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谈动画】从友情到心声到人生——简评“冈妈三部曲”
本篇也是我一直想要写的。自认为自己看番剧,也有一定的阅历了。冈田磨里,算是我这追番生涯中一个又爱又恨的一个编剧。我也借此篇,谈谈冈妈那些年的“泪水”与“胃药”
写在前言:
本人入宅,说早不早,说晚也不晚,阅片不算无数,但也有应该有相当可观。前段日子,在书店,买到一直很想看的小说——《知晓天空之蓝的人》的同名小说。不经意间,又勾起了我那年盛夏追番的回忆。
说起来动画业界,总会有些一些“组合”,似乎是天选注定的:巨人和WIT(霸权社)、物语系列和新房、
麻枝准的“后三部曲”与P.A. Works。说起到日常轻百合就会想到动画工房,说起山田尚子就会想起轻音。而今日所介绍的说是“冈妈三部曲,”(这其实就是动画观众自己命名的)就是这类似上文的组合,创作了这三部优秀的作品,带给我们最初的感动。
它就叫——“超和平Busters”

超和平Busters(日语: 超平和バスターズ)是由长井龙雪、冈田麿里、田中将贺3人组成的动画制作团队,同时也是三人合作时的共有笔名。

田中将贺(制作过《你的名字》《daring in the franxx》担任人设和总作监,
冈田磨里(制作过《花开伊吕波》《朝花夕拾》)担任系列构成,
长井龙雪 制作过《某科学的超电磁炮》《龙与虎》)担任监督。
此前三人曾以同样的职位共同负责过轻小说改编作品《龙与虎》他们三人也借此奠定关系。
在制作完《龙与虎》后的不久,冈田磨里和监督长井龙雪、人设田中将贺三人组成动画制作团队『超和平Busters』制作了今日三部曲的中第一部————《未闻花名》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日语: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


还记得是初中时,仲夏时分,窗外蝉鸣聒噪 ,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淇淋冒着朦胧水汽。一个人,静静地蹲坐在沙发上,看完了整部花名。随着最后一首《secret base》于耳畔响起,不经意间,想伸出手,揉一揉眼睛,意外发现,泪水已润湿了眼眶。
若不赶快跳脱出这个故事,不然,泪腺会如洪水般决堤而出,花了脸,令人笑话。现在回想起那时的我,应该是多愁善感。现在的我不知是心境成熟,还是学业压力的缘故,再看花名时,那份感动早已淡了。可是那些由此触发的思考,始终萦绕在我的心中。

故事里也是一个夏日同样的炎热。如夏日般的猛兽。自从那场意外的变故,到现在已经有了十年之久,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但唯独她不变的芽衣子却突然出现在已像隐蔽青年般的主人公·宿海仁太面前,并要仁太帮助她完成心愿从而成佛。然而面码所不知道的是昔日的玩伴,早已形同陌路——没能专心学习,在三流高中自甘堕落的仁太;过去文静如今散发着辣妹气息的安城鸣子、进入了以大学为目标的学校的松雪集和鹤见知利子、以及在高中便放弃升学现正四处游历的久川铁道(波波)。面码没有变,无论样子,爱好,心灵都是十年前的面码——爱哭,包容,温柔的面码。十年前,总是一起结伴同玩的6位好朋友,因面码的意外死亡而各自心存芥蒂导致关系疏离。昔日的玩伴再次聚首,只为实现已故之人愿望, 为了芽间的愿望而努力,却一次次猜错愿望。最后大家认为芽间想做个烟花,要成佛升天转世。然而,烟花绽放之后,仁太却发现芽间没有升天,愿望再次猜错。当晚,大家说明了自己要为芽间的梦想而努力的动机,其实都是为了自己。在大家努力帮助她完成心愿的同时,十年前发生的种种往事以及彼此心中的秘密也渐渐浮现在大家面前。

