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保护孩子的心流状态,做到不打扰的陪伴——养娃记0173

2022-09-26 22:48 作者:中年惡爸  | 我要投稿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努力陪伴孩子成长的中年胖子。

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养成,家长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今天分享日常生活中很容易遇到的一个状况。

01 不打扰怎么陪伴

一直苦于没有很好的方式陪伴孩子。

一下子参与过多,孩子逆反就起来,不参与当然也不行。

开始改变的居然只是一个很小的动作。

甚至于都不算动作,目前看起来还是很玄幻,不一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就是拿个椅子坐背后看书。

稍微反推一点,大概能看出来背后的一些细节,供参考。


  • 卑微的祈求进入ta的世界

    • 最近想跟你一起学习,你看可以不(家长言而有信是前提)

    • 老师说我这边参与得太少,批判了一下。要不我坐你后面,我看书,你也忙你的?

  • 拿个凳子坐后面

    • 条件允许,最好是斜后方,因为可以看到他做什么

    • 拿本书/作业,最好是亲子类的书,如果以前没有陪伴过,真的挺有必要补一下。如果需要这类书可以留言。

    • 手机放外面

  • 虽然如坐针毡,还是得做完

    • 观棋不语真君子



02 几种状况和对策

  • 忍不住想说ta:

止语一开始很难,我的做法就是让自己离开一下,喝水上厕所都行。


  • 静音

  • 比较好的做法是看书,看课外书,或者教辅,作业都可以

  • 走动也是轻手轻脚的


  • 问大人问题

  • 尽量和孩子一开始就讲好。

  • 问问题有些是学校的很扯的事。家长里短,这个最好的是开始写作业之前就聊完。但是如果刚开始,也只能忍着。

  • 还有个是正当理由,孩子说不会。我的做法是告诉孩子我也不太会,要不然我去看看?避免马上进入,打乱节奏


  • 节奏

  • 理想的状态,起承转合,一气呵成。

  • 现实情况下很难。难就在于前面的这些状况。每个状况都会打乱节奏。



03 心流状态

有段时间孩子自己看一些不让看的书,就特别投入。甚至我到他旁边都不知道。

非常沉浸,专注某件事的状态。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效率是非常高的。

有一个心理学的名词,心流。

心流(英语:Mental flow)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多样性。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F%83%E6%B5%81/9824097?fr=aladdin

翻译过来,简单理解,就是着迷。

很关键的一点,心流状态下,非常抗拒被打扰。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联想到:

很多时候,绿色的部分表示在心流状态。要进入并不容易。所以尽量把干扰项去掉。

番茄钟的原理,淡化了这个过程,把时间缩短,尽量短期快速进入,然后就结束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如果能进入心流状态,那是非常棒的。

我相信这是刻意训练的结果。

04 前提是任务分解

当然,这个很难。

我能想到的办法,时间管理的关键,在于任务分解。

如果自己弄个计划的家长,我们很容易会发现计划无法执行。

比如说我们定了数学25分钟,实际情况可能是50分钟,甚至更久。

这种情况下,番茄是无法进行的。

只能去摸索,磨合,把任务分解成几个事。

如果定一个番茄15分钟,完成只用了10分钟也没事。

这个过程是孩子了解自己,也是家长了解孩子能力,很重要的窗口。


05 总结一下

对于家长来说,很重要的是,Hold自己,想要表达的欲望。

其次是尽量给孩子营造不被打扰的项。

比如说孩子要上厕所,最好开始前就提醒他一下。

比如说想喝水,开始前就提醒一下。

比如自己会被电话打断,尽量静音拿出去。

比如说拖地洗碗…… ,那就等一下吧。

最后是长情的陪伴。

不打扰孩子,不是把他一个人放房间里。

从大部分家长的反馈情况看,高中之前,完全自律都不现实。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



如何保护孩子的心流状态,做到不打扰的陪伴——养娃记017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