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电影《洛城机密》教科书式的结构

2021-08-28 22:20 作者:寒塘影观  | 我要投稿

好莱坞有一种电影类型叫推理侦探型:它同样具有三个要素(1)自以为知道一切的侦探。(2)与金钱、性、权力、名望有关的秘密,阴谋。剧中主角迫切想知道。(3)黑暗拐点,为了揭秘不惜违背准则和底线,成为罪恶的一部分。它的主旨在于关注罪恶发生的根源。

 

那么,经典电影《洛城机密》就是一部教科书式的影片,尤其喜欢为了揭秘不惜违背准则和底线,成为罪恶一部分的结局,它令人性的黑暗在故事中彰显,同时,反讽手法更衬托出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洛城机密》最后锁定幕后黑手的手段非常高明但也非常简单,很烧脑。美国人把烧脑看做是有趣的游戏,现今科技的创新几乎都是来源于美国就一点儿都不奇怪了,连娱乐都要你动脑子。但《洛城机密》并不是一个烧脑为主的电影,它还是在讲人性。

 

记得网上看过一篇韩国人评论中国人的文章,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奋、同时也是最懒惰的人。什么意思呢?就是身体上最勤奋,最悲壮、最惨绝人寰的苦难都能忍受,但大脑上却最懒惰,死也不肯动下脑子。我偶尔在爱奇艺观看暗黑类电影,弹幕量最大的就是抱怨看不懂,很简单稍微琢磨一下就能看懂的片子也说看不懂。

 

我相信,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来自于精密的分析、推理,内核充满了理性、逻辑的光辉。我们常碰上一些不讲逻辑、并且蛮横的制片人或平台管理者、责编什么的号称电影只是观影感受,不讲前因后果只强调什么网感、市场之类的说辞,探讨逻辑关系也总是武断地用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而得出结论,对这类中国式逻辑很无语。

 

阅读编剧教材,最美妙的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编剧以外的东西。那就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态度,润物细无声地养成习惯。不光学会写剧本,也学会了用推理、论证、演绎的方法看待所有事物。那些好莱坞编剧的教育背景与我们中式教育是完全不同的,而工具书审查又比较容易通过,改动少,翻译基本不会打折扣,所以,通过学习编剧、电影知识,多看烧脑的影片,让自己摒弃群体式思维,绝对是个不错的选项。



电影《洛城机密》教科书式的结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