仁太是超和平buster的队长,玩伴都喜欢吃仁太母亲的蒸松糕,后来母亲病重住院,仁太没有安慰,却冲母亲抱怨,为什么不做蒸馒头,然后转身就走。后来母亲对芽间说,仁太是个坚强的孩子,不想在自己面前哭,让自己担心,但她希望儿子该哭的时候哭出来。于是芽间答应她要让仁太哭。雪集喜欢芽间和安鸣喜欢仁太,他们计划挑拨一下仁太和芽间的感情,于是大家在秘密基地时,安鸣问仁太:“你喜欢芽间么?”仁太很慌张地回复:“谁会喜欢这种丑女?”芽间听到后却只是笑笑(那笑容真让人心疼)。

仁太跑出秘密基地,芽间去追。受了仁太妈妈的愿望让仁太哭,芽间找大家商量时、不小心失足掉入河中,从此只能出现在大家的记忆中……
于是仁太回家问问芽间自己的想法。然而,芽间感觉到自己快消失了,她说:“我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仁太将她背到秘密基地,却看不到那个幽灵的芽间了,大家去森林里寻找。芽间努力的在日记上写下了自己对大家的喜爱。终于,清晨时候,大家都看到了芽间,芽间的愿望实现了,就是当初答应仁太母亲——要仁太该哭的时候,就哭出来……


很多人看到这部片,就像我一样,很容易想到自己,随风而逝的童年。过去热闹非凡,现如今,人去楼空的秘密基地。曾经亲密无间,现如今渐行渐远的伙伴。过去如此鲜明,现如今模糊不清的经历…………面对此情此景,我脑海浮现出一个词——物是人非。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如剧中一把儿时的小镇风光以及他们的秘密基地,从未改变。而变的是当年的那些人。《故乡》中曾经写到过:“我接着有许多的话,想要像连珠一般涌出。总觉得被什么挡住了,单在脑里回旋,吐不出口外去。我打了一个寒噤,我们之间已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现在能理解,我们与儿时的那些挚友,自以为友谊会天长地久。可时光荏苒,我们随风而逝,奔向各自天涯,最终相忘于人生荒漠。

处在了如今的站点,再回望来时的路。来自的路漫长曲折,无法看清全貌乎,蒙上了一层滤镜。那层滤镜去过往的杂音,留下闪闪发光的“宝物”。而这个名为“童年”的宝物,经时间的风浪冲刷轻时,愈发显得弥足珍贵,璀璨夺目。小时候总想着,时光尚长,多想快快长大,拥抱全新世界。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消遣着闲暇时光。误以为此刻美好即是永远在。在这误解之下,年复一年,我们已经长大了。年少的那份锐气已不在,变得寡言而沉默,变得“清高”而孤独,变得隔阂而无法坦诚相待。
正如面码所说:“要是能不长大该多好,可是时光在身后挡住了退路。”
渐渐地开始明白到我们应当把每一个当下,当做天长地久,把每一个时间当作永恒来加以对待。
面码在这部片里象征的是童年的珍贵与遗憾。而其余的五人更像活在人世的我们。十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可是——童年的遗憾,对已故之人的铭记与怀念,再也无法说出口的“喜欢” “再见”的痛苦。可能在现在或者未来的某个时刻,勾起我们对往事的追忆。面码,再一次出现时,五人没有逃避,没有忘记直面遗憾。就如剧中升起的烟花,树荫下长长的道别。是五人对于过去生活的遗憾补完,是对过去的告别,是走出过往的阴霾的开端,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对于已故之人,最好的纪念就是继承他们的眼睛,好好看,好好活

引用番剧最后一段话作结:
我们渐渐的长大,那芳香逐渐消退,把脸凑近,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青涩的太阳芳香,在风中小小摇曳,伸手触摸便被扎得刺疼。盛开于那个季节的花是什么样子?盛开于路旁的花儿,也在渐渐变化。在不断流逝的季节之中,我们会慢慢长大成人。不过呢,那朵花,一定在某处绽放,我们会一直一直实现那朵花的愿望。我们也最终知道那朵花的名字叫勿忘我。


