭南水乡,在广州方言中,沥指“珠江下游河流汊道”;滘指“分支的河道”。两字一组合,便有了沥滘。原来,在过去沥滘村曾被10余条细涌形成的枝状水系萦绕,这里在漫长的时间里一直是依水而建的岭南水乡。



从地铁站B出口往前走一段就可以体验到岭南水乡的风貌-沥滘码头公园,曾经是渡轮码头,虽然前几年已经停用了,但还是能看到有水上人家从码头岸边“撑艇仔”去江边抓鱼抓虾抓螺或者在岸边晒干。闻到江上瓢过来那种带有微腥的气息仿佛沉浸在其中。

公园里经常有村民来这里吹吹水或者打打牌,显得相当的安逸自在,这或许就是沥滘“静”的一面。



还有一块“广州市界”的石碑,四周都刻有“广州市界”、“以对河中心线为界”、“民国十九年立”、“市区界石毁窃严究”,这是划定地区边界的标志物,也见证村里的历史发展。


不管是动还是静,沥滘都表现出独特的一面。从村里遥望到罗马家园建筑顶部那种高低差,或许再过多几年这里将会有很大的变化,从现在正在盖起的广州之窗能看到了沥滘的未来,沥滘的发展,总体是好,历史不会倒退,只会前进,也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