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秘仪物语——第十章“来自深渊?还是降自星空?” 第四节(2)

2022-03-17 23:58 作者:霜野夏詩  | 我要投稿

煮豆燃萁(2)


说着,她停顿了一会儿,观察着池谕佳的反应。没有看到反对的举动之后,她继续着自己的讲述:

“我很早以前就对你说过,神秘学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研究超自然力量和世界的学科,也就是‘怪力乱神’,但是准确定义神秘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很多事情在这方面的界定,就十分模糊。但总的来说,神秘学分了四个大类:

“第一类是宇宙论,解释宇宙的构成和世界的运转规则,包括宇宙万物的起源,发展经过和推算可能的未来。第二类是秘契主义,讨论人的‘灵’,有点像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第三类是你父亲和谕佳会的那种预测,各种各样的占卜或者别的预见未来的能力。最后一类才是你见得最多的魔法,尤其是赫尔墨斯主义里的仪式魔法,尝试改变五层世界中的某一层来达到某种目的。

“有些秘仪师的目的就在于第一类,渴望通过各种手段达到本源,或者按照炼金术士的说法叫阿尔克纳。在卡巴拉生命树上是说法就是四个世界当中最上面的上三角,而所谓神秘学的修行,就是从底层的沉睡界回到顶层的上三角的过程。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秘仪师终其一生最多回到下三角的意识界,只有少数人士可以到达中三角,毕竟人是有极限的——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在远古时候,人的任何行动都可以感知到本源的运转,或者说人自身就是本源的一部分。那个时代,人的身心与宇宙自然合一,所以有很多人就触及到了本源。”

“所以说,你说的本源,到底是什么?有人见到或者描述过么?”

牧知清对这种抽象的事物,喜欢找到一个哲学体系当中类似的东西进行比对。

“对不起,我没见过,前人对此的记载也颇为稀少,但道家的‘道’应该和本源相似,你可以这样去比对理解。它是位阶最高、最完美的世界,其它世界都是由此创造的。于是这就说明现在的我们也有可能触及到本源。

“你可以把本源想象成一个大型核电站,使用魔法就相当于将核电站发出的电力用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当中,但是你无法完成核电站发电的过程——这也正是到达本源的道路上最大的阻碍。相较之下,有极少数的人,能使用另外一种称为Thaumaturgy的能力,谕佳翻译成 ‘奇术’,这就相当于拥有受控核聚变的能力,展示其他人无法复制的奇迹,前往无人企及的领域。”

看了一眼一旁皱着眉头的池谕佳之后,牧知清想到了物理学上的一个理论:

“我能不能认为,这样的情况是到了更高的维度,然后在那个维度里来操控现实世界?”

“用科学来解释神秘学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硬要掰扯些关系的话,奇术就相当于突破了非科学范畴极限的东西,比如说宇宙大爆炸什么的,大概都是奇术。怎么说呢,被本源所接纳的人,应该都会拥有奇术,但就算没有被本源选择,只要触及到它,找到了通往它的道路,同样也会获得相当强大的力量,相当于他们处在中三角的位置。”

牧知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池谕佳却一直坐立不安,按捺着想要纠正她言语中错误的冲动。

“你刚才说只有少数人能够到达中三角,是因为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只有第一个过去的人才能算得上到了中三角?”

“差不多是这样,但是确切说来是第一个抵达的人才会被本源所接纳,或者说拥有奇术。所以有句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第二个用同一种方法触及根源的人,就不会有第一人那样的待遇。

“而且据说远古时期,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方法触及到了根源,但最终他们都没能留下记载,所以并不能确认是否属实,其中有很多奇术就在历史长河当中消散了,这也是为什么重现古代文献里的那些魔法会越来越难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必然的,克拉克说过,‘任何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发展出来并熟练运用以后,相应的魔法就不再被人使用,渐渐失传。这也意味着,能够触及本源的人变得更少了。正是人类自己,给自己在探索本源的路上增加了障碍,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讽刺。”      

“抱歉,我还有一个疑问,你说是被本源接纳,是不是说明本源也是有人格的?像你这样的圣护是不是都拥有奇术?”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上古时期的人自身就是本源的一部分,所以本源具有人格也说得通。而圣护……按照千年来的传统,的确是要拥有奇术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圣护,但是刚才也说了,要么因为被世俗权力软禁,要么因为意外战乱,持有者没有传承下去,有很多奇术已经失传了,于是有相当一部分灵结上,只有普通资质的魔法师代行圣护的职责,相当于是王位空缺期的摄政王吧。”

“那已经失传的奇术还有可能回到人类手上么?”