《心灵想要大声呼喊》(日语:心が叫びたがってるんだ。


闭锁在心之壳中的,无法对任何人说的心情。
然而,实际上,想要将真正的心情呼喊出来。
在年幼时由于不经意间说出的话语,导致家族四分五裂的少女·成濑顺(女主)。
在突然现身的“蛋之妖精”面前,为了不再伤害他人,她的言语被封印,并被施加了一说话就会肚子痛的诅咒。
从那以来,抱持着心理阴影,她的心灵也因此闭锁,唯一的交流手段只剩下手机邮件。
升上高中二年级后,顺在某天被班主任任命为“地域沟通交流会”的实行委员。一同受到任命的是完全没有交集的三名同班同学。无法说出真心话、没有干劲的少年·坂上拓实(男主);被期待前往甲子园、却因为肘部的故障而遭受挫折的前任王牌·田崎大树(男二),以及为恋爱烦恼的啦啦队部优等生·仁藤菜月(女二)。他们各自有着心灵的创伤。
由于班主任的希望,交流会上表演的节目决定是音乐剧:“,从古至今,音乐剧会创造奇迹的”不过班上似乎没有人对此感兴趣。但只有拓实注意到了顺的心情,“莫非你想要唱歌吗?”然而成濑却没能说出口。
之后,“沉默女没可能演得了音乐剧”,同伴们对此产生了争执。看到大家因为自己而争执的样子,顺不由自主地说出“我会唱歌的!”
到了发表会当天,成濑决定将闭锁在心中的“想要传达的真正心情”歌唱出来,但出演前的最后一天晚上,男主和女二的对话,男主在此时,才开口说出自己的感情——自己并不是喜欢成濑。所想的事情,如果不好好说出口的话是不会懂的。

也正是言语无法传递心声,成濑误解了男主的想法。她再次把自己关进蛋壳中,封闭内心,在临近出演时突然离场。
面对这样情形,男主的选择,选择了坦率的面对。不再是自怨自艾,不带有恶意的心,认真地袒露心声,两个人的心灵互相传递到了。

最终,音乐会引发了奇迹
剧中曲《我的声音》歌词:
我的声音 就此别过,
它飘到了大山的尽头
它沉眠在湖底的深处
那令人伤心的
悲伤言语
音乐剧顺利完结,满场的掌声,女主找到属于自己的自我,以及惊喜地迎来男二的告白;男主的心意也传达给女二,各自心结最终随风呐喊。

本作中常出现的一个意象——鸡蛋(奇蛋物语)。蛋的出现,结局上看,实际是女主所幻想的,赋予了奇幻色彩。
蛋在本作中·,象征着逃避外界,封闭言语,约束自我的一个虚伪的外壳。正如女主所说:“鸡蛋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封闭在鸡蛋里的,是我自己”
蛋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内心封闭,因害怕出错,而慎言慎行,内心真实的想法始终留在心里。默默不语,给自己建立一个厚厚的蛋壳,蜷缩在漆黑的壳里。唯有言语,是我们破壳的工具。
心灵不会呐喊,想要传达所想的事情,不好好说出来是不会懂得的。

不断制作音乐剧中三人的内心也因女主感化,填平失去的言语,重新在呼喊,就是有了言语努力的表达,不仅击碎了女主的蛋壳,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拥抱广阔的大世界。过于小心,不敢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你无法连接他人,也无法让他人了解你。
这是一个心里有窗的青年,但那双那扇窗始终没有机会真正的打开。如果不走出去,他会永远不知道什么是诚实的风景,新鲜的空气。
小插曲:本作如标题所言,意韵深刻,值得品味,但在处理人情感关系以及部分剧情时,初看时颇感突兀。剧情走向很容易让观众误以为男主和女主是双向奔赴。但实际上男女主之间并没有什么情感。(就是就是不好好表达所造成的误解啊喂)。以后续女主出走的剧情冲突过于过于戏剧化。第一次看的时候,这份纠葛不清的情感在剧情中最后部分爆发。对于重视集体主义的我,大家都尽心尽力的帮助女主,而她却在最关键的时候掉链子,临阵脱逃,让他人情何以堪。从花名开始就略微感受到冈妈的胃药(不愧是日本琼瑶)。在这三部曲中,这份胃疼的痛苦堪称之最。这是我第一次领会冈妈的胃疼(剩下的就是在羁绊者了。)

