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分手男子当场甩出2年消费清单
1.
一定程度上,记账的习惯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但最好仅仅是记录自己的花销,不是给他人的花销。
回顾整个消费历程,就会发现哪些是必要消费,不用就会威胁生存和安危;哪些是礼尚往来的消费,朋友请客要回请,朋友送礼要回送;哪些是冲动消费,千金难买爷高兴。
但是回顾来回顾去,钱花掉了就是花掉了,
不仅不会增加未来账面的一分钱,而且还会抵消掉一部分冲动消费带来的乐趣。
2.
如果当初不买就好了。
收废品的喇叭里高喊着,“高价”回收旧手机,旧冰箱。仿佛旧货的价格能比新货的价格都贵。
而当你想要卖掉什么回血的时候,又会遭到行家的审判---不能再多了。于是你望着曾经的宝贝,现在的累赘,一时无语凝噎。
3.
如果真要统计流失的金钱,回顾自己的人生,那么现在的电子账单都能清清楚楚的看到。甚至还贴心的在各个领域做好了统计。
心里有个数就行。
自己记账尚且不能增加生活的幸福感受,何况是记录自我之外的花销。
这样,每一分付出都被列的明明白白,仿佛幸福能用数字衡量,礼物越贵重,情谊越深厚。
殊不知,
真实的快乐已经被这列数据切割的支离破碎。
4.
买定离手。
当你买好了,就不应该再去看价格的波动。也不应该细想产品的成本。因为消费者终究算不过生产者。
而当时买入的喜悦,也会因为反复关注价格而消弭殆尽。
5.
万事万物容不得细想。
是不是一开始的记账,就宣扬了自己的每一份付出?
这就像年终工作总结汇报,绞尽脑汁把所有微不足道的操作,精心粉饰成极具建设性的丰功伟业,以此换取巨大蛋糕切割后的残羹冷炙。
是不是一开始的消费清单,就暗含了未来分手的打算?
6.
一些著名人士就采取了撕结婚证的方式,表示对婚姻的矢志不渝。
结婚证是离婚才需要用到的。
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行为不免又是另一种极端,
但在特定的角度,的确会彰显一些爱情的伟大,讴歌一点意志的坚定。
气氛都烘到这儿了。这样的表达,就显得锦上添花。
7.
而分手了开始算钱,一部分原因是,男生需要一点经济补偿,来获得一点心灵抚慰。
人没了,钱还在。
这样仿佛就能好受些。
在特定的消费文化中,的确能好受。
因为有的著名人士,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来抚慰对方,只不过他们是付出了额外的钱,换取了自己的灵台清明。
8.
既然对方能甩出消费清单,那么自己也能甩出消费清单。
对方要算的清楚,那么不妨你比他算的更清楚。
把自己每小时的回报算进去,本来可以用来赚钱的时间,就和对方一起吃饭了。这也是损耗。
如果你发现,自己即便不约会,也没有收获比约会更多的产出,那么,就不妨想开一点。自己仍然处于与对方相似的境界。
于是也就失去了互相撕扯的兴致。
撕扯,会拉低你的境界。
9.
情侣消费应该aa吗?
这没有特定的答案,而取决于两个人关系的程度,相处的方式,消费的观念,经济的状况。
国内文化讲究“混沌”和“模糊”,我请你吃一顿饭,你请我喝一杯奶茶,我送你一口锅,你送我一个盆。
只有在不清不楚中,才能产生你来我往,才有可能藕断丝连。
不然的话,各自在家里吹空调吃西瓜不就行了。
10.
在这样的文化中,男生还是大方一点更加容易受欢迎。
事实上,不管是谁花钱,花钱的一方看似损耗了资产,却得到了对方的陪伴,获得了心灵按摩般的愉悦。
而不掏钱的一方,看似没有钱的损失,却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消费行为中,杜绝了其他的可能性,不管是搞钱,还是搞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损耗。
11.
事实上,女生也可以大方一点,
如果能轻轻松松的承担重任,这只能说明,你真有钱。
千金难买姐喜欢。
钱,就是话语权。
这样,心态就能更自在。如果你随时可以为对方花钱,也意味着你随时可以把自己的赤诚收回。相比之下,对方不过是处于磅礴山川的低处,被动的接受润泽和荫蔽。
收放自如的感觉,能让你获得登上人生巅峰的畅快体验。
12.
付出,可以是钱,也可以是情。
一定程度上,两者的价值也可以互通。
没钱拿情来凑,没情拿钱来凑。
这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情况,也取决于对方的认可度。不然,有可能你会被当成打扫卫生的家政阿姨,或者会修家电的工人师傅。或者只会吐钱的取款机。
13.
总的来说,
在正常合理合情的范围内,
感情中要想幸福,
多提醒自己为对方付出,少希望对方为自己付出,
不要记着自己的付出,而要多记着对方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