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学习,青春期孩子的变化特征和养育策略?
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发育过程中关键的时期,也是继婴儿期之后成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所以这个阶段家长们需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身心规律变化,做好家庭教育。从心理发展角度,青春期也是孩子从儿童成长为成人的过渡期。
女孩青春期一般10~12岁开始,男孩儿一般在12~14岁进入青春期。下面介绍一下生理变化特点。这些变化影响孩子的心理、学习、社交等诸多方面。
1.身高迅速增长
除婴儿期外身高增长最快的时期
一年可以增长最多 10 厘米
四肢和头部骨骼增长速度快于躯干,所以身材比例不太协调
孩子对四肢控制能力不是很好,有时笨手笨脚
骨骼变长加粗,骨密度显著增加
骨骼迅速增长对钙的需求增加,一定要少喝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里有较多磷酸,会与钙结合,使得钙质流失,容易缺钙
缺钙容易抽筋,影响骨密度峰值达标
35 岁以后骨密度逐渐下降,年轻时骨密度峰值低,比其他人更容易骨质疏松
碳酸饮料里含有大量糖
喝完胃部会有饱胀感
影响孩子正常饮食
还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率
2.体重增加,肌肉脂肪比例发生变化
孩子体重迅速增加,每年 5-6 千克18 岁体重接近成人
体型发生变化,男孩女孩体型差异明显,女孩曲线美,男孩力量美
青春期之前,男女肌肉脂肪比例基本相同
青春期,性激素影响,男孩肌肉增加多,肌肉脂肪比 3:1
男孩爆发力强,运动能力显著提高
女孩脂肪增加较多,肌肉脂肪比 5:4
女孩身体线条更柔和
3.中学阶段孩子比其它年龄段更易扭伤,抽筋
他们肌肉还在生长,强度不够
中学生运动较多,不注意休息,运动强度过大
不注意营养和能量补充
很容易肌肉拉伸过度
造成扭伤抽筋
4.孩子整体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身体脏器发育逐渐完成,新陈代谢加强
运动能力提高
整体能力增强
心肺功能提高,心脏供血和肺部供氧能力增加,孩子运动能力提高。
免疫力明显提高,免疫系统发展,孩子生病频率降低许多,小时候一个月病一次的孩子,到中学后很久不会感冒发烧。
由于骨骼肌肉的生长,孩子活动量增大,易出现扭伤抽筋,皮外伤,但恢复很快,较少感染。
5.性生理逐渐成熟
小学高年级或进入初中,孩子性器官开始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到高中阶段,已经基本发育成熟,有了生育的能力。
睾丸发育成熟,男孩睾丸阴囊发育成熟,嗓音变得低沉,出现胡子,腋毛和阴毛,女孩乳房发育,出现月经初潮,长出腋毛和阴毛。
随着性生理成熟,孩子性心理也逐渐发生变化,开始把自己当做成年人,不再是小孩子行为也发生改变。
孩子会要求更多的私人空间,换衣服,洗澡都不让父母在场,更喜欢关上自己的房门。
性生理成熟带来相关激素水平变化的增大,睾丸酮,雌激素,肾上腺素显著增加
这些激素使得孩子比较容易冲动,脾气也显得暴躁。
不同孩子生理发育速度会有差异。
孩子生长发育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竞赛。
不同孩子生理发育起始时间和发育速度都不同,开始时间与发育好坏没有直接关系。
女孩身体发育大约开始于十一二岁,男孩为 12 到 14 岁
每个孩子与这一平均水平前后相差两年都是正常的。由于发育速度不同,有些孩子会感到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同学比自己发育的太早或太晚会不正常,长大后会有问题,也担心被同学嘲笑。所以在这一较敏感阶段,家长和老师需要适度的引导和理解,让孩子保持良好状态。
如果你对家庭教育指导师学习报考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交流!
分享转载只为网友交流学习知识,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