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重游世界(十四)
14. 憾世之烟
时间:1851年
地点:中清王朝,上饶
城外,数以万计敌军的叫嚣声不绝于耳;城内,两个截然相反的声音争论不休。主帅外出募兵筹饷,群龙无首,我作为主帅的正妻,一边积极听取大家意见,一边思考对策:
“夫人,拜上帝会七万精英前来攻城,而我们可用之兵不足万人。敌众我寡,眼下最好的对策,就是趁敌军还未形成合围之势,弃城退守,保留战力,待时机成熟,再战不迟。”
“夫人,上饶城是我的家,我家祖上三辈安居此地,家没了,我们还能去哪?我走了,卧病在床的老母谁来服侍?无论何人来犯,拿起武器,打跑他们!”
“再不退走,我们所有人,都将葬送在敌人的屠刀下,你们这帮好战之徒,都清醒点。”
“再不守城,我们的父母妻女,就都被敌人杀了,你们这帮不肖子孙,有点人性!”
“你……”
就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父亲离去的身影,浮现在脑海中。
九年前,父亲为民除害却遭人陷害,身陷囹圄。皇帝所谓的开恩,不过是流放西北苦寒之地戍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沉重的枷锁,套在本该享受无限荣光的父亲身上,压弯了他的脊梁。受父亲恩泽,夹道送行的百姓,对此无能为力,只能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温一壶酒,烧一道菜带给父亲,望解边疆饥寒交迫之苦。
父亲像罪人一样,深深低下头,眼角的余光瞥见我。我与父亲的目光相对,知道他有话说,连忙走上前扶住父亲,侧耳聆听。
“感谢皇上开恩,我这身老骨头,以后不会拖累你们咯,”父亲嘴上带着慈爱的笑,眼里闪着泪光继续说:“我从一届秀才,直至位极人臣,感念皇恩浩荡,我走后,身为林家儿女,切记一心为国,一心为民,一心为天下苍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切记啊。”
我重重点头,心中却为父亲鸣不平,从高高在上钦差大臣,被陷害至此一落千丈,他心中不恨、不怨吗?
父亲看出了我的疑虑,用力抓着我的手,像是叮嘱,又像是命令道:“西方大英帝国强盛,而我大清昏庸腐朽,当我决定为民请命,与英国作对时,就已预料到现在,替罪的结局。不需要帮我向皇帝辩解,更不必为我悲伤,有这样的时间,不如多学学西方的强大之处,让我们国家繁荣富强!”
父亲的叮嘱仿佛就在昨天,面对上饶城被围攻的处境,我坚定道:“我现在飞鸽传书求援,三日之内援军即可赶来。为了家人不受伤害,为了城内数万百姓,为了保卫大清领土,愿诸位将士,与我共同守城。”
面对弃城派的质疑,我接着说:“退一步讲,如果守城失败,你们就把我绑到敌将处投降,我会承担全部的职责,恳求敌人放过无辜的百姓。这是我能想到,最周全的办法。诸位,还有更好的对策吗?”
众将士:“可是,夫人的性命,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换做我父亲,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我不过是做了,林家儿女,该做的事。”
城中的形势日渐危急。我想到距上饶不远的玉山镇总兵,他原是父亲的旧部,现在只有请他出兵相援,才可能解上饶之急,可是玉山镇那边同样是战事紧张,他肯冒险相救吗?为了能感动他,我啮破中指,以鲜血书下一封求援信:“贼众已陷贵溪,上饶危在旦夕,贼首纠众七万,百道进攻,氏夫出城募兵,更赴河口筹饷,全城男妇数十万生命,存亡呼吸系于一线之间。将军营以三千众而解嘉兴之围,奇勇奇功,朝野钦服,今闻驻军玉山,近在咫尺氏噬血求援,长跽待命,生死人而肉白骨,是所望子将军者。”
同一时间,美国电话即将普及,而清王朝依然,理所当然地用着最原始的传讯工具,不思改良。在这个世界上,可怕的从来都不是落后、不是弱小,而是不自知。
拜上帝会给我们的考虑时限已至,上饶保卫战,一触即发。
敌将看着城中的老弱,以及披挂上阵的女流,嘲讽道:“我代表天王的意愿,替天行道,你们这些异教徒,必败无疑。”
我顺着他的话答道:“哦?既然如此,你们,攻过来吧——开城门。”
敌将脸上露出得意的笑:“早这样不就好了,众将士听令,进城,挡路者,杀无赦等,等一下。”他的笑容凝固了,因为,他看到守住城门的不是刀枪斧钺,而是一幅画,一幅城门般大小的,上帝画像。
纵使有万般愤恨,拜上帝会的教徒们,只能停下杀伐脚步,向上帝合十。他们正是因为,所谓的“上帝”意愿,才聚集至此。如果为了攻城而自毁信仰,整个拜上帝会,可能会因此,分崩离析。
我忍不住轻蔑道:“父亲教过我西方先进的工业、科技、人文,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不学些好处,反而取其糟粕,弃其精华,我读过你们改编的《劝世良言》,所谓良言,根本无法改变国家、政府、百姓落后的现状,只是你们控制教徒思想的手段而已。”
敌将瞪着我,恨得牙根痒痒,但碍于“上帝”的威严,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按兵不动,待上帝托梦于我,再做决定。”听完他的话,我与守城的将士们,都松了口气,今晚对于我们,是个平安夜。
或许在上饶城解围之前,今晚是仅存的安眠。我睡得很沉,睡梦中,我与父亲治水安民后,同游武侯祠。武侯作为亡国之臣,固然是失败者,但即便如此,他有幸辅佐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得以流芳百世。能够站上尽情施展才能的历史舞台,做此生无悔之事,败又如何?生而为人,不要做连自己都后悔的事。
第二天一早,我就听到敌将在城门外叫嚷:“如果我们肯投降,他们愿意只带走城中粮草辎重,以及年轻貌美的女子,绝不杀生。”呵,劫财又劫色还不准反抗,真是同一个“天王”带出来的。
