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篇专栏文章,但我不是动漫营销号,你有你的不屑,我有我的感悟和进步


很高兴参与到B站专栏4周年的活动。今天就是说说心里话的时间。
至今,我的后台显示我已经写了1500篇以上的专栏文章了,平均一篇1000字左右,当然讯息类的文章要少一些,600-800字,就我后台显示而言,全网除了我自己投稿外还有不少自媒体是直接摘炒发布的,维权没有这么简单,但这么多年自媒体做下来,写的东西不敢说有多大“含金量”,但价值绝对是有的,并且对于自己来说,就是探索动画乐趣的过程。
我是一个靠着笔杆子过日子的人,小学1年级,班里的作文要求是100字,我写了一篇周记700字,成为老师表扬的对象。之后我就在这方面有了信心,每次周记都要写得比别人长,比别人好,争取被老师表扬,直到高中,我写的作文依然是班里老师作为“范文”的标准。
但我的文笔就真的好吗?并没有。我不会去看别人写的东西,包括经典名著、小说、还有别人的心得,看得非常少,这也导致了我的积累就不如很多人,所以写的东西都是自己的,不会有更多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没有成为小说家,而仅仅是成为一个自媒体的写手。

很多人可能要嘲笑了,我入驻专栏,写的第一篇专栏就是探讨日本动画制作分辨率的话题。这就是为什么我对这个话题对谁都不愿意让步的绝对理由。无论是那些自称业内的大佬,还是多年研究动画的作画厨,我都不会让步。研究影视作品的画质,本身就是我的兴趣之一,我喜欢对比,我喜欢靠对比来排列出心目中的好坏,再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是我的兴趣,画质、音质我都非常非常在意,发现那些细微的差异,并且去对比他们,是莫大的乐趣。
所以在动画画质方面,我不允许任何人擅自反驳的,你可以友善提出意见,但你要是自称业内来压我,绝对不会姑息。
可惜这个话题,其实极为小众,真正懂又在意的人少之又少。毕竟大家看番只是图个乐,我曾经也是,只是自己的性格注定了爱好会变得越发小众。

后台显示的数据总计的阅读量是400万,4万6000条评论,8万点赞,4万收藏。


其实绝大多数内容是时事动态、评价业界类的文章,上图是按照点赞数量排名前10的文章,但我觉得这只能代表了B站的专栏阅读的趋向,就不是偏向硬核科普的专栏,至少我的专栏是这样的。
证据就是:

我同样的文章发到知乎,点赞数和阅读量最多的是我觉得最有硬核科普价值的文章。可以看出知乎推荐文章和读者的趋向和B站是很不同的。B站来说还是时事类的文章阅读量多。
无论你看我的文章是图个乐,还是觉得我写的真的可以,总之我说过,其他平台做营销号的内容经常会发出抄袭我的内容,整篇一字不改的那种,再结合这个数据,我可以说我的内容自然有它的受众和价值,不是自吹自擂。但说我是营销号我就生气了。更新业界观察纯粹出自自己的兴趣,我也会写关于HIFI心得之类的专栏文章,这不代表我就是个卖耳机的,有很多文章也纯粹只是个人的喜好,例如科普画质的文章相当多。写伊*雅的文章也很多。

而天天关心业界走向,关心动画制作的流程,这么多年来给我带来巨大的改变,就是对日本动画的认知的进步。过去看动画,和绝大多数人一样,看个故事,图个乐,如今在意的东西太多了,画面好坏,作画、演出、音乐、这些都会慢慢在意,虽然可能还看不懂很多演出的意义,但是一个漂亮的演出、一个优秀的作画,一段动听的音乐,即便你没有任何专业知识,一样可以感受到作品的美好之处,这就是隐藏在作画、演出这些表现手法之下的东西。
我更多会从自己的角度开始分析新番,评价新番。这类文章看得人不一定多,写起来也像流水账,但却是自己对不同新番最直接的感悟。

例如这样的,评价新番好在哪里,主观性比较强,看的人很少,却是最直观的感悟

这一类分析真的是纯粹出自于一种直观的感悟,和营销价值没有任何关系了。毕竟字数多并不能赚钱钱,文章写得多也不代表它就值钱啊,营销号还是要产生价值才有价值。我个一万粉丝都不到的小UP,写的文章没人看也产生不了价值啊(捂脸)。
有人问我,如果我不是营销号,不靠这些文章赚钱,做自媒体的收入来源是如何的。靠的是早期签约平台的底薪和做任务的加薪,例如头条,做问答,就给钱,网易号是固定的薪酬,其他就是低的可怜的平台分成了。但现在签约也早就结束了,分享这些东西,更新一些内容,就纯粹是爱好了,我喜欢写。尤其是那种分享画质的心得,还有人说我误导别人,还有很多人攻击我,嘲讽我,值得吗?我不知道,但我喜欢。我也没认为我有理解错误,眼睛是长在自己身上的,画质好不好,自己还看不出吗?

最后说一下专栏文章删评拉黑的问题。原则是你友善,不攻击到我,不会删评拉黑的,一旦被删评和拉黑,一定是我主观感觉到了你的恶意的,那基本就是拉黑和删评了,原因是我不认为有分歧的两人可以 简单通过沟通获得一致的结论,玩了15年贴吧,撕逼几百楼的教训告诉我人和人是不可能互相理解的,除非你的结论一开始就站在认同或者尊重对方的观点的基础上……当然,这样你也就丢失了自己的立场或者说服力。所以严格来说,尊重别人观点的说法就不严谨。你都不认同还怎么个尊重法,还是说相信各种可能性?如果是相信各种可能性,就更应该做到友善讨论,而不是各持己见了。我拉黑和删评,只是为了不浪费两方的时间,不然,怎么争论,都没有一个结果的,这种事情我见太多了,因为每天要看几百个评论,也去看别人文章的评论,真的见多了,两个人争论最终是没有结果的。我可以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也容易变成单纯的骂战,这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拉黑和删评,是最简单节约时间的办法。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杂乱,就是我这4年专栏的心得了,不是想说自己多厉害写了多少字,观点有多么正确多少被认可,而是想说,自己总结的心得分享,自己观察的业界动态,无论能不能帮到你,获得你的认同,对于自己的精神成长来说,确实是一个丰碑式的过程。