《知晓天空之蓝的人啊》(日语:空の青さを知る人よ)


井底之蛙不会知道大海的辽阔,但是会知道天空有多蓝。
知晓天空之蓝的人呐,作为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干妈也退去了最初的锐气。没有前两部的贵圈真乱和胃药,以及在《心灵想要大声呼喊》过于突兀的情感转折。虽然干妈左手迷家,右手铁血,但在青春恋爱,多角关系的情感纠葛的校园动画领域,冈妈应当占有一席之地。或许说从换个角度来说,落这三部曲中没有冈妈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圈真乱的剧本做支撑的话,这三部作品也无法达到现如今的高度。(隔壁的P.A Works直呼内行)。所以说啊,痛,并快乐着。冈妈如现实中的许多小年轻一般,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从刻画青春纠葛到转叙述一种人生处事的哲学。

"盆地这玩意啊,就像把人围起来的高墙,我们则是困在这巨大牢房的囚徒”
葵想着早点离开这个地方去往东京,她觉得生活在盆地的小镇之中就像生活在一个牢房之中,向姐姐茜说着“我们是这个牢房中的囚犯。
葵在佛堂练习之时遇见了自己音乐的引路人姐姐的前男友慎之,但慎之却是十三年前的样子,他像“地缚灵”一样被束缚在了佛堂之中。十三年前的一场事故让葵失去了双亲,姐姐茜放弃了和慎之去往东京留在家乡照顾妹妹,而十八岁的慎之留在了佛堂之中。由于这意想不到的重逢,葵对慎之的憧憬转变为恋情。另一方面,茜与慎之介时隔13年再次重逢,之间已无过多的欢喜。

而番剧最后,茜被被泥石流所困。慎之带着葵摆脱束缚,飞向蓝天那段,是本作最精彩也是最高潮的部分。


30岁的他早已是经受社会的毒打,看透了世态的人冷暖,成为了双眼无神的颓废大叔。18岁的他还是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畅想着未来新世界的少年。最后的这段可能看起来比较奇幻,但也更懂了这番反复提及的一句话:“井底之蛙,不知海之广阔,却知晓天空之蓝。”
正如前两部作品一样,空青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角度上的井底之蛙。
葵认为茜姐因为自己,而舍弃了自己的人生,并为之后悔,觉得自己就是茜姐的井壁

茜把自己比作井底之蛙,她一直留在秩父市。葵,认为茜介被自己……被这片土地束缚了。认为茜应该做个了断。但对她来说,只要守护她的那片天空就够了。葵,就是她湛蓝的天空。

对慎之介来说也是这样的,去东京,组乐团,开很多演唱会,出道,每天开开心心地过。这是他的梦想,但一切的前提,是有茜在。所他的内心深处,害怕着离开这个地方。现在30岁的他更像是一只井底之蛙——颓废消沉,仰望着深不可测的蔚蓝梦想之天空。
一个人或多或少,因各种原因而受到了约束。世界虽然很广阔,但是,我们周围的井壁依旧存在,可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去,好好欣赏着各自头顶上的天空。
我们曾经为了权势,为了金钱,硬生生的把自己的生活或过的粗鄙不堪,奔波于生活,在逼仄的空间下生存。想到一位酿酒师张小妍——做自己越来越像自己的,就是要在山间种菜。种茶,种桃,种春风,把每一天都过成酒酿般的生活。她是一只山间里的井底之蛙,他不知在在物质富足的人上人生活是什么样子?但又有谁能知道,她头顶上的天空是多么的蔚蓝呢?
我们不断的冲刺,争的头破血流。在这个压力山大,何不换一种活法,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抬起头看看这个世界也不是阴沉的灰,而是艳丽的桃花色。
东京的熙熙攘攘,灯红酒绿,令人向往。可在东京的人,他又知道在秩父的天空是有多么的蓝吗?
因为,那片天空蓝的一塌糊涂。


我们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可这并不意味着逃避,而是换个角度,去找到人真正存在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