城中唯一的画师,连夜画了两幅上帝画像,挂在城墙最薄弱处。果不其然,拜上帝会的教徒们,选择其他位置,仗着人多势众,从多个地方同时发起进攻。
我拿不动守城器械,只能带着饭菜走上城墙,大声鼓励守城将士:“诸位勇士,我们的援军很快就要到了,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两天,敌军一定会被我们打垮!”或许是将士们英勇无畏,又或许敌军,怕毁坏上帝画像畏首畏尾,一天的攻防战结束,上饶城,总算没有失守。
夜幕降临,难以入眠的我们一声不吭,竖起耳朵听着动静。果不其然,夜半时分,城墙内侧的壕沟中,传出敌军的声声哀嚎。哼,早料到敌军善用滚地龙战术,挖地道攻城,而城内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能用来埋瓮听声的大瓮,石灰倒是有很多。我灵机一动,计从心来:我命人在城墙前端埋入石灰,与土混合盖好,后端挖坑,底部铺满石子注水。挖地道的敌军,身上难免沾有大量石灰而不自知。继续往前挖,石灰遇水,即会释放大量的热,足够敌军,失去战斗力了。虽然他们与我敌对,但都是走投无路,妄图通过造反,为自己谋求一线生机的可怜人,身上的灼热不足以要了他们的命,但足够他们,好好反省一下自身了。
就在城中的友军,称赞我奇谋妙计,退敌有方时,我不禁自嘲:就这点伎俩,和当年父亲与大英帝国针锋相对时的手段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我的记忆回到十三年前,道光皇帝为了百姓活得有尊严,更为了守住国库里的白银,不让钱被英国人卷走,决心禁烟。父亲作为最合适的人选,受命钦差大臣,前往当时为数不多的对外通商口岸,广东禁绝鸦片。
国人由于吸食鸦片,不仅败光了多年苦心经营,攒下的积蓄,更高垮了他们的身体。行走在路上,随处可见骨瘦如柴,形同骷髅的瘾君子。如果再放任鸦片随意流通,过不了多久,我们都将变为,永远抬不起头的东亚病夫。被毒品奴役精神,比被铁链束缚肉体更加可怕,至少后者,还有抗争的灵魂!
然而禁烟兹事体大,损害了诸多权贵者得切实利益。大批的英国商人,以及国内为了钱给他们卖命的汉奸,用尽办法阻挠禁烟。父亲身正不怕影子歪,每经过一座城市,就将命人掀开轿帘,告诉所有人:我林则徐,为了在东方这片广袤的土地禁绝鸦片,来了。其间父亲多次遭遇刺杀,好在有惊无险。
由于兜售鸦片的富商巨贾,以及瘾君子们都不配合,禁烟过程,进行的举步维艰。无奈,父亲只能派亲信潜入鸦片运售环节内部,终于有所收获。在证据面前,富商们不得不交出手里的鸦片,并承诺永不运进中国。
源头切断,可收缴上来的鸦片该怎么处理?如果用火焚烧鸦片,鸦片油渗入土中,有心人就将这些土挖去,熬炼成烟膏仍得十之二三。为永绝后患,父亲派人在虎门海滩挖出长宽各15丈的大池,池底铺石,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将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倒入海水,浸泡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沸腾,同时命令士兵用木耙在水中不断搅拌,务求烟土完全溶解。待退潮时,把池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此举致使英国方大怒,软弱的政府为明哲保身,才导致父亲成为替罪羊。
虽然拜上帝会夜袭上饶城失败,但他们的主力部队,我们依旧无法抗衡。在敌军的强攻下,城墙最终被攻破。我无奈道:“抱歉,我已无计可施,将我绑去敌将处投降,争取驰援时间。”令我想不到的是,城中无一人投降,就连之前提议弃城的人,都拿起武器,奋勇迎敌。在全体上饶城军民的奋力抵抗下,援军终于赶到,玉山镇、夫君征募,以及城内原有守军,三路部队里应外合,大战七天七夜,终于退敌。
其实,三路部队的实力加起来,同样弱于敌军,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出在自己。拜上帝会的创始人,当年由于科举考试失利,就认定制度本身不行,故而寻找旁门左道,为自己的失利寻找借口,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当年父亲同样是科举三次不中,但父亲没有放弃提升自己,终于通过殿试踏入仕途。任何规章制度,都是顺应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存在即合理。如果不适应,可以选择退隐山林自得其乐,而不是处心积虑报复社会。
前不久,由于朝廷被溜须拍马者充斥,已无实干之才。为避免拜上帝会大军攻入皇城,父亲又被启用,封钦差大臣,镇压叛军。这次的父亲,不再像当年禁烟时那样雄姿英发。边疆流放之路,早已将父亲年迈的身躯,摧残得千疮百孔,卧病在床的父亲,不忘少年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临危受命,再次踏上旅程。只可惜这一次,父亲再也没能回来。
纵观父亲65年的人生旅程,这些年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父亲齐名。直到现在,“禁烟第一人”林则徐的名字依然被世人铭记,历史会记住那些,真正的强者,历久弥新。
——虎门销烟篇 完
附录一:林则徐修行名言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心存不善,风水无益;
行为不端,读书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附录二:定军山谒武侯墓
大星虽陨大名留,一线皇纲诩汉刘。
抱膝之人知管乐,鞠躬终右匹伊周。
定寒沔水居民泪,月黑祁山故垒秋。
归首定军军莫定,墓门深锁阵云愁。
附录三: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