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小技巧(19)总结错题的关键是「打标签」

「总结错题」是很多考生注重的技巧。这里西瓜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技巧,那就是给错题「打标签」,从而强化印象,对类似的题型加大掌握力度。「打标签」的方法:
1.表述不必太精确,宽泛一些就可以。
比如「因不仔细而错题」可大致分为「抄错答案」「审题不仔细」和「其他」3类,再详细分就没必要了。
2.要学会「归类」。
这里的「归类」强调的是在自己「不同的错题」中找共同点,从而对相关题型认识更加深刻。例如「言语理解与表达-段落概括」题中常出现「二选一选错」的情况,这种题目就要学会单独归类。
3.将「做不出来的题」和「花费时间太长的题」单独挑出来。
很多小伙伴是无法在考试时间内做完行测题的,因此如果有题目根本做不出来,或者「花费时间太长」(比如1道「数量关系」题花了超过4分钟),那就要单独挑出来。对于此类题要好好规划,确定要尽量做出来还是「多长时间做不出来,就直接放弃(蒙一个)」。
举例来说,像下面这道题:
【2022四川】丝绸之路连通了亚洲各国,各种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互通有无、携手前行,饮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人类从荒昧走向文明,学会驯化动植物是成因之一;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则在于这种技艺的传播与改进。原产于西南亚的小麦和大麦沿东西向传播,支撑起亚欧非无数个古典文明;诞生于中国的稻米,至今仍哺育着世界近一半的人口;现在餐桌上常见的玉米、大豆、马铃薯、西红柿、黄瓜等,都是从初始的驯化地沿着贸易路线最终遍布全球的。换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饮食的发展史与文明的发展史有着相同的脉络
(B)亚洲人民在饮食文明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C)世界各地的饮食中镌刻着文明的印记
(D)美食将亚洲乃至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饮食的发展史与文明的发展史有着相同的脉络
(B)亚洲人民在饮食文明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C)世界各地的饮食中镌刻着文明的印记
(D)美食将亚洲乃至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正确率52%,易错项C
概括题干之后可发现本文核心为「饮食和文明共同发展」,A「饮食的发展史与文明的发展史有着相同的脉络」正确。
这道题BD的错误较容易排除。B中「亚洲人民的贡献」明显不是全文重点;D「美食将亚洲乃至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中的「连成了一个整体」并未体现。C有一定难度,它强调的「饮食镌刻着文明的印记」不符合常识,如果改为「文明镌刻着美食的印记」才较符合题干要求。
因此,本题如果误选了B,则说明考生对「概括段落」「找重点」的能力较为欠缺,需要补足基础;如果误选了D,则可能是读题不仔细,把对「世界饮食」的介绍脑补成了「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如果误选了C,则可能需要强化下语法的学习,掌握「镌刻」一词的准确用法。
如果「打标签」的话,本题就是这样的:
误选B:概括重点错误
误选C:语法、语义错误(镌刻)
误选D:读题不仔细
「标签」打多了后再「归类」,就知道自己需要针对性补足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