“有可能,但是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归。不过倒也还好,奇术并不是到达本源的唯一方法,大多数魔法师也十分清楚,重点并不在掌握奇术,而是想法设法绕过使用奇术而打开通往本源的道路。所以基本上只会发生灵脉归属的争夺,很少有人会觊觎其他人的奇术。”

“好吧,我也接触不到奇术。不过按照你刚才所说,不同领域的第一人应该有不少吧?”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有十位秘仪师拥有奇术,但奇怪的是,这种结果无法与魔法里的八个大类对应,而且历史记载里的奇术总共有二十二种……”

“羽兰,点到为止就行了。”

担心她说出更加离谱的解释,池谕佳终于插话,强行终止了这个话题。

“好吧,说了那么多,我们言归正传吧。在以上基础之上,就要说到我家里的事情了。我以前跟你说过,从我的曾祖父开始,我们家才开始有魔法师的血脉,和谕佳她的家族比起来,我们家有点像个暴发户吧,但是因为有足够的运气和极强的能力,我的祖父触碰到灵脉的稳定装置之后,也获得了奇术。”

牧知清瞪大了眼睛:

“等一下,那岂不是,你也……?”

“嗯,但是奇术这种东西,我不知道该如何切确使用,当然也不打算使用。我还是一个二流的秘仪师,需要一个能力出众的魔法师辅助才能面前担任圣护。说到底我仅仅是继承了我祖父的衣钵而已。”

宫羽兰语气平淡地说着,她和众多秘仪师一样,并不是因为想要得到奇术而走上这条路,只是因为祖父让她成为继承人,所以才选择成为秘仪师。

“当然,就算拥有奇术,要达到本源,开启阿尔克纳,依然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研究。因为从来没有人达到过,所以我们也不知道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但能肯定的是,这样的努力是永无止境的。对于其他人来说,没有足够的天赋,或者受到了天启(Apocalypse),是不可能被本源所接纳,得到奇术的。

“当然,这样的血脉也是需要继承的,如果某个掌握了奇术的家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绝嗣,这一门奇术也就失传,成为了历史当中的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所以才会要有血脉传承,一人接着一人将研究继续下去,聚沙成塔。”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思考一番接下来的措辞。

“由于魔法是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所以那些天赋异禀的种子就成了各方拉拢的对象,这样才能一代胜过一代。就算是这样,魔法在数千年时间里依然缓缓地在走下坡路,但他们依然坚信,在一切的尽头,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不过话虽这么说,我们都清楚地知道,阿尔克纳可能永远不能被揭示,只会无穷地趋近,这就是沉迷于神秘学的秘仪师们的归宿——除了那个人之外。”

我能够理解他,但是——

宫羽兰喃喃自语,她对鹤一澄再熟悉不过,他的性格,他的学识,以及他曾经的身份。池谕佳没有丝毫的反应,只是用平静的目光默默地看着她。

“那个人,原本是我祖父的继承人。虽然在小学毕业时,我就已经知道了我们家的这些事情,但我一直都没有被正规地培训过,直到后来读高中时,我才和他一起成为我祖父的弟子。在那之前,我对他的印象,一直是一起长大的玩伴而已。不得不说,他的确是个天才,因此成为了最理想的接班人,他的家里也同意他入赘到我家来。”

“等等,你说入赘,就等于是……”

“那也只是曾经的事情了,而且根本就没有履行到那一步。我给他当了差不多四年的助手,然而在我大一的时候,他的研究出现了意外,在处理善后事宜时,他的态度激怒了白河教会和玫瑰十字会的调查人员。因此我的祖父将他逐出师门,随后协会做出决定,将他流放到费奥多西亚,当然婚约也被取消了。从那以后,我就被明确地指定继承了圣护的职责。那个人,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傲慢和轻狂,才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原来如此,牧知清开始理解鹤一澄说的“渴望的只是复仇而已”这句话的内涵。

“那个人具体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也没兴趣了解。我只知道,临行前他毁掉了从前的所有物品,只留下了一把我家里人送给他的银匕首。从那以后,他就音信杳无,而我也搬进了这里,跟从谕佳继续学习。十余年的努力付诸流水,最后却是一个从未努力过的人下山摘了桃子,这应该就是我和他产生冲突的原因吧。”

宫羽兰十分平静地说出了一个在旁人听来十分沉重的话题,牧知清看着她不带一丝纠结的样子,感到些许心痛——以喜怒哀惧这些情绪消失作为代价的成长,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银匕首,就是那天晚上悬在我头顶上的那把匕首么?”

“对,那把匕首相当于是信物吧,婚约作废之后本来要归还的。当时以为他把那件东西混在其他物品里一起扔了,后来怎么找也找不到,才知道他私自留下了。”

该怎么说那个人好啊——宫羽兰十分无奈地叹着气。


秘仪物语——第十章“来自深渊?还是降自星空?” 第四节(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